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安

《傷寒指掌》~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狂亂

經曰。邪入於陽則狂。傷寒熱毒在胃。乘於心。則主發狂。邪熱極矣。用甘草湯候冷。調下鵲石散二錢。

邵評:胃熱乘心。可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煎成。沖童便蓮心。最效。甚則銼入犀角末、金汁。

如狂症,太陽蓄血發狂。則少腹硬痛。小便自利。陽明蓄血如狂。則喜忘。大便黑。均以桃仁承氣湯主之。又有陽盛陰虛之人。作汗將解之時。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當須識之。不可與藥也。(以上參準繩)

白話文:

經書上說:「邪氣入侵陽氣就會發狂。」傷寒的熱毒在胃中,乘着心氣,就會導致發狂。邪熱非常嚴重,可以用甘草湯等候涼涼後,調和着用鵲石散兩錢。

邵氏評曰:胃熱乘着心氣,可以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煎好,沖入童便和蓮心,效果最佳。如果非常嚴重,可以將犀角末和金汁磨碎加入。

如果發狂是因為太陽經蓄血引起的,就會導致小腹硬痛,小便自利。如果發狂是因為陽明經蓄血引起的,就會出現喜忘,大便黑色。這兩種情況都可用桃仁承氣湯治療。此外,還有陽盛陰虛的人,在出汗將要退燒的時候,突然發狂,大量出汗後病情就會好轉,應該要認識到這一點,不要給他用藥。

邵評:如狂有蓄血狂汗之分。

凡胃熱乘心。則神昏狂亂。表實無汗者。三黃石膏湯。裡實不便者。承氣湯。無表裡症而熱極者。白虎、解毒等湯。(參金鑑)

白話文:

狂躁症有蓄血和狂汗兩種。如果胃火上炎,導致心神昏迷、狂躁不安,且表面症狀是實熱無汗的,可以用三黃石膏湯治療;如果是內熱實證,且大便不通的,可以用承氣湯治療;如果沒有表裡症狀,而是單純熱症極度嚴重的,可以用白虎湯、解毒湯等。

2. 循衣摸床

此為危惡之候。陽明裡熱之極。脈弦者生。脈澀者死。以弦長胃氣尚存。可下承氣故也。然亦危極矣。蓋生者未必盡生。而死者斷無可生之理。

邵評:此症胃氣不虛者。尚可救治。然亦危險。虛者必死無疑。

若見於三法之後。乃大虛之兆。不必辨其陰陽虛實。當以獨參湯六味飲時時與之。每有生者。

白話文:

這是非常危險的徵兆,陽明經的內熱已經到達極點。脈象弦緊的病人可能活,脈象澀滯的病人則會死亡。因為弦緊的脈象表明胃氣仍然存在,可以服用承氣湯來瀉下。但即使如此,情況仍然非常危險,因為活著的病人不一定都能活下來,而死去的病人則絕對沒有活下來的道理。

邵評

此症胃氣不虛者。尚可救治。然亦危險。虛者必死無疑。

這種病症如果胃氣不虛弱,還有救治的可能,但仍然很危險。如果胃氣虛弱,則必定會死亡。

如果這種病症出現於三法治療之後,就代表是嚴重虛弱的徵兆。不必再辨別是陽虛還是陰虛,應該立即服用獨參湯和六味飲,並且要時常服用。如果病人能活下來,那就是非常幸運的了。

3.

經云。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故渴列陽明門。然六經皆有渴病者。(參準繩)

邵評:渴雖屬陽明。然六經皆有渴症。

渴病多因三法傷其津液。胃中乾燥。故渴。陽邪往乘三陰。太陰則嗌乾。少陰則口燥。厥陰則消渴。亦屬熱傷津液也。太陽之渴。用五苓散者。以水停下焦。小便不便也。陽明之渴。用白虎湯者。以胃熱飲水不已也。少陽症具。心煩渴。而用小柴胡湯和解。去半夏加花粉者。避燥以生津液也。(以上參金鑑)

凡渴欲飲水者。當少與之。以滋胃燥。則胃和而愈。若恣意飲之。必致停水為病。

白話文:

古書記載,病人不畏寒卻口渴,這屬於陽明經的病症,所以口渴被列為陽明經的典型表現。不過,六經都可能出現口渴的病症。

邵氏評注:口渴雖然屬於陽明經,但六經都可能出現口渴的症狀。

口渴大多是三種病邪損傷津液所致,導致胃部乾燥而口渴。陽邪侵犯三陰經,太陰經則咽喉乾燥,少陰經則口唇乾燥,厥陰經則消渴,也都屬於熱邪傷津的範疇。太陽經的口渴,用五苓散治療,目的是讓水氣下行,治療小便不利。陽明經的口渴,用白虎湯治療,目的是清胃熱,緩解口渴。少陽經的口渴,心煩口渴,用小柴胡湯調和解表,去除半夏,加入花粉,避免燥熱,以滋生津液。

