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指掌》~ 卷三 (6)
卷三 (6)
1. 發黃(述古)
濕熱俱甚。則發黃。陽明熱勝。如橘黃而明。太陰濕勝。如熏黃而晦。
邵評:發黃有因熱因濕之不同。熱屬陽明而色明亮者。陽黃也。濕屬太陰而色晦暗者。陰黃也。故治發黃。當辨其濕熱陰陽之不同。
太陽蓄血亦發黃。但以小便不利。為濕熱發黃。小便自利。為蓄血發黃也。
邵評:蓄血有身黃一症。非蓄血必發黃也。此以發黃之小便不利。借證蓄血之小便自利。非以蓄血發黃二症對勘也。其實以濕熱之小便不利。借證蓄血之小便自利耳。
又評:蓄血有身黃者。非發黃因於蓄血也。不可以濕熱發黃與蓄血發黃對列。蓋發黃因外則汗不得泄。內則小便不利。以致濕邪瘀熱。鬱而成黃。故濕熱發黃。小便不利。蓄血不在氣分。且小便自利。則內之濕邪瘀熱已得外泄。何能發黃。要知蓄血與發黃。無並見之理。熱於膀胱。
白話文:
當濕氣和熱氣都很嚴重時,就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如果陽明經的熱氣比較旺盛,就會呈現橘黃色,並且明亮。如果太陰經的濕氣比較旺盛,就會呈現燻黃色,並且黯淡。
邵氏評註:發黃的原因,有因熱氣引起的,也有因濕氣引起的。熱氣屬於陽明經,顏色明亮,稱為陽黃。濕氣屬於太陰經,顏色黯淡,稱為陰黃。所以治療發黃,一定要辨別清楚是濕熱、還是陰陽的問題。
太陽經積蓄血塊也會導致發黃,但如果小便不順暢,就屬於濕熱引起的發黃。如果小便暢通,就屬於蓄血引起的發黃。
邵氏評註:蓄血會造成身體發黃,但並不是所有的蓄血都會導致發黃。這裡用發黃時小便不順暢來佐證蓄血時小便暢通,不是把蓄血發黃這兩種情況放在一起對比。實際上是用濕熱導致的小便不順暢來佐證蓄血導致的小便暢通。
邵氏又評註:蓄血會導致身體發黃,但不是發黃是由於蓄血造成的。不能把濕熱引起的發黃和蓄血引起的發黃放在一起比較。發黃是因為外在因素導致汗液無法排出,內在因素導致小便不順暢,進而導致濕邪和瘀熱堆積,最終形成黃疸。所以濕熱引起的發黃會導致小便不順暢。蓄血不屬於氣分,而且小便暢通,意味著體內的濕邪和瘀熱已經排出,怎麼可能還出現發黃呢?一定要明白,蓄血和發黃是不會同時出現的,因為熱氣在膀胱裡。
則為發黃。血結膀胱。則為蓄血。病之在氣在血。有形無形。截然相反。若果太陽發黃。用治蓄血之峻劑抵當湯。服之。則前陰下血如泉而立斃。蓄血而亦言發黃。其誤非小。故特辨之。
蓄血發黃。脈沉細而結。濕熱發黃。脈浮滑而數。
邵評:此辨蓄血濕熱發黃脈象之不同。
蓄血發黃。則便利而清。濕熱發黃。則便黃而濁。
邵評:此以便之黃濁清利。辨發黃蓄血。
太陽失表。瘀熱在裡。表實無汗。小便不利。身體發黃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使黃從汗解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發黃的症狀,可能是因為血液阻塞在膀胱,稱為「蓄血」。疾病可能發生在氣或血,有形無形,截然相反。如果出現太陽發黃,而使用治療蓄血的猛烈藥物「抵當湯」,服用後,就會從陰部大量出血,立刻死亡。蓄血也會出現發黃,但這個誤解非常大,所以要特別辨別。
蓄血發黃的脈象,摸起來沉細而結實;濕熱發黃的脈象,摸起來浮滑而快。
邵氏評注:此段辨別了蓄血發黃和濕熱發黃的脈象的不同。
蓄血發黃的大便,通常清澈;濕熱發黃的大便,通常黃濁。
邵氏評注:此段從大便的顏色和狀態,辨別蓄血發黃和濕熱發黃。
