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安

《傷寒指掌》~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三陰總辨

撰傷寒書者。每於三陰或熱或寒之故。都模糊過去。即有傳經直中之分。亦非仲景本旨。此處不明。何以臨症。用陳鄙見。質諸高明。

一、三陰。有陽經注入之邪。有本經自感之邪。注入之邪。則傳變不一。陽主動也。自感之邪。則在本經。陰主靜也。

邵評:傳經自受。是邪入三陰之兩大法門。

一、三陰。世都以傳經直中分兩門。傳經悉指為熱。直中悉指為寒。此說似是而實有未盡者。夫傳經。即邪從三陽經傳入。直中。即本經自受之風寒也。蓋邪之傳入三陰。熱症固多。而寒症亦間有。本經中寒。固無熱症。而中風亦能發熱。未可以此分寒熱了之。其症細述於左。

白話文:

撰寫《傷寒論》的人,每次遇到三陰同時出現寒熱的病症,都含糊帶過。即使有「傳經」和「直中」的區分,也并非仲景原本的用意。這一點不明確,如何用來診治病症?我只能用陳舊的淺薄見解,請教各位高明的人。

一、三陰。有陽經傳入的邪氣,也有本經自身感到的邪氣。傳入的邪氣,變化無常,因為陽主活動;自身感到的邪氣,則停留在本經,因為陰主靜止。

邵評:傳經和自受,是邪氣進入三陰的兩個主要途徑。

一、三陰。世人都用「傳經」和「直中」來區分兩個門戶。「傳經」都被認為是熱症,「直中」都被認為是寒症。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并不完全。其實,「傳經」是指邪氣從三陽經傳入,而「直中」是指本經自身感受的风寒。因為邪氣傳入三陰,熱症固然多見,但寒症也偶爾出現。本經受寒,自然不会有熱症,但中風也能發熱,不能用這個來區分寒熱。具體症狀如下:

邵評:不可以傳經自受。分其寒熱者。以陰經寒邪。不能發熱。陰經風邪。亦有發熱也。

一、邪從陽經注入三陰。則或為熱症。或為寒症。如邪入太陽。先作鬱熱。以次傳入陰經。則為熱症。或邪在太陽。不及鬱熱。即入少陰。而現少陰形證。則為寒症。或太陽之邪。即入少陰。而仍帶太陽標病。則為先寒後熱之症。或太陽之邪。不傳陽明少陽。便入三陰。隨其人之體質虛實。

臟腑寒熱。則從陰化為寒症。從陽化為熱症。或風溫之邪。從三陽入陰經。則無不為熱症。凡三陰篇內。所稱轉屬陽明。而用承氣等湯。皆陽經傳入之熱症也。

邵評:邪入三陰。或寒或熱之故。分別詳明。

白話文:

邵氏評論說:不可以只靠自己讀書就能理解經書的意思,要懂得区分寒热。因為陰經的寒邪不能引起發熱,但陰經的風邪卻可能引起發熱。

如果邪氣從陽經侵入三陰,就會出現熱症或寒症。比如邪氣入侵太陽經,一開始會造成鬱熱,然後依次傳入陰經,就會變成熱症。或者,邪氣停留在太陽經,還沒造成鬱熱就入侵少陰經,表現出少陰經的症狀,就會變成寒症。還可能太陽經的邪氣直接入侵少陰經,但仍然帶有太陽經的表症,就會變成先寒後熱的症狀。或者太陽經的邪氣不傳給陽明經、少陽經,就直接入侵三陰經,根據病人體質的虛實,就會出現不同的症狀。

臟腑的寒熱,如果是從陰經化來的,就會變成寒症;如果是從陽經化來的,就會變成熱症。或者風溫邪氣從三陽經入侵陰經,都會變成熱症。凡是三陰篇中提到轉屬陽明經,使用承氣湯等藥物治療的,都是陽經傳入的熱症。