凡是口渴想喝水的人,應該少給他們喝,以滋潤胃部的乾燥,這樣胃氣和順,病情就會好轉。如果任其任意飲水,很可能導致水氣停滯,反而加重病情。

4. 陽明新法

江蘇閩浙。天氣溫暖。地勢卑濕。乃天下濕熱之區。陽明氣盛血熱。容納水穀。亦人身濕熱之藪。若感風溫風熱之邪。病都不由太陽而入陽明者。(口鼻吸入)或從太陽而即入陽明者。(皮毛傳入)陽明內熱之邪。與外邪風熱相搏。凝滯成毒。每多發癍發疹。若不辨明熱與寒邪之異。

概用太陽經藥發表。汗不得出。癍不得透。溫熱內燔。爍干胃中津液。而成壞症。死者多矣。用將陽明熱病諸條臚列於後。惟在臨症者之圓機焉。

凡遇發熱身痛。口渴唇燥。或初起微寒。即發熱不已。舌苔中黃邊白。或黃燥如刺。脈來洪滑。此陽明內熱。為外感新邪引動而發也。宜犀角、連翹、牛蒡、薄荷、黃芩、葛根、防風、木通之類。清解之。若見煩悶嘔惡。足冷耳聾。脈沉伏。或浮躁者。此癍疹欲透也。亦用此方透癍解毒。

白話文:

江蘇、福建、浙江等地,氣候溫暖潮濕,地勢低窪,是天下濕熱之處。人體陽明經氣盛,血熱,負責消化吸收水穀,也容易積聚濕熱。如果感染了風溫或風熱之邪,病邪可能直接進入陽明經(透過口鼻吸入),或先從太陽經(皮膚毛髮)傳入再進入陽明經。陽明經的內熱之邪,與外來的風熱之邪互相搏鬥,凝結形成毒素,常常引起發疹子。

如果沒有辨別清楚是熱證還是寒證,就用治療太陽經的藥物發汗,就會導致汗出不暢,疹子不透,內熱加劇,灼傷胃中津液,最終形成危重病症,很多人因此喪命。因此,列舉出陽明熱病的症狀與治療方法,希望臨牀醫師能靈活運用。

凡是出現發熱、全身疼痛、口渴嘴脣乾燥,或者一開始有輕微的寒症,但隨即發熱不退,舌苔中間發黃,邊緣發白,或舌苔發黃乾燥像刺一樣,脈象洪大滑利,這就是陽明內熱,是外感新邪引發的。應該使用[犀角]、[連翹]、[牛蒡]、[薄荷]、[黃芩]、[葛根]、[防風]、[木通]等藥物,清熱解毒。如果病人出現心煩意亂、嘔吐、腳冷、耳聾,脈象沉伏,或躁動不安,這是疹子要透出來的表現,也應該用這個藥方來幫助疹子透出,解毒。

渴而乾嘔者。加蘆根一握。如遇脈象沉鬱。不可認為寒。此必癍透不快也。如關上見伏脈。此必熱毒凝滯。癍不得出也。若右關脈伏。而兼胸痛氣急。或咳者。此必有伏痰也。又當以治痰為主。總以舌苔黃燥為實熱之憑。勿以脈象沉遲為虛寒之驗也。陽明以胃實為病。故大便不通。

然熱邪外無出路。每每下逼大腸。而下黃黑稠黏之糞。下時肛門必有熱氣。此因外不得解。而邪從下泄。雖通仍作不通論。勿止之。或從下泄之後。反能得汗而解。即不能得汗。亦只清火解毒。兼養陰液。其邪自能漸解身涼。或從養陰之後。陰液外溢。反得大汗而解。或有熱毒內結。

白話文:

病人如果感到口渴且乾嘔,可以加一握蘆根。如果遇到脈象沉而遲緩,不要誤以為是寒證,這可能是疹子出不快,阻塞不通。如果在關脈位置摸到脈象沉伏,這是熱毒凝滯,疹子出不來。如果右關脈沉伏,同時伴有胸痛、氣急或咳嗽,這是痰邪伏在體內。治療應該以化痰為主。總之,舌苔黃燥是實熱的證據。不要把脈象沉遲誤認為是虛寒。陽明經以胃實為病,所以導致大便不通。

熱邪無法從體表排出,常常向下逼迫大腸,排出黃黑色稠黏的糞便,排便時肛門會有熱氣。這是因為熱邪無法從體表排出,而從下泄出來。雖然大便通了,但仍然要把它看作不通,不要止瀉。有時從下泄之後,反而能發汗解表。如果不能發汗,也要清熱解毒,同時滋養陰液,熱邪自然會逐漸消散,身體也會涼快下來。有時從滋養陰液之後,陰液外溢,反而能發汗解表。有時候,熱毒會在體內結聚。