如果陽氣不足,熱邪在內,表面緊實無汗,小便不順暢,身體發黃,則可以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可以讓黃疸從汗液中排出。
邵評:太陽失於發表。外無汗出。而內則小便不利。熱入於裡而不外越。謂之瘀熱。熱蒸發黃。此熱瘀而未實之症也。因其有表裡症。故用麻黃、杏仁、生薑之發汗散表。赤豆、梓白皮、連翹根之苦寒清熱而利水也。蓋發黃熱瘀而未實。故以發汗清利。雙解表裡為治。
陽明病。遍身無汗。但頭汗出。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是熱不得越。瘀於裡而發黃也。茵陳蒿湯主之。使黃從下解。
白話文:
邵氏評論道:太陽病沒有得到適當的發散,體表沒有出汗,反而小便不利。熱氣進入體內,無法外泄,導致熱瘀積於內,稱為瘀熱。熱氣蒸發,導致皮膚發黃,這屬於熱氣積滯但尚未嚴重的症狀。由於同時有表證和裡證,所以用麻黃、杏仁、生薑的發汗散來解表;用赤豆、梓白皮、連翹根的苦寒藥來清熱利水。因為發黃是因為熱氣瘀滯,但尚未嚴重,所以用發汗清利的方法,雙管齊下,既解表又解裡,以達到治療效果。
陽明病患者,全身都沒有汗,只有頭部出汗,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這是因為熱氣無法外泄,瘀積在體內,導致皮膚發黃。茵陳蒿湯可以主治這種病症,使黃疸從下焦排出。
邵評:此陽明濕熱發黃之症。但頭汗而身無汗。鬱熱上熏而邪不外達也。小便不利。其熱又不得下泄。而又渴欲飲水。則熱之蓄於內者方熾。而濕之引於外者無已。濕與熱合。瘀郁不解。未能表達里通。勢必蒸發為黃矣。用茵陳蒿湯苦寒通泄。使內瘀之濕熱下趨。則黃從便出而下解也。
此條傷寒論原文有腹滿一症。因邪不得外泄下通。鬱熱為黃。邪深入里而腹滿。為陽明熱實之症。故方中用大黃清濕而下里實也。
太陰病小便不利。濕土為熱所蒸而發黃者。茵陳五苓散主之。使黃從小便而解。
白話文:
邵評:這是一種陽明經的濕熱引起的黃疸症狀。然而頭部出汗而身體沒有出汗,這是因為內部的熱氣上衝,導致疾病無法向外發散。如果小便不通暢,熱氣就無法向下排出。同時,患者口渴並且想要喝水,這表示體內積聚的熱氣正在加劇,而外來的濕氣也沒有停止。當濕氣和熱氣結合,形成瘀滯難解的情況,那麼疾病就既不能在表面表現出來,也不能在內部調和,勢必會導致黃疸的產生。因此,使用茵陳蒿湯這種苦寒通洩的藥物,可以幫助體內積聚的濕熱向下流動,使黃疸隨著大便排出,得到解救。
這段《傷寒論》原文中有一個腹脹的症狀,這是因為疾病無法向外發散或者向下通暢,內積的熱氣導致黃疸,邪氣深入體內並引起腹脹,這是一個陽明經熱實的症狀。所以,在藥方中使用大黃這種清濕和下裡實的藥物。
太陰病若出現小便不通暢的情況,由於熱氣蒸騰使得體內積聚了濕氣,導致黃疸的發生,應使用茵陳五苓散這種藥物,使黃疸通過小便得到解救。
邵評:太陰濕伏。不從小便而下泄。遏於內而蒸熱為黃。此太陰濕熱症也。用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加茵陳以清滲濕熱也。蓋太陰濕鬱蒸熱為黃。熱而未實。當宣其氣化。使邪從小便而解。瘟疫論云。疫邪傳裡。遺熱下焦。小便不利。邪無輸泄。經氣鬱滯。其傳為疸。
身目如金。宜茵陳蒿湯。若用茵陳五苓散。不但不能退黃。即小便亦難利。此乃胃家移熱。是以大黃有專功也。
邵評:瘟疫濕濁之邪傳入陽明。熱在中下二焦。結而成實。氣不宣通。鬱而為黃。此陽黃實熱。用茵陳蒿湯。下其熱實也。蓋疫邪熱入於裡。陽明胃家熱而成實。故用茵陳蒿湯下其熱實。與上條濕熱發黃。熱而未實者不同也。
白話文:
邵氏認為,太陰濕氣積聚,無法從小便排出,停留在體內,蒸發成熱氣,導致身體發黃,這就是太陰濕熱症。應該使用五苓散來宣通膀胱氣機,促進小便,再加入茵陳以清熱利濕。因為太陰濕氣鬱積,蒸發成熱氣,雖然身體發黃,但並非實熱,應該宣通氣機,讓邪氣從小便排出。瘟疫論說,疫邪入侵體內,餘熱積聚在下焦,小便不利,邪氣無處排泄,經氣鬱滯,就會發展成黃疸。
如果病人眼目發黃,如同金子一般,應該服用茵陳蒿湯。若使用茵陳五苓散,不僅不能退黃,而且小便也難以暢通。這是因為胃部移熱,所以需要大黃來專門治療。
邵氏又說,瘟疫濕濁之邪進入陽明經,熱氣積聚在中焦和下焦,凝結形成實熱,氣機不通暢,鬱積成黃疸,這就是陽黃實熱。應該使用茵陳蒿湯,瀉去實熱。因為疫邪熱氣入侵體內,陽明胃部積熱成實,所以用茵陳蒿湯瀉去實熱。這與上文所述的濕熱發黃,熱氣未成實熱者不同。
傷寒身熱發黃。無表裡症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邵評:此陽明之經症。表無邪郁。里未成實。故曰無表裡症。乃身熱發黃熱瘀陽明經也。故但治以清熱。
凡發黃。熱多脈必數。一身不痛。解毒為主。濕多脈必緩。一身盡痛。滲濕為主。
邵評:熱盛陽明。蒸郁為黃。脈數而身不痛者。陽黃也。清熱解毒治之。太陰濕勝。滯氣為黃。脈緩身痛。濕入經絡。而為陰黃。滲濕行氣主之。惟熱黃脈數屬陽明。濕黃脈緩屬太陰。
陽明發黃。熱多。二便俱秘。茵陳蒿湯。
邵評:此陽明熱實發黃之正法。
太陰發黃。濕多。小便不利。茵陳五苓散。
白話文:
傷寒患者發燒,皮膚泛黃,沒有表裡證狀,可以用梔子柏皮湯治療。
這是陽明經的病症,表層沒有邪氣鬱積,裡頭也沒有實證,所以說沒有表裡證狀。這是身體發熱、皮膚發黃,熱氣瘀積在陽明經造成的。因此只要用清熱的藥物治療即可。
凡是皮膚發黃的,熱氣多時脈搏一定快,全身沒有疼痛感,以解毒為主;濕氣多時脈搏一定慢,全身都疼痛,以利水滲濕為主。
熱氣盛在陽明經,蒸郁造成皮膚發黃,脈搏快但全身沒有疼痛,這是陽黃,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太陰經濕氣過盛,氣滯造成皮膚發黃,脈搏慢,全身疼痛,濕氣進入經絡,這是陰黃,用滲濕行氣的藥物治療。只有熱黃的脈搏快,屬於陽明經;濕黃的脈搏慢,屬於太陰經。
陽明經發黃,熱氣多,大小便都便秘,可以用茵陳蒿湯治療。
這是陽明經熱氣實證發黃的正確療法。
太陰經發黃,濕氣多,小便不利,可以用茵陳五苓散治療。
邵評:此太陰濕鬱發黃之正法。
身熱發黃。無表裡症。梔子柏皮湯。
邵評:此陽明經瘀熱發黃之治法。方中宜再加澤蘭、紅曲以消瘀。以上論陽黃症。
發黃汗出身冷。脈沉遲。小便不利。口不渴者。陰黃症也。五苓散加乾薑、茵陳。二便俱利者。理中湯加茵陳。
傷寒遇辰戌丑未年。太陽太陰司天。醫用寒涼太過。往往有陰黃之症。脈沉遲。肢體冷。而發黃者。宜理中湯加茵陳主之。小水不利。理中加二苓官桂。嘔者理中合二陳生薑。若天久霪雨。濕令大行。又當理中合平胃為當。甚者加附子。
白話文:
邵氏認為:這是太陰濕氣鬱結導致發黃的正確治療方法。
身體發熱發黃,沒有表裡症狀,可以服用梔子柏皮湯。
邵氏認為:這是陽明經瘀熱導致發黃的治療方法。方劑中應該再加入澤蘭和紅曲來消除瘀血。以上是治療陽黃的論述。
發黃並且出汗,身體冰冷,脈象沉而遲緩,小便不利,口不渴,這是陰黃的症狀。可以服用五苓散加乾薑和茵陳。如果大小便都能順利,可以服用理中湯加茵陳。
傷寒在辰戌丑未年發病,太陽太陰司天,醫生如果使用寒涼藥過度,往往會導致陰黃的症狀。脈象沉而遲緩,肢體冰冷,並且發黃,宜用理中湯加茵陳治療。如果小便不利,可以在理中湯中加入二苓和官桂。如果嘔吐,可以將理中湯和二陳湯以及生薑一起服用。如果天氣長期陰雨綿綿,濕氣過重,應該在理中湯中加入平胃散。病情嚴重者,可以加附子。
