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逵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辨春夏秋冬溫暑涼寒四證病原

生氣通天論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由此論之,人身元氣,與天相通,頤養有道,病何從生?然則病生有因,其發有原乎,從其原而治之則易療。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又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痰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四時之氣,更傷五臟,此四時四氣之病原也。黃帝明以春溫根於冬寒,其間氣候相近,症恙相同,猶可言者,原未兼及暑也。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曰:

**古來天地間萬物的根本在於「通天」,而「通天」的根本則源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包含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其氣皆與天氣相通。人生而有五行之性,其氣有陰陽三才之分。若頻繁觸犯此自然規律,則邪氣入侵,傷及人體,此乃壽命之根本所在。

由此可知,人身元氣與天地相通,只要頤養有方,何病可生?然而,疾病並非憑空產生,其發作必有根源。若能追根溯源,對症下藥,則治療起來便容易得多。

陰陽應象大論曰:

天有四季,運轉五行,以生長、收藏,以及寒暑燥濕風等氣候變化。

人有五臟,化生五氣,表現為喜怒悲憂恐等情緒。

又說:因受露風之邪,便會導致寒熱之症。

  • 春季受風邪,邪氣積累,則會導致泄瀉。
  • 夏季受暑邪,秋季則易患瘧疾。
  • 秋季受濕邪,邪氣上逆,則會咳嗽,甚至發展為痰厥。
  • 冬季受寒邪,春季則易患溫病。

四季之氣變化,會損傷五臟,這就是四季之病的根源。

黃帝認為,春季溫病的根源在於冬季寒邪。因為春冬氣候相近,症狀也相似,所以容易混淆。但這只是表象,尚未考慮到夏季暑邪的影響。

至漢張長沙仲景著傷寒書,遂演《內經》之說曰: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自此論出,而後之業岐黃術者皆宗之,果爾是專主一寒氣。

三病分久近,皆寒為根,故後世醫家,有四時傷寒之說,甚至通以麻黃桂枝湯兼治溫熱症,誤人良多。陶節庵諸名家,亦剖三病若列眉,而根始於寒,不免沿而未能脫,又何怪乎碌碌者?愚謂道以一氣生天地,以二氣生五行,五氣各司其用,而水火為最要,水火能生物,亦能殺物,若仲景之說,是水專擅其權,而火為虛而無用矣,愚為冬之寒病,專屬寒威,此固然不易者,至春時陽氣漸舒,孔竅開張,服御單夾,乃天氣變幻,倏暖倏寒,又多盪風,人感寒直入臟腑,故為溫病,猶可名曰春寒;已與冬寒不相蒙矣。

白話文:

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沿襲了《內經》的理論,認為人體受到四季氣候的影響,皆可能致病。其中以“傷寒”最为严重,因为其寒气极强,一旦侵入人体便会发病。如果寒气没有立即发病,则会潜藏在肌膚之中,到春天会转化为温病,到夏天则会转化为暑病,而暑病的热度比温病更甚。自此理论问世,后世学习医术的人皆以《伤寒论》为圭臬,却只着眼于寒气,忽略了其他因素。

这三种病症无论是病程的长短,其根源都源于寒气。因此后世的医家,就有了四季伤寒的说法,甚至用麻黄桂枝汤治疗温热病症,误导了不少人。陶节庵等名医,也认为这三种病症都有关联,但都认为其根源在于寒气,因此未能跳脱这种思维。难怪许多人只能平庸无奇。我认为道以一气生天地,以二气生五行,五气各司其用,而水火是最重要的,水火能孕育万物,也能致人死亡。仲景的理论,仿佛只有水在发挥作用,而火则是虚无无用。我认为冬天的寒病,纯粹是寒气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到了春天,阳气逐渐升发,毛孔舒张,人们的衣着也相对单薄,这时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还常有风吹袭,人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寒气直达脏腑,就会导致温病,可以称之为春寒。这种春寒,已经与冬天的寒气完全不同了。

況夏至後,炎火時流,蒸郁爍人,得病似傷寒者,皆是暑火所感而成,與冬之寒氣,毫不相涉,而亦以為冬寒之積久所發者誤矣。即生氣通天論曰: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是寒暑分因,水火別證,明列斷案,萬世醫學之祖也。

