《傷寒指掌》~ 卷三 (9)
卷三 (9)
1. 停飲(述古)
飲。即水也。傷寒停飲症最多。每見於太陽少陰。臨症者都忽此。因備述之以便查閱。
如太陽中風。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水停於胸中。故水入不能容也。
邵評:太陽中風。表未解也。渴則風熱而傳裡。渴欲飲水。水氣不行。而反上逆。則吐。是為水逆。必其人素有水氣。邪水內結。用五苓散導水泄熱。的是正法。
又評:水逆者。其人必素有水氣。中宮之陽氣不宣。邪水凝結於內。水飲拒絕於外。既不外輸元府而為汗。又不上輸於口舌而渴飲。亦不下輸膀胱而小便不利。此水逆所由名也。
白話文:
「飲」就是指水。傷寒停飲症是最常見的,經常出現在太陽和少陰證候中。臨床上很多醫生都忽略了這個症狀,所以我特別寫出來,方便大家查閱。
比如太陽中風,患者口渴想喝水,但喝水就吐,稱為「水逆」。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這是因為水停留在胸腔中,所以喝下去的水無法容納。
邵氏評註:太陽中風,表症未解。口渴是因為風熱傳入內裡。口渴想喝水,但水氣無法流通,反而向上逆流,所以就吐出來,這就是「水逆」。一定是患者體內本來就有水氣,邪水在體內積聚,所以要用五苓散引導水氣排出,同時消除熱邪。這就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再評註:「水逆」的患者,一定是體內本來就有水氣,中焦的陽氣無法正常運行,邪水在體內凝結。水氣被阻礙,無法輸送到外,形成汗液排出;也無法輸送到口舌,導致口渴想喝水;也無法輸送到膀胱,導致小便不利。這就是「水逆」的病名由來。
如誤下之。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此治痞而痞不解。反渴。亦水停心下之故。非痞也。水停心下。則津液不得上升。故渴。
邵評:下後成痞。與瀉心湯而痞不解。心下有水氣。飲邪內蓄。熱結膀胱。氣不輸化。因反上逆。故見渴而躁煩。小便不利等症。與五苓散利水泄熱。使小便利。則痞與消渴俱止矣。
如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此小便不利。渴而能消水者。水蓄膀胱也。脈浮身熱。病在太陽也。故用五苓微汗以利水則愈。
邵評:脈浮微熱。表未盡除也。渴而消水。小便反不利。是水氣與熱邪內結膀胱而未散也。與五苓散導水泄熱。內有桂枝。兼治其表。而微汗之。蓋此小便不利。渴而能消水者。水蓄膀胱也。脈浮身熱。病在太陽也。故用五苓微汗以利水。則愈。
白話文:
如果誤用下瀉藥造成心下痞滿,可以服用瀉心湯。如果痞滿沒有解除,病人感到口渴、口燥煩躁,小便不利,就應該用五苓散來治療。
這種情況是下瀉藥造成的痞滿沒有解除,反而口渴,是因為水停留在心下所致,並非真正的痞滿。水停留在心下,就會阻礙津液上升,所以口渴。
因為下瀉後形成痞滿,服用瀉心湯後痞滿仍然沒有解除,說明心下有水氣,飲邪內蓄,熱邪凝結在膀胱,氣機不能正常運化,所以出現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用五苓散利水泄熱,使小便通暢,則痞滿和消渴症狀都能消除。
如果脈象浮緩,小便不利,伴隨微熱和消渴,應該用五苓散治療。這種情況是小便不利,口渴卻能喝水,說明水氣積聚在膀胱。脈象浮緩,身體發熱,說明病邪在太陽經。所以用五苓散微微出汗,利水排濕,就可以治癒。