邵氏評論說:邪氣入侵三陰經,有時會出現寒症,有時會出現熱症,上面已經詳細说明了原因。

一、三陰自受之邪。各有中風中寒之症。三陰中風。則能發熱。以風屬陽邪故也。三陰中寒。則不能發熱。以寒屬陰邪故也。即少陰有反熱之症。亦必帶太陽標病而然。後人但知傳入三陰為傷寒。不知三陰自感。亦傷寒也。故於本經中風發熱。便誤認為傳經標病。以本臟中寒無熱。

即指為直中陰症。詎知桂枝為表之裡藥。固能兼治三陰自感之風邪。而理中四逆等湯。本治三陰自感之寒邪也耶。蓋風寒六氣之傷人。或入於陽。或入於陰。原無一定。但值何經之虛而治之。不得專以太陽為受邪之始也。故三陰固有陽經注入之症。亦有本經自感之症。均屬傷寒。

白話文:

三陰经脉如果受到外邪侵袭,会分别出现中风和中寒的症状。三阴中风会发热,因为风属阳邪;三阴中寒则不会发热,因为寒属阴邪。即使少阴经出现反热的症状,也必然是伴随太阳经的表病而产生的。后人只知道邪气传到三阴经脉就叫做伤寒,却不知道三阴经脉直接受到外邪侵袭也会导致伤寒。因此,本经中风发热就被误认为是传经的表病,而本脏中寒无热则被误认为是直中阴症。殊不知桂枝是表里兼顾的药物,可以治疗三阴经脉直接感受的風邪;理中汤、四逆汤等方剂,本来就是治疗三阴经脉直接感受的寒邪的。其实,风寒六气伤人,可能进入阳经,也可能进入阴经,并没有固定规律。关键在于根据哪个经脉虚弱而进行治疗,不能一味认为太阳经是受邪的起始。所以,三阴经脉既有阳经传入的症状,也有本经直接感受外邪的症状,都属于伤寒。

不必另立名目也。茲於三陰經中無直中之條。非略也。正不敢蛇足耳。

邵評:三陰自受寒邪。不能發熱。三陰自受風邪。亦能發熱。不可因其有熱。誤認為陽經傳入之熱症也。惟三陰自受風邪。宜桂枝湯和表。自受寒邪。用理中四逆溫里。

一、三陰自受之邪。論中有可歷指而見者。如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此太陰中風也。如太陰病。腹滿而吐。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此太陰中寒之症也。如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此即少陰中風欲愈之脈也。至於少陰中寒。宜汗者。麻黃附子細辛湯。當溫者。

白話文:

不必另外起個名字。這裡在三陰經中沒有直接論述中風的條文,不是省略,而是不敢畫蛇添足。

邵氏評註:三陰經受寒邪,無法發熱;三陰經受風邪,也能發熱,不可因為有熱就誤認為是陽經傳入的熱症。三陰經受風邪,應該用桂枝湯和解表;受寒邪,則要用理中湯、四逆湯溫暖裡頭。

三陰經受的邪氣,論述中可以明確指出,比如太陰病,脈象浮的,可以發汗,宜用桂枝湯,這是太陰中風;又比如太陰病,腹脹滿而嘔吐,自覺病情好轉,時而腹痛,這是太陰中寒的症狀;還有少陰中風,脈象陽微陰浮的,代表病情將要痊癒,這是少陰中風將愈的脈象。至於少陰中寒,應該用汗法治療的,要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應該溫裡治療的,……。

附子四逆等湯是也。如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此即厥陰中風欲愈之脈也。厥陰中寒。即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是也。閱少陰厥陰篇內。止有中風欲愈之脈。並無未愈之證治者。必有闕文也。

邵評:此論三陰自受風寒脈症治法。分別精細。

一、三陰篇內。惟少陰有大承氣急下三症。而太陰厥陰篇內。並無承氣之條。奈何後人反稱邪在厥陰。三承氣選用。夫承氣。本陽明胃藥。少陰用承氣者。蓋因腎水一虧。胃土燥實。病已轉屬陽明。故急下以存陰液。仲景述厥陰病云。下之利不止。此厥陰忌下之明戒也。焉有邪在厥陰。反用承氣之理。聖訓具在。是非自見。