癍疹不得外透。反從下泄之後。癍疹始出。或用透發不應。只用清火解毒。癍疹反透。此皆熱毒內結使然。(以舌苔黃燥者論陽明內熱引發)

邵評:傷寒與溫熱。本自不同。傷寒大便溏。為邪已盡。溫熱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大便硬。乃為無濕。斯不可再攻耳。惟熱毒總以舌苔黃燥為憑。若新邪外觸內發。伏邪重而新邪輕。勢所必然。

如癍疹已透。只宜清解毒火。微兼養陰。柴葛升提之品。俱不可投。宜連翹、赤芍、元參、花粉、知母、黃芩、銀花、鮮生地、人中黃之類。癍毒自化矣。

白話文:

疹子如果不能從皮膚表面透發出來,反而在腹瀉之後纔出現,或者使用發散藥物來促進疹子透發卻沒有效果,只能用清熱解毒的方法,疹子反而透發出來了。這些都是因為體內熱毒積聚所導致的。(以舌苔黃燥者來看,屬於陽明經內熱引起。)

邵氏評註:傷寒和溫熱病的本質不同。傷寒病患者大便稀溏,表示邪氣已經排出;溫熱病患者大便稀溏,表示邪氣尚未完全排出。只有當大便乾燥,說明體內沒有濕邪,纔不能再用攻下藥物。但是,判斷體內是否有熱毒,主要還是依靠舌苔黃燥的情況。如果患者是新邪外侵內發,而體內原有的伏邪較重,新邪較輕,這種情況是必然的。

如果疹子已經透發出來了,就應該以清熱解毒為主,輔以滋陰。柴胡、葛根等升提藥物,都不可使用。應該使用連翹、赤芍、元參、花粉、知母、黃芩、金銀花、鮮生地、人中黃等藥物,這樣疹子自然會消退。

邵評:餘毒未清。禁用升提。

若見舌絳如朱。目赤如火。口燥唇裂。汗出津津。此陽明血熱。邪從內發。已遍三焦。即陽明熱病也。切忌風藥升散。宜涼膈散。去芒硝、大黃。加石膏、牛蒡、赤芍、鮮生地、牡丹皮主之。大便秘者。去硝留黃。(陽明血分熱病)

邵評:陽明血分熱病。忌用升提。

若見發熱自汗。舌自如刺。或黃燥口渴。不惡寒。反惡熱。此陽明氣分之熱。宜梔子豉湯。加連翹、黃芩、淡竹葉、蘆根之類清之。(陽明氣分熱病)

白話文:

邵氏評曰:病邪餘毒尚未清除,不可使用升提之藥。

如果病人舌頭紅如硃砂,眼睛紅如火,口乾脣裂,汗出如水,這是陽明經血分熱盛,邪氣從內而發,已經遍佈三焦,這就是陽明熱病。治療時要絕對忌諱用風藥升散之物,宜用涼膈散,去除芒硝、大黃,加入石膏、牛蒡、赤芍、鮮生地、牡丹皮等藥物治療。如果病人便祕,則可去除芒硝,保留大黃。

邵氏評曰:陽明血分熱病,忌用升提之藥。

如果病人發熱自汗,舌頭乾燥如刺,或者口渴舌黃乾燥,不畏寒,反而怕熱,這是陽明經氣分熱盛。治療宜用梔子豉湯,加入連翹、黃芩、淡竹葉、蘆根等藥物清熱。

邵評:此陽明氣分熱病正治法。

化癍解毒之後。或汗解之後。尚有餘熱未退。大便雖閉。腹中調和者。只宜養陰退陽。甘露飲加減妙。陰液復。餘邪自退。大便自通矣。

有身熱已退。獨額熱未除者。此胃中有餘邪也。宜清疏陽明。如連翹、黃芩、生楂、麥芽、枳殼、金斛之類。如已身涼。獨腹熱未退。此脾家有火也。加生白芍清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講的是陽明氣分熱病的正治方法。

在化解斑毒、退燒之後,如果還有餘熱未退,大便雖然閉塞但腹部沒有不適,就應該採取養陰退陽的措施,可以用甘露飲加減治療。陰液恢復之後,餘邪自然消退,大便也會自然通暢。

如果身體熱度已經退去,但額頭仍然發熱,這是胃中還有餘邪的表現,應該清疏陽明,可以使用連翹、黃芩、生楂、麥芽、枳殼、金斛等藥物。如果身體已經涼了,但腹部仍然發熱,說明脾胃有火,應該加入生白芍來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