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卷中 (13)
卷中 (13)
1. 《名醫類案》《增補名醫類案》
李即應曰:我心下跳亂不寧,即命取藥方,用人參、麥冬、甘草、白芍、生地、五味、獖豬心,煮湯煎一服,心跳止,脈不促矣。蓋心惡熱,用熱治熱,向服理中、十神俱犯禁,故病復作也。
霖按:面赤脈洪數,色脈相參,自是暑病方進,以建中定痛然矣。但暑先入心,傷其營血,況以理中、十神用熱治熱者乎?萬以尚未清理暑熱,故見脈數歇止,則知其熱傷心營,虛而跳止也。
西士言由肺入心之血,從心入脈管,以榮養臟腑經脈皮毛,血由心左房落脈管一次,則脈跳一次,西醫聽心血之聲,知脈有病變,而營衛循行之道,六氣標本之理,莫不由此悟入,總在細心體察耳。粗工視人命同草菅,烏足與言此。
江應宿治其岳母年六十餘,六月中旬,勞倦中暑,身熱如火,口渴飲冷,頭痛如破,脈虛豁二三至一止,投人參白虎湯三貼,渴止熱退,惟頭痛,用白蘿蔔汁吹入鼻中良愈。
孫子華赴試南都,六月初旬夢遺,畏寒驚懼,重裘厚被,取汗過多,身熱,六脈滑數無力。與清暑益氣湯,次日舌強,語言不清如癲,目瞪不識人。江曰:此為暑風,與人參白虎湯,加膽星、殭蠶、秦艽、天麻、竹瀝、薑汁漸愈,數日後,舌心黑如墨,與黃連解毒湯、涼膈散不退,與犀角地黃湯而愈。
一人瘦長而脆,暑月過勞,飢飲燒酒,遂身熱汗出,昏懵語亂。江視之,脈皆浮小而緩,按之虛豁,曰暑傷心,勞傷脾也。蓋心藏神,脾藏意,二臟俱傷,宜有是證,法宜清暑益脾,用八物湯,加麥冬、山梔、陳皮,十餘貼而愈。
霖按:江公三案,平正可法,其第二案解毒涼膈不應,易犀角地黃湯始愈。同一涼藥,有對與不對之別,讀者最宜深思。
張路玉治金魯公觸熱,勞形醉飽不謹,後受涼,遂發熱頭痛,脹滿喘逆,大汗如蒸,面赤戴陽,足冷陽縮,脈弦數無力,曰:此傷暑夾食而復夾陰也。與大順散一服不應,轉脹急不安,因與枳實、理中,加厚朴、大黃,是夜更衣二次,身涼足暖而痊。
霖按:此案於不謹後受涼,而見面赤陽縮,足冷汗多且喘,最易作陰證,其辨在發熱頭痛脹滿,與陰證不合,更察其不謹之前,有醉飽之病因,故大順散不應,即用枳實、理中加厚朴、大黃,得更衣而愈。若誤以白通、四逆,殆矣。此暑天變證,非暑證也,要亦不可不知。
汪石山治一人年三十八餘,形瘦弱,忽病上吐下瀉,水漿不入口七日,自分死矣。診脈八至而數,曰當夏而得是脈,暑邪深入也。吐瀉不納水穀,邪氣自盛也。遂以人參白虎湯進半杯,良久復進一杯,覺稍安,三服後減去石膏、知母,而人參漸次加至四五錢,黃柏、橘皮、麥冬等隨其所兼之病而佐使。一月後平復。
白話文:
《名醫類案》《增補名醫類案》
李即應說:我心下跳動紊亂不安,立刻讓人取藥方,用人參、麥冬、甘草、白芍、生地、五味子、豬心,煮湯煎一服,心跳停止了,脈搏也不快了。因為心火旺盛,所以用熱性藥物治療,之前服用理中湯、十神湯都犯忌諱,所以病情又複發了。