邵評:論三陰熱邪結實。可用承氣攻下之法。否則切不可用之理。分別甚精。

白話文:

附子四逆等湯適用於四逆症,例如厥陰中風,脈象微浮,代表病情趨於好轉,這就是厥陰中風將要痊癒的脈象。如果出現厥陰中寒,則需要使用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仔細閱讀少陰厥陰篇,裡面只提到中風將要痊癒的脈象,並沒有未痊癒的證治方法,這顯然有遺漏的文字。

邵氏評論:这段论述针对三阴经受风寒的脉症和治疗方法,分析得十分精细。

一、三阴篇中,只有少阴经有承气汤急下三症的描述,而太阴、厥阴篇中并没有关于承气汤的记载。然而,后人却说邪气在厥阴经,就选用三承气汤。承气汤本是阳明胃经的药物,少阴经用承气汤是因为肾水亏损,胃土燥实,病邪已经转移到阳明经,因此急下以保留阴液。张仲景在描述厥阴病的时候说,下利不止,这就是厥阴经忌讳下法的明确告诫。怎么会出现邪气在厥阴经,反而使用承气汤的道理呢?圣人的教诲都在这里,是非曲直一目了然。

邵氏評論:这段论述指出三阴经热邪结实时,可以使用承气汤攻下,否则绝对不可使用,分析得十分精妙。

2. 太陰總要述古

理中湯。桂枝湯。五苓散。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三物白散。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

白話文:

理中湯、桂枝湯、五苓散、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三物白散、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這些都是中醫常用的方劑。

3. 太陰本病述古

腹滿。腹痛。發黃。吐利。

太陰濕土所主。仲景以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不渴等症。為太陰病。乃濕土自病。非陽經注入之症也。其脈必沉而細。無論外受寒邪。內傷生冷。總以溫中散寒為主。理中湯主之。

邵評:太陰受邪有二端。一因外受風寒。一因內傷冷食。與他經不同也。自受寒邪。治宜溫中。

若太陰中風。其脈尺寸俱浮。其症四肢煩疼者。可發汗。宜桂枝湯。其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也。

太陰腹滿而痛。自利不渴者。因於寒。咽乾而渴者。因於熱。因於寒。濕土自病。宜理中溫之。因於熱。病必關於陽明。或暴煩下利。或發黃便硬。此脾家熱。即屬胃家之熱。為轉屬陽明之症。宜從陽明治。

白話文:

腹脹、腹痛、皮膚發黃、嘔吐腹瀉,都是太陰濕土所引起的病症。張仲景認為,如果出現腹脹、嘔吐、食慾不振、偶爾腹痛、腹瀉但不口渴等症狀,就是太陰病,這是濕土本身生病造成的,不是陽經的病症侵入太陰造成的。這種病症的脈象一定是沉細的。無論是外感寒邪還是內傷生冷,治療的原則都是溫中散寒,理中湯可以治療這種病症。

邵氏評論說,太陰受邪有兩種情況:一是外感風寒,一是內傷冷食,這點和其他的經絡不同。如果外感寒邪,治療方法應該是溫中散寒。

如果太陰中風,脈象尺脈和寸脈都浮,症狀是四肢痠痛,可以發汗治療,適合服用桂枝湯。如果脈象陽微陰澀而長,表示病情快要痊癒。

如果太陰出現腹脹疼痛、腹瀉但不口渴,是寒氣引起的;如果出現咽喉乾燥口渴,是熱氣引起的。如果是寒氣引起的,濕土本身生病,應該用理中湯溫暖脾胃。如果是熱氣引起的,病症必然會影響陽明經,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腹瀉、皮膚發黃、大便乾燥等症狀,這是脾胃有熱,也就是胃有熱,屬於陽明經的病症,應該從陽明經治療。