脈象浮緩,微熱,說明表邪未盡,口渴能喝水,小便卻不利,說明水氣和熱邪內結在膀胱,未得到散解。用五苓散引導水氣排出,泄去熱邪,其中含有桂枝,可以兼治表邪,使病人微微出汗。因為這種情況是小便不利,口渴卻能喝水,說明水氣積聚在膀胱,脈象浮緩,身體發熱,說明病邪在太陽經,所以用五苓散微微出汗,利水排濕,就可以治癒。
凡服五苓。多飲暖水取汗者。欲其散達營衛。表裡俱解也。
邵評:暖水可多服。則水逆者是冷水。水能制火而潤土。水土合和。則氣化流通。同五苓散解表泄熱。而病自愈也。然水亦不可恣飲。少少與之。胃和則愈。如多飲。必致水氣為患。而有悸喘等病矣。
太陽中風。其人漐漐汗出。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惡寒者。此表解。內有蓄水也。十棗湯攻之。(以上諸條皆太陽熱邪停水)
邵評:此外中風邪。內有懸飲之症。其人汗出頭痛。似乎表症。然不惡寒發熱。心下痞硬而滿。牽引脅下而痛。乾嘔短氣等症。是表邪已解。心下之水氣濕熱泛溢。上攻於腦。而頭痛汗出也。既知其表之風邪已解。而里之水氣淫溢。用十棗湯攻其飲而下其氣。此治懸飲內踞。水蕩三焦之正法。然必審其表邪已解。然後可攻其飲。
白話文:
凡是服用五苓散的人,要多喝溫水,促使出汗。目的是讓藥力散達於營氣和衛氣,使表裏都得到解除。
邵氏評曰:可以多喝溫水,因為水逆是指冷水。水能剋制火,滋潤脾土。水土相合,氣機就能流通。配合五苓散解表泄熱,病就會自然痊癒。但是,水也不能過量飲用,要少量給患者飲用。胃氣和順,病就會好轉。如果喝太多,必然會導致水氣停滯,出現心悸喘促等病症。
太陽中風,患者會大量出汗,頭疼,心下痞硬,滿脹牽引脅下疼痛,乾嘔氣短,出汗怕冷。這說明表邪已經解開,但體內還有積水。可以用十棗湯來攻治。(以上這些都是太陽熱邪停留在體內的水氣所致)
邵氏評曰:除了上面提到的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中風邪,體內有懸飲。患者會出汗頭疼,表面上看起來像表症。但沒有惡寒發熱,心下痞硬滿脹,牽引脅下疼痛,乾嘔氣短等症。這表明表邪已經解開,心下的水氣濕熱泛溢,上衝到腦部,導致頭疼出汗。既然知道表邪已經解開,但裡面的水氣泛濫,可以用十棗湯攻治其飲,下達其氣。這是治療懸飲內停,水氣蕩滌三焦的正法。但一定要確定表邪已經解開,才能攻治其飲。
太陽傷寒。表不解。發熱無汗。乾嘔而咳。或渴。或利。或喘。或小便不利者。此心下有水氣也。宜小青龍湯。外散寒邪。內散寒飲。
邵評:發熱無汗。是表不解。乾嘔而咳。是水氣為患。飲寒相摶。逆於肺胃之間也。飲之為病。隨氣升降。水氣下而不上。則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則或喘或噎。留而不行。則小便不利。表寒與水飲。內外合邪。用小青龍湯。以兩解表裡之邪。立加減法。以治或然之症也。
如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小青龍湯已。反渴者。此寒飲去也。
白話文:
太陽傷寒,表證未解,患者發熱無汗,乾嘔咳嗽,可能伴隨口渴、腹瀉、喘息或小便不利等症狀。這是由於心下有水氣積聚所致,應服用小青龍湯。小青龍湯能外散寒邪,內散寒飲。
邵評
發熱無汗,說明表證未解。乾嘔而咳,則是水氣為患。寒飲互相凝結,逆流於肺胃之間。寒飲所致的病症,隨氣升降而變化。水氣下降不上,則可能口渴或腹瀉。水氣上升不下,則可能喘息或噎塞。水氣停滯不去,則小便不利。表寒與水飲,內外合邪,用小青龍湯,以同時解表散寒和化解水飲,可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物。