又何惑乎?然《內經》之溫根於寒者何故?案《山海經》桂,名招搖,葉長二尺,桑名帝女,大圍五十尺,桂竹葉大二尺余,高數丈,其草樹奇怪類若此。據經想太古時,洪水橫流,懷山襄陵,草木閉塞,天地矇昧,陰靄拂鬱,陽明未舒,以故寒氣盛行,元和令少,即當大夏,亦無爍金之患。

白話文:

夏至过后,炎热的气候持续,暑气蒸腾,让人感到闷热难受。此时生病如同伤寒,都是因为暑气入侵所致,与冬天的寒气毫无关系。有些人误以为是冬天寒气积久所致,这是不对的。就像《生氣通天論》所说:阳气向上,护卫人体外部。因寒而病,则想活动身体,起居不安,精神恍惚。因暑而病,则汗出烦躁,呼吸急促,静下来却话多,身体如同烧红的炭火,汗出却不能散热。这说明寒暑是不同的病因,水火是不同的症状,医书中对此有明确的论述,是万世医学的祖师之言。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不过,为什么《內經》说温病根源于寒呢?根据《山海经》记载,桂树,名为招摇,叶子长二尺,桑树,名为帝女,树干周长五十尺,竹叶桂树长二尺多,高数十丈,这些植物都非常奇特。根据经书所述,太古时期,洪水泛滥,山峦都被淹没,草木都被遮蔽,天地昏暗,阴气弥漫,阳气无法舒展,所以寒气盛行,阳气不足,即使是大夏天,也没有酷暑难耐的炎热。

後世文明漸開,五行分布,水火之氣,各司其權,若斯爭烈者,即今春值淫雨,余寒為厲,甚者如隆冬,挾纊不能去,試觀晉中暑證寥寥,絕無痎瘧,皆陰勝之左券也,何況古洪荒世乎,此《內經》溫根於寒所由發也。何仲景遂申演其說,並暑而一類乎?是蛇足也。且古人茹毛衣草,簡緣淡薄,無助火之具,後世炙煿之味適口,醲郁之酒充腹,嗜欲灼精,塵勞食氣,皆足以噓焰而煽熾,宜暑火之乘類而善入也。

謂古之寒病多而暑病少,今之寒暑並重,而暑為尤劇則可,愚故特列論曰:傷寒者感於冬之嚴寒,溫病者感於春之輕寒,若暑病則專感於夏之炎熱,若冰炭霄泉之不相及,一水一火,各操其令。治法一熱劑,一涼劑,各中其竅,而概以為寒因,不幾於執一遺二哉!予俯仰躊躇,萬不得已,敢於翻千古之案,以開百世之覺,破迷而拔苦,遂自甘於僭竊云耳。

白話文:

隨著時代進步,五行之氣逐漸平衡,水火之氣各有其作用。然而,若水火失衡,就像現在春天淫雨不斷,餘寒作祟,嚴重的甚至像隆冬寒風刺骨,即使裹著厚厚的衣物也無法抵禦寒冷。看看晉代的暑病案例少之又少,甚至沒有瘧疾,都是陰氣過盛的證據。更何況古代洪荒時期呢?這就是《內經》中「溫根於寒」的道理。仲景將寒暑並列,如同蛇足一般多餘。古代人們茹毛飲血,生活簡樸,沒有助火的食物,而後世炙烤烹調的美味佳餚、濃郁醇厚的酒水,加上慾望熾盛、勞碌奔波,無不助長火氣。因此,暑熱之氣更容易侵入人體。

人們認為古時寒病多而暑病少,現在寒暑並重,但暑病尤為嚴重,這是合理的。但我認為,傷寒是由於冬季嚴寒所致,溫病是由於春季輕寒所致,暑病則專門由夏季炎熱所致,就像冰炭、霄泉般截然不同,水火各司其職。治療方法也應區分為熱劑和涼劑,各有所用。將所有疾病都歸因於寒,就如同執著於一而忽略其他,實在不可取。我深感責任重大,不得不翻閱古籍,揭開千古謎團,讓人們破除迷信,擺脫病苦,即使冒著僭越之罪,也在所不惜。

霖按:《素問·生氣通天論》言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四時伏氣之機,陰陽互根之理也。春傷於風者陽邪也。留連日久,乃下為洞泄之陰病。秋傷於濕之陰邪,乃為上逆而咳之陽病。

夏傷於暑熱之陽邪,至秋髮為痎瘧之陰病。冬傷於寒之陰邪,至春必發為溫熱之陽病。是陰陽上下之相乘也。此六淫之邪傷人,由人身之陰陽不固,故金匱真言論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足徵人身之氣血,皆生於精。冬宜閉藏,則陰氣固密,若縱欲精耗則陰虛,陰虛則陽邪易犯,故多病溫。