邵評:同是滿痛自利。著眼渴與不渴。不渴自受寒邪。故宜溫。渴是陽經熱邪傳入太陰。脾胃相連。故病關陽明。太陰熱邪轉屬胃腑。故可從陽明治。此太陰滿痛自利。以渴不渴辨寒熱。最為要訣。

傷寒脈浮而緩。身不發熱。手足自溫者。太陰也。太陰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蓋寒濕傷於肌肉。不能外越皮膚。故發黃。若小便利。則濕氣下輸膀胱。便不發黃。設小水不利。當用五苓散利之。若寒濕傷於太陰之表。可從小便而出。若濕熱傷於太陰之裡。又當從大便而出。

故至七八日。暴煩下利。雖日十餘行。不必治之。以脾家實。所積腐穢。行儘自止矣。蓋不須溫。亦不須下也。

白話文:

邵評

滿痛自利這兩個症狀,雖然相同,但要仔細觀察病人是否口渴。不口渴,是寒邪自受,所以應該溫服藥物。口渴的話,是陽經熱邪傳入太陰經,脾胃相連,所以病症屬於陽明經。太陰經的熱邪轉移到胃腑,因此可以從陽明經治療。所以,太陰經滿痛自利,要以是否口渴來區分寒熱,這是最關鍵的要訣。

傷寒脈浮而緩,身體不發熱,手腳自溫者,屬於太陰經。

太陰經病症,病人身體應該會發黃。如果小便自利,則不會發黃。這是因為寒濕傷於肌肉,無法外透皮膚,所以會發黃。如果小便通暢,則濕氣往下輸送到膀胱,便不會發黃。如果小便不利,應該用五苓散利水。如果寒濕傷於太陰經的表面,可以從小便排出。如果濕熱傷於太陰經的內部,則應該從大便排出。

因此,病程發展到七八天,突然出現煩躁、腹瀉,即使一天拉十幾次,也不需要治療。

因為脾胃實證,積累的腐穢,排泄完畢自然會停止。所以既不需要溫服藥物,也不需要瀉藥。

邵評:太陰熱邪暴煩。是里陽陡發。下利雖多。正是脾家穢積之去路。去盡則自止。此條是太陰濕熱。故脈浮緩。治當利小便。若七八日暴煩下利。有陽氣來復。脾家所有積穢。下儘自止。不須用溫與下也。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四逆輩。

邵評:太陰自受寒邪。氣機下注。故有下利之兆。自利因於寒濕。故不渴。治當溫臟祛寒。

惡寒脈微而複利。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邵評:惡寒而脈微下利。陽虛而陰勝也。此為陰寒下利。用四逆湯溫里。人參補虛。最為精當。

白話文:

邵氏評曰:太陰證患者因熱邪入侵而感到暴躁煩悶,這是內在陽氣突然發作的表現。雖然腹瀉頻繁,但其實是脾胃中積聚的穢濁之物排出,排出乾淨就會自然停止。這段文字描述的是太陰濕熱證,所以脈象浮而緩。治療應當利尿。如果暴躁腹瀉持續七、八天,陽氣回升,脾胃中的積聚穢物就會完全排出,自然停止,不必再溫補或瀉下。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四逆輩。

傷寒病發四、五天,腹部疼痛,若氣機下行趨向小腹,這是要腹瀉的徵兆。腹瀉不渴者屬於太陰證,因為其臟腑寒涼。應該溫補之,使用四逆湯之類的藥物。

邵評:太陰自受寒邪。氣機下注。故有下利之兆。自利因於寒濕。故不渴。治當溫臟祛寒。

邵氏評曰:太陰證患者自身受到寒邪入侵,氣機下行,因此出現腹瀉的徵兆。腹瀉是因寒濕引起的,所以不渴。治療應該溫補臟腑,祛除寒邪。

惡寒脈微而複利。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患者畏寒、脈象微弱且腹瀉,使用四逆加人參湯治療。