如果患者咳嗽並略微喘息,發熱但無口渴,服用小青龍湯後反而口渴,說明寒飲已經去除。
邵評:內飲外寒。相得不解。水氣射肺。為咳而微喘。水氣上升。是以不渴。服小青龍已。而反渴者。水氣內散。寒邪亦外散也。解肌或下之後。仍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此有水氣在心下也。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小便利則愈。
邵評:頭項強痛。發熱無汗。表未解也。心下滿。微痛。飲在裡也。此表邪與水飲凝結不解。病根在心下。而病機在膀胱。當察其小便。若小便利。病為在表。仍當發汗。若小便不利。病為在裡。是太陽之本病。非桂枝未罷也。故去桂枝而加苓朮。不欲散邪於表。故但飲逐於裡。
白話文:
邵師評說:這是內有水飲,外有寒邪,彼此交纏,難以分離。水氣上衝到肺部,造成咳嗽並稍微喘不過氣。水氣往上走,所以病人不會感到口渴。服用小青龍湯後,反而感到口渴,這是因為水氣往內散發,寒邪也向外散去。
如果解表藥或瀉下藥服用後,患者仍然頭頸部疼痛、發熱無汗、心下脹滿、輕微疼痛、小便不暢,這表示水氣停滯在心下。應該使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治療。小便暢通,病情就會好轉。
邵評:頭項強痛。發熱無汗。表未解也。心下滿。微痛。飲在裡也。此表邪與水飲凝結不解。病根在心下。而病機在膀胱。當察其小便。若小便利。病為在表。仍當發汗。若小便不利。病為在裡。是太陽之本病。非桂枝未罷也。故去桂枝而加苓朮。不欲散邪於表。故但飲逐於裡。
邵師評說:患者頭頸部疼痛、發熱無汗,說明表症未解。心下脹滿、輕微疼痛,說明水飲停留在體內。這是表邪與水飲交織在一起,難以分離。病根在心下,但病機在膀胱。要觀察患者的小便狀況。如果小便通暢,病症屬於表症,仍然需要發汗。如果小便不暢,病症屬於裡症,這是太陽病的本症,不是因為桂枝藥效未盡。所以去掉桂枝,加入茯苓白朮,目的是不希望散表邪,而是要將水飲驅逐到體內。
飲去。則表邪亦解矣。因此水結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病不在表。而去桂枝。加苓朮者。所以利小便而燥停水也。
此症頭痛發熱。表症仍在。若小便利。鬚髮汗。今小便不利。病在太陽之裡。法當利水。去桂枝者。因無汗也。不用峻藥利水者。因汗下之後也。(以上皆太陽寒邪停水)
邵評:此著眼小便不利。雖有表症。但利水而不兼散。與小青龍五苓散不同法。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陽之表裡症悉除。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
如少陰病。當欲寐。至七八日。反心煩不得眠。是少陰熱邪上擾也。下利而渴。咳嘔。小便不利者。是水飲停蓄也。宜豬苓湯以利水去熱。此少陰陽邪停水。
白話文:
喝下藥後,表面的邪氣也會消散了。這是因為水停留在中焦,只能利水,不能散寒。疾病不在表面,所以去掉了桂枝,加了茯苓和蒼朮,目的是利尿並燥濕止水。
這種病症頭痛發熱,表症依然存在。如果小便通暢,就應該發汗。現在小便不利,病在太陽經的裡層,應該利水。去除桂枝是因為沒有汗出。不用峻猛的藥物利水是因為汗下之後。 (以上都是太陽經寒邪停水)
邵氏評註:這篇文章着眼於小便不利。雖然有表症,但只利水不兼散寒,與小青龍湯和五苓散的治療方法不同。只要膀胱裡的積水排泄出去,太陽經的表裡症狀就會全部消失。這就是所謂的治病必求其本。
