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逵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絞腸痧

夏間有不頭痛發熱,但覺小腹疼痛,或心腹俱痛,鼓脹痞滿,不能屈伸者,人或疑為陰證,或執為食生冷過多,不知皆暑火流注臟腑不能解,故先小腹痛,後及遍心腹。法宜六和湯清解之,或五苓散加香薷、木瓜、紫蘇、半夏之類利散之自愈。若以為陰病生冷,而用熱藥熱物助之,不可救已。

或用炒鹽和滾水服,探吐痰涎亦妙。亦有發熱身痛等證,內兼心腹痛,大概吐法為上,用藿香正氣散,或二陳湯加厚朴、炒梔佳。

霖按:痧脹為寒熱錯雜之病,其因甚繁,絞腸特其一證耳,《金匱》所謂陰毒陽毒者是也,其試痧之法:脈與證相反者痧也;嚼黃豆無豆腥氣,嚼帶毛生芋子而不麻口者痧也。辨痧之法:先吐瀉而心腹絞痛者,多由穢氣而發;先心腹絞痛而吐瀉者,多由暑氣而發;心胸昏悶,痰涎膠結者,多從伏熱而發;遍身腫脹疼痛,四肢不舉,舌強不言者,多因寒氣冰伏火毒而發。

治痧之法:病在孫絡者表也,先宜在病者背心輕輕向下刮之;病在絡脈者里也,先宜於十手足指甲處舌下兩旁兩臂彎及委中等穴刺之,以泄其毒,然後審證制方。王養吾痧書,郭右陶玉衡言之最詳,豈六和、五苓、正氣、二陳、便能蕆事哉?仲景於《金匱》未便定方,只以一升麻鱉甲湯加減,示人途徑,其意深矣!然痧脹之治難定,而痧脹之原,不可不知。

又按:《內經》言營氣取營運於中之義,西醫謂食入於胃,至小腸皆有微絲管吸其精液,上至頸會管,過肺入心左房,化赤為血,此即清者為營也。其血從左房入總脈管,由脊之膂筋,循行經脈間,一日夜五十周,盡八百十丈之脈道,以應呼吸漏下者之營氣也。經言衛氣取衛護於外之義,西醫謂經脈中之血氣,由脈管之尾,出諸氣街,入微絲血管,(經謂孫絡者是也。)與陽明之悍氣(人之飲食,五味雜投,奚能無毒?西醫謂之炭氣者是也。

)相合,散布通體皮腠之間,充膚熱肉,淡滲毫毛,此即濁者歸衛也。脈管之赤血,既入微絲血管,合陽明悍氣,則其色漸變漸紫,(西醫因其有毒,謂之炭氣。)散布遍體,漸並漸粗,入回血管(經謂絡脈者是也。

)之尾,血入回血管,內而臟腑,外而經脈,並脈管交相逆順而行,外行經脈者,有陰陽之別,一支浮於肌腠之上,一支沉於分肉之間,即陽絡行於皮表,陰絡行於皮里,而皆與脈管偕行,經言營在脈中,衛在脈外者是也。回血管內外行遍入總回管,至心右房,遞入於肺,呼出悍氣,吸入生氣,其血復化為赤,入心左房,經言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者,此之謂也。

痧脹為寒暑錯雜之毒邪,由皮毛而入者,與陽明悍氣合,阻遏纏布周身孫絡中之血氣,由口鼻吸受者,阻遏絡脈中之血氣,暑毒郁遏悍氣,愈遏其毒愈烈,故一發燎原,苟不急治,則毒由回血管入心,入心則死矣。急治之法,藥餌功緩,故宜刮宜刺,急泄其毒邪,不令入心,徐圖解救,否則不明致痧之原,妄使湯藥,幾同操刃。

白話文:

絞腸痧

夏天有些人會出現不頭痛、不發燒,但卻感覺小腹疼痛,或者心腹部都疼痛,肚子脹滿,無法彎腰伸展。有些人誤以為是陰虛的病症,或認為是吃了太多生冷食物引起的,卻不知道都是暑熱之邪入侵臟腑無法排出所致,所以先是小腹痛,然後蔓延到整個心腹部。治療方法應該用六和湯來清熱解毒,或者用五苓散加上香薷、木瓜、紫蘇、半夏等藥物來利水消腫,使其自行痊癒。如果誤以為是陰虛寒症而用溫熱的藥物或食物治療,那就沒救了。

也可以用炒鹽加滾水服用,或者用方法引吐出痰涎,效果也很好。也有些人會發熱、全身疼痛,同時伴隨心腹疼痛,這種情況多半要用吐瀉的方法治療,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散,或者在二陳湯中加入厚朴、炒梔子。

