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逵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天時

真源曰:天地之間,親乎上者為陽,自下而上四萬二千里,乃曰陽位。親乎下者為陰,自上而下四萬二千里,乃曰陰位。既有形名,難逃度數,且一歲者,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為一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歲,一歲以冬至節為始,是時也。

地中陽生升,凡一氣十五日,上升七千里,三氣為一節,四十五日,陽升共二萬一千里,二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陽升共四萬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陽合陰位,是時陰中陽半,其氣為溫,而時當春分之節也。過此陽升而入陽位,方曰得氣而升,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夏,立夏之後,四十五日夏至,夏至之節,陽升通前計八萬四千里,以到天。

白話文:

天地間,靠近上面的屬陽,從下往上四萬二千里,稱為陽位。靠近下面的屬陰,從上往下四萬二千里,稱為陰位。這些都有形狀和名稱,難以逃脫度數。一年有四季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為一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歲。一歲以冬至節為開始,此時正是地中陽氣生長上升的時候。每一個氣十五日,上升七千里,三個氣為一節,四十五日,陽氣上升共二萬一千里。兩個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陽氣上升共四萬二千里,正好到達天地中央,陽氣與陰位相合,此時陰中陽氣佔一半,氣溫溫和,正是春分之節。過了春分,陽氣繼續上升進入陽位,才算真正得氣而升。同樣的,立夏之後四十五日為夏至,夏至之節,陽氣上升總共八萬四千里,到達天頂。

乃陽中有陽,其氣熱,積陽生陰,一陰生於二陽之中,自夏至之節為始,是時天中陰降,凡一氣十五日,下降七千里,三氣為一節,一節四十五日,陰降共二萬一千里,二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陰降共四萬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陰交陽位,是時陽中陰半,其氣為涼,而時當秋分之節也。

過此陰降而入陰位,方曰得氣而降,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冬,立冬之後,四十五日冬至,冬至之節,降極通前計八萬四千里,以到地,乃陰中有陰,其氣冷,積陰生陽,一陽生於二陰之中,自冬至之後,一陽升如前,運行不已,周而復始,即陽升陰降之八節,而知天地,即溫涼寒熱之四氣,而識陰陽,夫陰陽判分,若黑白然。

白話文:

陽氣之中還有陽氣,它的氣性是熱的,積累的陽氣會生出陰氣,一個陰氣產生於兩個陽氣之間,從夏至節氣開始,此時天中的陰氣下降,每段氣息十五天,下降七千裏,三段氣息為一個節氣,一個節氣四十五天,陰氣總共下降二萬一千裡,兩個節氣為一個時節,一個時節九十天,陰氣總共下降四萬二千里,正好到達天地之間,陰氣交合陽氣的位置,此時陽氣中陰氣佔一半,氣性變涼,正是秋分節氣。

過了秋分,陰氣下降進入陰氣的位置,纔算得上是得氣而降,也像之前一樣,從立冬開始四十五天後是立冬,立冬之後四十五天是冬至,冬至節氣,下降到極點,加上之前共計八萬四千裏,到達地面,此時是陰氣之中還有陰氣,它的氣性是冷的,積累的陰氣會生出陽氣,一個陽氣產生於兩個陰氣之間,從冬至之後,陽氣開始上升,像之前一樣運行不停,循環往復,這就是陽氣上升陰氣下降的八個節氣,由此得知天地運行的規律,也知道了溫暖、涼爽、寒冷、炎熱的四季變化,並瞭解陰陽的特性,陰陽的區分,就像黑白一樣明顯。

故春夏秋冬四時,隨令各別,溫熱涼寒四時,隨節候變易,冬至已後至春分屬傷寒,自春分至夏至屬溫病,自夏至至白露屬傷暑,自白露至立冬屬涼病,自立冬以後至春俱屬傷寒,蓋春秋之氣嘗不足,冬夏之氣嘗有餘,即四月八月間亦有暑病,蓋八月間曉暮夜氣雖涼而午未之時,秋陽燥烈,日火灼人,反毒於伏,蓋伏時氣發汗出,陽氣在表,此時陽氣漸斂,真火內燃,而又以烈日熏之,故毒易中人,熱證更劇,當細察之,雖其外證相類,而受氣不同,治法迥異,稍有不中節,害人不淺。

而概用以寒證劑,其害可勝言哉!治者先數時令,後審時氣,隨令加減斟酌之,未有不立取效者,故為天時說。

白話文:

一年四季,氣候變化各不相同。冬天至春天屬傷寒,春天至夏天屬溫病,夏天至秋天屬傷暑,秋天至冬天屬涼病,冬天至春天又屬傷寒。這是因為春秋之氣不足,冬夏之氣有餘。即使在四月和八月,也可能出現暑病,因為八月雖然早晚涼爽,但中午時分,秋陽乾燥炎熱,烈日灼人,容易讓人中暑。這是因為伏天時,人體出汗多,陽氣在外,而此時陽氣漸收,真火內燃,再加上烈日照射,更容易中暑,熱症更加嚴重。所以要仔細觀察,雖然外在症狀相似,但受病氣不同,治療方法也迥然不同,稍有不慎,就會危害健康。