比如少陰病,患者想要睡覺,到了七八天,反而心煩意亂,不能入睡,這是少陰的熱邪上擾所致。腹瀉且口渴,咳嗽嘔吐,小便不利,這是水飲停滯所致。應該服用豬苓湯利水去熱。這是少陰經的陽邪停水。
邵評:少陰病本欲寐。至七八日心煩不得眠。是邪熱耗陰。挾心火而上擾也。且下利而熱渴。是下焦虛不能制水之故。咳嘔煩渴者。是腎水不升。而心火不降也。小便不利者。水飲邪熱蓄於下焦也。故用豬苓湯。利水滋陰。而升津液。斯上焦如霧而咳渴除。中焦如嘔而煩嘔靜。下焦如瀆而利自止矣。此治少陰陽邪停水之正法。
如少陰病。至四五日。四肢沉重疼痛。腹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也。真武湯主之。溫中以消陰水。必少陰陰邪停水。
邵評:此少陰寒邪。陽微而氣不化。水積下焦。小便不利。是病根。腹痛下利。四肢重痛。皆水氣為患。因小便不利所致。用真武湯。壯腎陽而消陰水也。
白話文:
邵師說:少陰病症初期,患者常常很想睡覺。但到了七八天後,卻開始心煩意亂,無法入眠。這是因為邪熱消耗了陰氣,挾帶著心火上擾所致。而且患者還會出現腹瀉、口渴的情況,這是因為下焦虛弱,無法控制水液所致。如果還伴有咳嗽、嘔吐、煩渴,那是因為腎水無法上升,心火無法下降。小便不利則說明水飲和邪熱蓄積在下焦。所以要用豬苓湯來治療,豬苓湯可以利水滋陰,提升津液。這樣上焦的咳嗽和口渴就會像霧一樣消散,中焦的嘔吐和煩躁也會平靜下來,下焦的腹瀉也會像水道一樣自然止住。這就是治療少陰陽邪停水的正確方法。
如少陰病。至四五日。四肢沉重疼痛。腹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也。真武湯主之。溫中以消陰水。必少陰陰邪停水。
如果少陰病症持續四五天,患者出現四肢沉重疼痛、腹痛、小便不利、腹瀉等症狀,這是因為體內有水氣所致。應該用真武湯來治療。真武湯可以溫暖中焦,消除陰寒水氣。這一定是少陰病症中,陰邪停積水氣所致。
邵評:此少陰寒邪。陽微而氣不化。水積下焦。小便不利。是病根。腹痛下利。四肢重痛。皆水氣為患。因小便不利所致。用真武湯。壯腎陽而消陰水也。
邵師說:這種少陰病症是由於寒邪侵襲,陽氣微弱,氣機不暢,導致水氣積聚在下焦,小便不利,這是病症的根本原因。腹痛、腹瀉、四肢沉重疼痛都是水氣所致,由於小便不利而加重。要用真武湯治療,真武湯可以補腎陽,消除陰寒水氣。
王晉三先生曰。小青龍。治動而逆上之水。五苓散治靜而不行之水。十棗湯。大陷胸丸。治中焦之水。瀉之於內也。桂枝去桂加苓朮湯。治下焦之水。引而竭之也。十棗湯治瀰漫之水。大陷胸治痞滿之水。真武湯。治沉著之水。小青龍。入太陽治陽水。功兼外散。真武湯入少陰治陰水。
功專下滲。小青龍。治寒邪未解之水。故溫以汗之。十棗湯治陽邪未解之水。故引而竭之。
邵評:治水之方。有寒熱表裡利散之不同。醫者必須辨明。
白話文:
王晉三先生說:小青龍湯用來治療水氣上逆的症狀;五苓散用來治療水氣停滯不流的症狀;十棗湯和大陷胸丸用來治療中焦積水,將水氣向下排出;桂枝去桂加苓朮湯用來治療下焦積水,將水氣引導排出。十棗湯用來治療水氣瀰漫的症狀,大陷胸丸用來治療水氣積聚在胸腹部,造成痞滿的症狀;真武湯用來治療水氣沉積在體內的症狀。小青龍湯走太陽經,治療陽水,具有溫散寒邪的作用;真武湯走少陰經,治療陰水,具有溫陽利水的作用。
小青龍湯用來治療寒邪未解引起的積水,因此用溫熱的方法讓患者發汗;十棗湯用來治療陽邪未解引起的積水,因此用引導排泄的方式將水氣排出。
邵評:治療水氣的藥方,根據寒熱、表裡、利水、散水等不同情況而有所不同。醫師必須要辨別清楚才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