邵評:惡寒而脈微下利。陽虛而陰勝也。此為陰寒下利。用四逆湯溫裏。人參補虛。最為精當。

邵氏評曰:畏寒、脈象微弱且腹瀉,這是陽虛陰盛的表現,屬於陰寒下利。使用四逆湯溫補內寒,人參補益虛損,是最為精準的治療方法。

下利十餘行。脈反實者死。此脾氣虛。而邪氣盛故也。

太陰腹滿時痛。誤下之。胸下結硬。而成寒實結胸。無熱症者。與三白小陷胸湯。病在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如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三白小陷胸湯即三物白散)

邵評:腹滿時痛。太陰寒邪。誤與寒藥下之。寒邪與寒藥相結。成寒實結胸。與熱實結胸不同。故用溫通一法。無熱症者。不四肢煩疼也。

若太陽誤下。續得自利。脈弱腹滿而痛。此太陽之熱邪。陷於太陰之裡也。腹滿時痛為虛。宜桂枝加芍藥湯。腹滿大痛為實。宜桂枝加大黃湯。然脈弱。則胃氣亦弱。故云。設當用大黃、芍藥者。宜減之。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腹瀉不止,瀉了十幾次,而且脈象反而很實,那他就會死。這是因為脾氣虛弱,而邪氣盛行所導致的。

如果是太陰經的病症,表現為腹部脹滿疼痛,誤用寒涼藥物瀉下,就會導致胸部下方結塊變硬,形成寒實結胸。如果患者沒有發熱症狀,就應該服用三白小陷胸湯。如果病竈在膈膜之上,患者就會嘔吐;如果病竈在膈膜之下,患者就會腹瀉。如果腹瀉不暢,就應該喝一杯熱粥;如果腹瀉過度,就應該喝一杯冷粥。(三白小陷胸湯就是三物白散)。

邵氏評論:腹部脹滿疼痛,是太陰經受寒邪所致。誤用寒涼藥物瀉下,寒邪和寒藥結合,就會形成寒實結胸,這與熱實結胸不同。因此,應該採用溫通的方法治療。患者沒有發熱症狀,也就沒有四肢煩躁疼痛。

如果是太陽經受寒涼藥物誤瀉,然後出現腹瀉不止,脈象虛弱,腹部脹滿疼痛,這是太陽經的熱邪陷入了太陰經的裡頭。腹部脹滿疼痛,屬於虛證,應該服用桂枝加芍藥湯。如果腹部脹滿疼痛劇烈,屬於實證,應該服用桂枝加大黃湯。但是,因為脈象虛弱,說明胃氣也虛弱,所以如果要用大黃和芍藥,就應該減量。

邵評:下利為太陰本症。自利因脾實。穢盡則愈。自利因臟寒者。四逆輩溫之。此自利因太陽誤下。而邪入太陰。則腹滿時痛。當加芍藥。大實痛者。當加大黃矣。然下後脈弱。則胃氣亦弱。當小其制而減用之。雖然。下利腹痛。熱邪為患。故用芍藥。若陰寒腹痛。非芍藥所宜。

仲景與大黃並提。勿得輕視。若誤下太陽。熱邪陷入太陰。是陽經注入之症。分虛實治之。

白話文:

邵評

瀉痢是太陰經的本症。如果因為脾胃積實而導致腹瀉,將積實的穢物排泄乾淨就會痊癒。如果因為臟腑寒涼而導致腹瀉,應該用四逆湯之類溫熱的方劑治療。

這次腹瀉是因為太陽經病邪誤入太陰經,導致邪氣侵入太陰經,所以腹部脹滿疼痛。應該增加芍藥的用量。如果腹部脹滿疼痛十分嚴重,應該增加大黃的用量。

但是,如果瀉痢之後脈象虛弱,就代表胃氣也虛弱了,就要減少大黃的用量,以避免過度傷胃。

雖然瀉痢腹痛,熱邪是主要致病因素,所以要用芍藥來治療。但如果腹痛是由於陰寒引起的,就不適合用芍藥。

仲景

仲景將大黃列為重要藥物,不可輕視。如果誤下太陽經的病邪,熱邪侵入太陰經,這是陽經之邪入侵陰經的症狀,需要根據虛實情況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