如果一概用寒症藥物,其危害不言而喻!醫生要先了解時令,再觀察時氣,根據季節變化加減藥物,才能迅速見效。這就是天時論。

霖按:論四時陰陽升降,即十二闢卦六陰充足於十月亥,陰極則陽生,故十一月冬至,一陽生於下,為地雷復卦,二陽生為地澤臨,三陽生為地天泰,四陽生為雷天大壯,五陽生為澤天央,至四月六陽充足,則為乾卦。陽極陰生,故五月夏至一陰生於下,為天風姤卦,二陰生為天山遁,三陰生為天地否,四陰生為風地觀,五陰生為山地剝,至十月六陰純靜,則為坤卦。夫坤為萬物之母,坤靜而純陰,何能生物?必待乾與之交,得其陽而後始能生萬物也。

然交必陽體充足,乾之六陽乃充足於四月之巳,次為午,乾至五月夏至,陽氣升極,則下交感,坤陰之氣上承,故一陰動於下,為天風姤也。再交於六月未,三交於七月申,所謂坤三索於乾也。乾陽潛藏於坤陰,至冬至一陽動於下,故為地雷復也。此陰陽消長之機,不可移易者也。

白話文:

按:討論四季陰陽的升遷,即十二闢卦中,六陰在十月的亥時達到最足夠,當陰達到極點時,陽就會誕生。因此,在十一月的冬至,一陽從下方生出,成為地雷復卦;兩陽生為地澤臨卦;三陽生為地天泰卦;四陽生為雷天大壯卦;五陽生為澤天央卦。直到四月,六陽達到完全,則成為乾卦。當陽達到極點時,陰就會誕生,因此,在五月的夏至,一陰從下方生出,成為天風姤卦;兩陰生為天山遁卦;三陰生為天地否卦;四陰生為風地觀卦;五陰生為山地剝卦。直至十月,六陰純淨,則成為坤卦。坤是萬物之母,坤靜且純陰,怎樣能生育生命?必須等待乾與其交配,得到其陽氣後,才能開始生育萬物。

然而,交配必須在陽體足夠的情況下進行,乾的六陽在四月的巳時達到最足夠,接著是午時,乾到五月的夏至,陽氣達到頂峯,則會向下交感,坤的陰氣向上承接,因此,一陰從下方動態出現,成為天風姤卦。再次交配在六月的未時,第三次交配在七月的申時,這就是坤三求乾的說法。乾的陽氣潛藏在坤的陰氣中,到了冬至,一陽從下方動態出現,因此成為地雷復卦。這是陰陽消長的機制,無法改變的。

然既明陰陽升降消長之理,闢叔和序例,寒毒藏於肌膚,春變為溫,夏變為暑是矣。然不得界劃時日,為溫熱涼寒,未免緣木求魚。夫治病之法,首當察其微甚,辨其陰陽,觸類旁通,則頭頭是道。冬至陽生,井泉溫,人身所伏者陽熱,被冬日嚴寒所折,藏於肌骨之間,或為外邪逗引,或為情欲所傷,感而觸發,伏氣至淺,感寒至重,則為傷寒。伏氣日久較重,至春感風熱而發者,則為春溫。

伏氣至重,延至立夏後,夏至前,為情欲所傷而發者,則為熱病。然微甚之機,又不必泥執立夏前為溫,夏至前為熱,惟當以伏氣之輕重以分溫熱也。若夫夏至陰生,井泉寒,人身所伏者陰濕,伏氣微感天日之陽,熱重者陰邪易消,惟餘熱熾,自當以辛寒泄熱,伏氣重,所感之陽邪微,宜用苦溫以燥濕。設表裡兩重,又當消息香薷飲以加減矣。

活法運乎一心,固不可囿於方圓之中,亦不可出於規矩以外,天時人事,其庶幾乎。

白話文:

然而既然明白了陰陽升降消長的道理,闢叔和在《黃帝內經》中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寒冷毒素隱藏於肌膚,在春天變爲溫熱疾病,在夏天則會轉變爲暑熱病症。但是不能僅僅根據日期來區分疾病的性質爲溫和、炎熱、涼爽或者嚴寒,否則就像緣木求魚一樣徒勞無功。 治療疾病的方法首先應該觀察病情的程度,並且辨別陰性和陽性的情況,觸類旁通,則可以做到頭頭是道。冬天陽氣開始生長,泉水變暖,人體內部潛藏著的是陽熱能量,但受到冬季嚴寒的影響,這些熱量會被儲存在肌肉骨骼之間。如果外部病毒入侵或者是情緒波動導致身體受傷,就會引發這種潛在的能量爆發出來,淺層的潛在氣體加上嚴重的感冒症狀就可能導致傷寒的發生。潛在氣體持續時間較長並且較嚴重的話,到了春季可能會因爲風熱感染而導致發熱發生;如果是到夏季才發病,那麼可能是因爲性生活過度引起的熱性疾病。 不過,對於病情程度輕重的區別並不一定要嚴格遵守立夏日之前屬於溫暖天氣,夏至節氣之前則是炎熱天氣的原則,而是要依據潛在氣體的強度來進行區別對待。至於說夏至之後,由於陰氣逐漸增強,水變得冷了,人體內的溼氣也會增加,因此一旦接觸到陽光照射,那些原本較爲輕微的潛在氣體就會消失掉,只留下一些剩餘的熱度。在這種情況下,應當使用辛辣藥物來清除體內的餘熱,而對於那些潛在氣體較強的人羣來說,他們感受到的太陽光輻射量較小,所以需要用苦味藥劑來乾燥體內多餘的水分。如果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同時影響著患者的身體狀況,就需要考慮是否採用“香薷飲”進行調整處理。 治療方法取決於個人的心境,不應該侷限於固定的模式當中,也不能超出規則之外。只有考慮到自然環境和社會情況等因素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問題。

2. 地氣

天地之形,其狀如卵,六合於中,其圓如球,日月出沒,運行於天之上,地之下,上下東西,周行如飛輪,春夏日行北陸,秋冬日行南陸,太陽所臨其氣燠,故四方風氣,各有偏勝。秦晉地氣寒,遂寒病多而暑病少。吳越滇黔及粵地氣暖,故寒病常而暑病獨劇。至八九月猶如伏時,彼中盲醫不知,率以治寒劑投之,以火助火,又且禁人飲水食瓜,至不可救。予萬曆丙午,典試粵四。

棘闈中簾官廝役多病此,呻吟聲相聞,醫皆以為寒。予詰之曰:某日曾風雨,爾曾服絮否,皆如法用涼劑而痊。撫臺楊公異而索方,予冗中姑抽胸臆數款並方;楊公遂付之梓,題曰張司農活人說。今其板貯西粵藩司中,楊公仁者乎,急於濟人如此,地氣不同,治法亦異,猶越人見罽而駭毳,燕人見布而疑黂,氣局之識圉之耳,安可一概施藥哉?寒而但見其寒,限於今也。熱而不知其熱,拘於古也。

白話文:

天地形狀像雞蛋,四方天地合攏在其中,整體圓形像球體。日月運行於天之上、地之下,周圍環繞像飛輪,春夏太陽運行至北方,秋冬太陽運行至南方。太陽照耀的地方,氣溫就高,所以四方風氣各有偏向。秦晉地區氣候寒冷,因此寒病多而暑病少。吳越滇黔及粵地區氣候溫暖,所以寒病常見而暑病尤其嚴重。到了八九月,天氣依然像夏季般炎熱,當地醫生卻不知道,一律使用治療寒症的藥物,用火助火,而且還禁止病人喝水吃瓜,最終導致病人無法救治。

我曾在萬曆丙午年擔任廣東鄉試主考官,考場裡帘官和僕役很多都生病,呻吟聲不斷,醫生都認為是寒症。我詢問他們,問他們那天是否遭遇風雨,是否穿了棉衣,他們都說沒有,結果我使用治療涼症的藥物,他們就痊癒了。廣東巡撫楊公感到驚奇,便向我要藥方,我抽空寫了一些治療方法和藥方,楊公就把它刻版印刷,題名為「張司農活人說」。現在刻版就存放在廣東藩司,楊公真是仁慈,急於救人,他明白不同地區氣候不同,治療方法也要有所差異。就好比越人看到毛織品就害怕羽毛,燕人看到布料就懷疑是皮革,這是氣候認知的局限性,怎麼可以一概而論地用藥呢?只看到寒症,是局限於眼前的認識;不知道熱症,是拘泥於古人的經驗。

予慮大迷不解,特變而表之。

霖按:地形如球,凡日光所臨之赤道其氣暖,故南北皆有冰海也。以中國言,西北高原,病多風寒,東南卑下,病多濕熱。豆疹一證,相傳為馬伏波徵南所染,流入中原,蓋南越為君火之方,得氣最先,北口外至今未有豆患,緣寒水凝結之鄉,君火之氣不及,《素問》異法方宜論,不可不究心研玩也。

白話文:

我對一些疑惑感到困惑不解,特地寫下這些文字來表達我的想法。

霖按:地球的形狀像球,太陽照射到的赤道地區氣候溫暖,因此南北兩極都有冰海。以中國來說,西北高原地區多風寒之症,東南低洼地區則多濕熱之症。豆疹這個病症,相傳是馬伏波征南時感染的,後來傳入中原。因為南越地區屬於君火之方,最先受到氣候影響,而北邊的邊境至今沒有發生過豆疹,這是因為寒冷的水氣凝結,君火之氣無法到達。這也證明了《素問》中異法方宜的論點,我們不可不認真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