白話文:

《素問·生氣通天論》提到,春天受風邪侵襲,邪氣滯留體內,就會導致夏季腹瀉;夏天受暑邪侵襲,秋季就會患上瘧疾;秋天受濕邪侵襲,就會導致咳嗽,甚至發展成痿厥;冬天受寒邪侵襲,春天就容易患上溫病。這是四季伏氣相互影響的機制,也是陰陽互根的道理。

春天受風邪侵襲屬於陽邪,長時間滯留就會轉化為陰病,導致腹瀉。秋天受濕邪侵襲屬於陰邪,就會導致陽病,出現咳嗽。

夏天受暑熱侵襲屬於陽邪,到了秋季就會轉化為陰病,患上瘧疾。冬天受寒邪侵襲屬於陰邪,到了春天就會轉化為陽病,患上溫熱病。這就是陰陽相互影響、上下交乘的原理。

這些六淫邪氣之所以會傷害人體,是因為人體的陰陽失衡。就像《金匱真言論》所說,精氣是人體的根本,如果精氣充足,春天就不會患上溫病。夏天出不了汗,到了秋天就會患上風瘧,這都是因為人體的氣血都源於精氣。冬天應該閉藏精氣,這樣陰氣才能固密。如果縱慾耗精,就會導致陰虛,陰虛則容易受到陽邪侵襲,所以容易患上溫病。

夏宜疏泄,逆之而汗不出,汗不出則暑邪內伏,遇秋風悽切,寒熱相戰,則為瘧病。陰陽啟閉,時氣宜然,舉冬夏言,其春秋伏氣,自可類推。而陰陽應象論,又重複言四時伏氣者,蓋六淫之邪,亦由七情不慎,五臟化五氣為內賊以傷之,此《內經》反復闡明伏邪之義也。

又按:《素問·熱論》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越人五十八難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名各不同,是傷寒為古醫經之通稱可證。仲景太陽篇,首揭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中風。惡寒發熱,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傷寒。

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發汗已,身灼熱,脈陰陽俱浮者,為風溫。辨論寒溫形證,朗若列眉,治暍三法,尤有深義。奈書經兵火散佚,雖高平王叔和編次,僅存傷寒治法,而溫暑亡失益多,不得拉雜叔和序例中語,妄議仲景寒溫莫辨也。

白話文:

夏天應該要讓身體暢通排泄,如果逆著這個道理,汗出不來,暑氣就會留在體內。到了秋天,遇到冷風,寒熱交戰,就會導致瘧疾。陰陽的開合遵循著季節的變化,夏天如此,春秋兩季的伏氣也是一樣,可以類推。而陰陽應象論中也反覆提到四時伏氣,這是因為六淫邪氣也來自七情不慎,五臟化五氣成為內在的敵人來傷害身體。這就是《內經》反覆闡明伏邪道理的原因。

另外,《素問·熱論》中說,現在的熱病,都是傷寒的種類。越人五十八難中也提到,傷寒有五種,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名稱雖然不同,但都是古醫書中對傷寒的統稱,可以證明。仲景《傷寒論》太陽篇一開始就說,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叫做中風。惡寒發熱,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叫做傷寒。

發熱而渴,不惡寒者,叫做溫病。發汗之後,身體灼熱,脈陰陽俱浮者,叫做風溫。對於寒溫病症的辨別論述清晰明了,而治療中暑的三種方法,更有深刻的道理。只可惜醫書因戰火散佚,雖然高平王叔和整理過,但也僅存傷寒的治療方法,溫暑的內容遺失很多,不能因為叔和序例中的話,就妄議仲景寒溫辨證不明。

《內經》溫根於寒,謂嚴寒遏熱,乃習坎之義,亦不須遠引洪荒,曲為解說,溫病固非春日之輕寒,暑病亦非專感夏日之炎熱,欲明溫暑伏氣之義,當細參《內經》,庶不為群言所惑。

白話文:

《內經》指出,寒冷會遏制熱度,這是學習坎卦的道理。也無需引用遙遠的混沌時代來曲折地進行解釋。溫病並不是隻在春天輕微的寒冷時纔出現,暑病也不是隻感染夏天的高溫熱浪。要想明白溫病和暑病潛藏的能量道理,應該仔細研究《內經》,這樣就不容易被各種不同的觀點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