霖按:面紅脈搏洪大有力,面色脈象都顯示暑熱病症加重,用建中湯來止痛是正確的。但是暑邪先侵犯心臟,損傷了營血,何況還用理中湯、十神湯這些溫熱的藥物呢?萬一還沒有清除暑熱,脈搏雖然暫時停止跳動很快,就知道是熱邪傷了心臟的營血,虛弱所以心跳才停止。
西醫說,由肺進入心臟的血,從心臟進入脈管,滋養臟腑經脈和皮膚毛髮,血液從心臟左心房進入脈管一次,脈搏就跳動一次,西醫聽心臟的聲音,就知道脈搏是否有病變,而營衛循環的道理,六氣標本的理論,都是由此而悟出來的,關鍵在於細心觀察。粗心大意的醫生把人命當作草芥,根本不值得一提。
江應宿治療他岳母,年六十多歲,六月中旬,勞累中暑,身體發熱像火一樣,口渴想喝冷飲,頭痛得像要裂開一樣,脈象虛弱,時有時無,每分鐘跳動兩三次或一次就停頓,用了人參白虎湯三帖,口渴和發熱都退了,只有頭痛,用白蘿蔔汁吹入鼻孔就痊癒了。
孫子華去南方參加考試,六月初旬夢遺,畏寒害怕,穿著厚重的衣服蓋著厚厚的被子,出汗太多,身體發熱,六脈滑數無力。給他用了清暑益氣湯,第二天舌頭僵硬,說話不清,像瘋癲一樣,眼睛直瞪瞪的,不認識人了。江醫生說:這是暑熱引起的風症,用人參白虎湯,加上膽星、殭蠶、秦艽、天麻、竹瀝、薑汁,慢慢就好了,幾天后,舌頭中間黑得像墨一樣,用了黃連解毒湯、涼膈散都不退燒,用了犀角地黃湯才痊癒。
有一個人身材瘦長而虛弱,盛夏過度勞累,飢餓時喝燒酒,結果身體發熱出汗,昏昏沉沉,說話胡言亂語。江醫生診脈,脈象都浮小而緩,按壓下去感覺虛弱無力,說這是暑熱傷了心臟,勞累傷了脾臟。因為心臟藏神,脾臟藏意,兩個臟器都受損傷,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治療方法應該清暑益脾,用八物湯,加上麥冬、山梔子、陳皮,十幾帖就好了。
霖按:江公這三個病例,治療方法平正有效,但是第二個病例用解毒涼膈的藥物沒有效,改用犀角地黃湯才治癒。同樣是涼藥,有對有錯,讀者應該仔細思考。
張路玉治療金魯公,中暑了,勞累過度,飲酒過量,不注意保養,後來受涼,於是發熱頭痛,腹脹喘息,大汗淋漓,面色紅赤,腳冷,脈象弦數無力,說:這是傷暑,又夾雜飲食不節和受涼。用大順散一帖沒效,腹脹加重,不安,於是用枳實、理中湯,加上厚朴、大黃,當天晚上換衣服兩次,身體涼爽,腳暖和就痊癒了。
霖按:這個病例在不注意保養後受涼,出現面色紅赤,腳冷汗多還喘息,很容易誤認為是陰證,辨證的關鍵在於發熱頭痛腹脹,和陰證不符,再觀察他之前飲酒過度,所以大順散沒有效,於是用枳實、理中湯加上厚朴、大黃,換衣服後就好了。如果誤用白通湯、四逆湯,就危險了。這是夏天變化的病症,不是單純的暑症,也要注意。
汪石山治療一個人,三十八歲,體形瘦弱,突然患病,嘔吐腹瀉,七天不吃不喝,自己認為要死了。診脈每分鐘跳動八次,而且很快,說夏天出現這種脈象,是暑邪深入。嘔吐腹瀉,不吃不喝,邪氣很盛。於是用人參白虎湯先服用半杯,過了一會兒再服用一杯,感覺稍微舒服些,服用了三帖後,減去石膏、知母,人參逐漸增加到四五錢,黃柏、橘皮、麥冬等根據病情酌情加減。一個月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