霖按:痧脹是寒熱錯雜的疾病,病因很多,絞腸痧只是其中一種症狀,《金匱要略》中所說的陰毒陽毒就是指這種情況。辨別痧的方法:脈象與症狀相反的就是痧;嚼黃豆沒有豆腥味,嚼帶毛的芋頭不覺得麻嘴也是痧。辨別痧的類型:先吐瀉然後心腹絞痛,大多是穢氣引起的;先心腹絞痛然後吐瀉,大多是暑氣引起的;心胸鬱悶,痰涎粘稠,大多是伏熱引起的;全身腫脹疼痛,四肢抬不起來,舌頭僵硬說不出話,大多是因為寒邪與暑熱交雜引起的。

治療痧的方法:如果病邪在孫絡(淺層經絡),屬於表證,應該先在病人背部輕輕向下刮痧;如果病邪在絡脈(深層經絡),屬於里證,應該先在十指指甲、舌下兩旁、兩臂彎曲處以及委中等穴位針刺,以排出毒邪,然後根據具體情況開方治療。王養吾的痧症著作,郭右陶的《玉衡》都對此作了詳細的闡述,單靠六和湯、五苓散、藿香正氣散、二陳湯,怎麼能完全解決問題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並沒有確定治療方法,只是用升麻鱉甲湯加減,給人們指明了治療方向,他的用意很深遠!然而痧脹的治療很難確定,但痧脹的病因,卻不能不知道。

另按:《內經》講營氣在體內運行,西醫認為食物進入胃,到小腸都有微小的血管吸收精華,上達頸部血管,經過肺部進入心臟左心房,轉化為血液,這就是清氣化為營氣。血液從左心房進入主動脈,經過脊柱的韌帶,沿著經脈運行,一天一夜五十周,總共八百十丈的血管,以配合呼吸和排泄的營氣。經絡講衛氣在體外護衛,西醫認為經脈中的血液,由血管末端,進入微血管(經絡所謂孫絡),與陽明經的悍氣(人吃五味雜陳的食物,怎麼可能沒有毒素?西醫稱為炭氣)相結合,散佈到全身皮膚之間,滋養皮膚肌肉,滲透毛髮,這就是濁氣歸於衛氣。血管中的血液,進入微血管後,與陽明悍氣結合,顏色逐漸變紫(西醫因為它有毒,稱為炭氣),散佈到全身,逐漸變粗,進入靜脈血管(經絡所謂絡脈)的末端,血液進入靜脈,內至臟腑,外至經脈,與動脈血管相互逆順運行,外行於經脈者,有陰陽之分,一條浮於皮膚表面,一條沉於肌肉之間,即陽絡行於皮表,陰絡行於皮里,都與血管一起運行,經絡上講營氣在脈中,衛氣在脈外就是這個意思。靜脈血管內外運行遍佈全身,進入主動脈,到達心臟右心房,再進入肺部,呼出廢氣,吸入新鮮空氣,血液再次變為鮮紅色,進入心臟左心房,經絡上講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就是這個意思。

痧脹是寒暑錯雜的毒邪,由皮膚毛孔侵入的,與陽明悍氣結合,阻礙纏繞周身孫絡中的血氣;由口鼻吸入的,阻礙絡脈中的血氣;暑熱毒邪鬱遏悍氣,越遏制毒邪越厲害,所以病情會迅速蔓延,如果不緊急治療,毒邪會通過靜脈血管進入心臟,入心則死。緊急治療的方法,藥物療效緩慢,所以應該刮痧或針刺,迅速排出毒邪,不讓它進入心臟,然後再慢慢調理,否則不明瞭痧的病因,亂用湯藥,幾乎等於拿刀殺人。

2. 時疫(見朱丹溪)

春應暖反寒,夏應熱反涼,秋應涼反熱,冬應寒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為時行溫疫病也。治法用人參敗毒散、九味羌活湯、夏加滑石、石膏,冬加麻黃、桂枝,春秋止依原方,或藿香正氣散、五積散、防風通聖散亦可,甚者黃連解毒湯、竹葉石膏湯。

霖按:疫者猶徭役之謂,大則一郡一城,小則一村一鎮,比戶傳染,多見於大凶之後,蓋旱潦兵火之餘,烈日鬱蒸,屍骸之氣,與亢勝之氣混合,化為沴厲之毒,散漫於天地之間,沿門闔境,最易沾染,若不傳染,便非溫疫,乃四時常氣之溫熱證耳。越人所謂異乎寒熱之溫病,其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