邵評:寒水濕土當令之年。如其人陽氣本虛。偶受濕邪。醫者過用寒涼。傷其中陽。而成陰黃之症。所見脈症。俱是陰寒之象。與陽黃之熱實者大相逕庭。用理中湯加茵陳。溫運中陽而化濕也。陰寒甚者。當加附子以扶陽泄濁為治。若中陽虛弱。寒濕內伏。陽氣不得宣化。而小水不利。
加苓、桂以通陽利水。嘔者。胃虛有寒痰也。合二陳生薑。以和其胃氣而化痰飲。惟久雨濕盛。陰濁之氣太甚。脾胃中土受戕。故用理中溫運中宮。合平胃除濕化邪。此脾陽虛弱。寒濕內伏而成陰黃。治以溫中化濕為主。
脾絕似黃症。一身盡黃。寸口無脈。鼻中冷氣。搖頭直視。環口黧黑。形如煙煤。此脾家真氣絕。非發黃也。第一書云。膽氣絕。則面黃。脾氣絕。則身黃。此皆黃如土色。乾枯無神氣者也。
白話文:
邵氏評論道:當年氣候寒冷潮濕,如同濕土一般。如果病人本身陽氣虛弱,偶爾受到濕邪侵襲,醫生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就會傷及陽氣,導致陰黃病症。所見的脈象和症狀,都是陰寒的表現,與陽黃的熱實完全不同。治療應該使用理中湯加入茵陳,溫運中陽化解濕邪。陰寒較重者,應該加附子以扶助陽氣,排除濁氣。
加苓、桂以通陽利水。嘔者。胃虛有寒痰也。合二陳生薑。以和其胃氣而化痰飲。惟久雨濕盛。陰濁之氣太甚。脾胃中土受戕。故用理中溫運中宮。合平胃除濕化邪。此脾陽虛弱。寒濕內伏而成陰黃。治以溫中化濕為主。
應該加入茯苓和桂枝來通暢陽氣利水。如果患者嘔吐,是胃虛有寒痰的表現。可以加入二陳湯和生薑,來調和胃氣,化解痰飲。但是,如果長期下雨,濕氣過盛,陰濁之氣過於嚴重,脾胃中土就會受到損害,因此需要用理中湯溫運脾胃,並配合平胃散除濕化邪。這種情況是脾陽虛弱,寒濕內伏導致的陰黃,治療以溫中化濕為主。
脾絕似黃症。一身盡黃。寸口無脈。鼻中冷氣。搖頭直視。環口黧黑。形如煙煤。此脾家真氣絕。非發黃也。第一書雲。膽氣絕。則面黃。脾氣絕。則身黃。此皆黃如土色。乾枯無神氣者也。
脾絕症狀與黃疸相似,全身都發黃,寸口脈搏消失,鼻孔中吹出冷氣,患者搖頭直視,嘴脣周圍發黑,如同煙煤一般。這說明脾臟的真氣已經消失,並非一般的黃疸。古籍中記載:「膽氣絕則面黃,脾氣絕則身黃。」這些情況都是黃如土色,乾枯無神采的。
邵評:脾為陰土。黃者。土之本色也。脾陽衰乏。陽氣不運。故寸口無脈。陽微欲絕。則氣冷不溫。所見各症。純是一派陰濁用事。微陽將欲埋沒。脾之真氣告絕。土之本色。發露無餘而外現。故一身盡見黃色。此臟絕之症。與發黃之有外邪者各殊也。
金鑑云。環口黧黑冷汗者。陰黃死證也。身體枯燥如煙燻者。陽黃死證也。
邵評:陰黃陽絕則死。陽黃陰竭亦死。
白話文:
邵老師評論道:脾臟屬陰性,如同土一樣。黃色是土的本色。當脾臟陽氣衰弱,陽氣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會出現寸口脈搏消失的現象。陽氣微弱將要消失,身體就會感到寒冷,沒有溫度。所見到的各種症狀,都是陰寒之氣作祟的結果,微弱的陽氣快要被掩蓋,脾臟的真氣已經斷絕。土的本色完全顯露出來,所以全身都呈現黃色。這是脾臟機能完全衰竭的徵兆,與因外邪入侵而引起的發黃症狀截然不同。
金鑑雲。環口黧黑冷汗者。陰黃死證也。身體枯燥如煙燻者。陽黃死證也。
《金鑑》中記載:嘴脣周圍發黑、冒冷汗的,是陰黃的死亡徵兆;身體乾燥如被煙燻過的,是陽黃的死亡徵兆。
邵評:陰黃陽絕則死。陽黃陰竭亦死。
邵老師評論道:陰黃是陽氣完全消失而導致死亡;陽黃是陰氣完全耗竭而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