緣古無瘟字,溫即瘟疫之謂也,夫溫疫為天地沴厲之氣,不可以常理測,即不可以常法治。方書溫瘟不分,治法多誤,良可慨矣。先哲治疫,有上焦如霧,升逐解毒,中焦如漚,疏逐解毒,下焦如瀆,決逐解毒之論,深得治疫要領。故吳又可《溫疫論》,治熱濕相搏之疫,首用達原飲,繼則三消承氣以決逐之。

陳錫三二分晰義。楊慄山《寒溫條辨》中,亦以升降散升決並用為首方,若余師愚疫疹一得之清溫敗毒飲,乃專治熱淫所勝之溫疫,故一意清熱,而不兼驅濕也。更有爛喉丹沙,傳變甚速,亦不外乎疏達清散,清化下奪,救液諸法,陳耕道《疫沙草論》之最詳。近又出熱疫白喉一證,其治法載諸張紹修《白喉捷要》,此兩證亦互相傳染,皆溫疫之流亞也。

龐安常《傷寒總病論》所載,青筋牽、赤脈㩌、黃肉隨、白氣貍、黑骨溫諸疫,是本於《素問》遺編之五行五疫也,近人約為六證所謂大頭瘟、蛤蟆瘟、瓜瓤瘟、疙瘩瘟、軟腳瘟、絞腸瘟是也。斯皆疫之兼於溫者,其病層出不窮,其方亦難備載,豈人參敗毒、九味羌活兩方加減,便可概治,非常理所能測之溫疫哉!

白話文:

時疫(見朱丹溪)

春天應該溫暖卻反常寒冷,夏天應該炎熱卻反常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卻反常炎熱,冬天應該寒冷卻反常溫暖。這些都是非正常季節出現了不正常的氣候,所以一年四季中,老幼的疾病,有很多相似的,這就是時行溫疫病。治療方法用人參敗毒散、九味羌活湯,夏天加滑石、石膏,冬天加麻黃、桂枝,春秋兩季則依原方使用,或者藿香正氣散、五積散、防風通聖散也可以,病情嚴重者用黃連解毒湯、竹葉石膏湯。

疫病如同徭役一樣,大的會波及整個郡縣城池,小的會波及一個村莊或鎮子,挨家挨戶傳染,多發生在災荒之後,因為旱災、水災、戰爭、火災之後,烈日酷暑,屍骸之氣與亢盛之氣混合,形成疫癘之毒,瀰漫於天地之間,沿街串巷,很容易感染。如果不傳染,就不是溫疫,而是四季常見的溫熱病症。古代醫生所說的異於寒熱的溫病,其脈象在各個經絡運行,不知道是哪個經絡的病變,就根據病變的經絡來治療。

古代沒有「瘟」字,「溫」就是瘟疫的意思。溫疫是天地間疫癘之氣造成的,不能用常理推測,也不能用常法治療。古代醫書中溫病和瘟疫不分,治療方法多有錯誤,令人惋惜。古代賢者治療疫病,有上焦如霧氣般,需升提疏散解毒;中焦如沼澤般,需疏導排出解毒;下焦如水道般,需引導排出解毒的理論,深得治療疫病的要領。因此吳又可的《溫疫論》,治療熱濕交搏的疫病,首先使用達原飲,然後用三消承氣湯來引導排出毒邪。

陳錫三對此做了詳細的闡述。楊慄山的《寒溫條辨》中,也以升降散和升提、引導的藥方為首選。像余師愚的疫疹治療用清溫敗毒飲,專門治療熱邪盛行的溫疫,所以單一地清熱,而不兼顧驅除濕邪。還有爛喉丹痧,傳播速度很快,治療方法也離不開疏通、宣通、清熱、散邪、清化、瀉下的方法,陳耕道的《疫沙草論》記述得最詳盡。最近又出現熱疫白喉,其治療方法記載在張紹修的《白喉捷要》中,這兩種疾病也互相傳染,都是溫疫的亞型。

龐安常的《傷寒總病論》記載的青筋牽引、赤脈浮現、黃肉腫脹、白氣模糊、黑骨發熱等疫病,是根據《素問》遺編中的五行五疫來的,現代人大約歸納為六種,即大頭瘟、蛤蟆瘟、瓜瓤瘟、疙瘩瘟、軟腳瘟、絞腸瘟。這些都是溫疫的混合症狀,疾病層出不窮,藥方也很難全部列舉,難道僅僅用人參敗毒散、九味羌活湯加減,就能概括治療所有溫疫嗎?這不是常理所能推測的溫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