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逵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二香散

治暑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

藿香(二兩),半夏(薑製),廣陳皮,桔梗,白朮(土炒),厚朴(薑汁炒),白茯苓,紫蘇,白芷(各一兩),甘草(二兩五錢),黃連(去須,二兩),香薷(一斤),扁豆(炒,八兩),大腹皮(黑豆水捶洗七次,一兩)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盅,生薑三片,蔥白二根,煎一盅,食後溫服。

白話文:

二香散

此方治療暑濕交困,霍亂腹痛抽筋,煩躁口渴心慌意亂等症狀。

配方:藿香二兩、薑製半夏一兩、廣陳皮一兩、桔梗一兩、土炒白朮一兩、薑汁炒厚朴一兩、白茯苓一兩、紫蘇一兩、白芷一兩、甘草二兩五錢、去須黃連二兩、香薷一斤、炒扁豆八兩、用黑豆水洗七次的大腹皮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兩藥粉,加水二盅(約300毫升),生薑三片,蔥白兩根一起煎煮,煎至一盅(約150毫升),飯後溫服。

2. 九味羌活湯

治發熱惡寒無汗,或自汗頭痛項強,或傷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並宜服之。此藥不犯三陽禁忌,為四時發散之通劑也。溫證如神,暑亦可解。

羌活,防風,蒼朮(各一錢五分),甘草,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細辛(各一錢,細辛用五分亦或可)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一片,煎至一盅溫服。

白話文:

九味羌活湯

治療發燒畏寒無汗,或自汗頭痛頸項僵硬,或感冒初期見寒脈,傷寒初期見風脈的症狀,都適合服用。此方不觸犯三陽經的禁忌,是四季皆可使用的發散風寒的通用藥方。對於溫病效果如同神效,暑熱症也能夠治療。

配方:羌活、防風、蒼朮(各1.5克),甘草、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細辛(各1克,細辛可用0.5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取適量製成一劑,用兩碗水(約400毫升),加一片生薑,煎煮至一碗(約200毫升),溫服。

3. 人參敗毒散

治傷寒頭痛,壯熱惡寒,及風痰咳嗽,鼻塞聲重。如心經蘊熱,口舌乾燥者,加黃芩,溫暑通用,皆臻神妙。

柴胡(去苗),甘草(炙),桔梗,人參(去蘆),羌活(去苗),川芎,白茯苓(去皮),枳殼(去穰,麩炒),前胡(去苗,洗),獨活(去蘆,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盅,姜三片,薄荷少許,同煎七分,去滓溫服。

以上正氣驅邪之劑,但暑不可汗,微發解之,敗毒散尤為調和之宗也。

白話文:

人參敗毒散治療傷寒引起的头痛、高烧恶寒、以及风痰引起的咳嗽、鼻塞声音嘶哑等症状。如果患者心经有热,出现口干舌燥,可以加入黄芩。无论是温病还是暑病,都能收到显著疗效。

药方组成:柴胡(去苗)、炙甘草、桔梗、人参(去芦)、羌活(去苗)、川芎、白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独活(去芦),各等份。

用法: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钱(约9克),用水一盅(约200毫升),加姜三片,薄荷少许,一起煎煮至七分(约140毫升),滤去药渣后温服。

这个方子是扶正祛邪的良方,但服用时要注意,暑热病患者不宜大量出汗,只要微微出汗即可解表,人參敗毒散在调和阴阳方面尤其出色。

4. 香樸飲

治伏熱吐瀉,虛煩霍亂。

人參(去蘆,八分),茯苓(一錢),甘草(炙,三分),紫蘇葉(七分),木瓜(七分),澤瀉(五分或七分),香薷(一錢),白扁豆(炒,七分),法半夏(湯泡七次,五分),廣陳皮(七分),厚朴(七分),烏梅肉(七分)

上㕮咀,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一盅,食前熱服。

一發一斂,一驅一補,巧力並中長技也,當與六和湯並善。

白話文:

香樸飲

治療中暑引起的嘔吐腹瀉,以及因虛弱引起的煩躁、霍亂。

藥方組成:人參(去蘆頭,8分)、茯苓(1錢)、甘草(炙甘草,3分)、紫蘇葉(7分)、木瓜(7分)、澤瀉(5分或7分)、香薷(1錢)、白扁豆(炒製,7分)、法半夏(用湯泡七次,5分)、廣陳皮(7分)、厚朴(7分)、烏梅肉(7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加水兩盅(約400毫升),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同煎,煎至一盅(約200毫升),飯前溫熱服用。

此方一斂一發,一驅一補,巧妙地結合了不同的藥性,是治療此類疾病的有效方法,療效與六和湯相當。

5. 枇杷葉散

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噁心,頭目昏眩。

枇杷葉(去毛,炙,二兩),香薷(七錢五分),白茅根,麥門冬(去心),甘草(炙),乾木瓜(各一兩),廣陳皮(去白),厚朴(去皮,薑汁炒),丁香(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盅,姜三片,煎服,如止渴燥,去丁香,加知母,冷水調下。

以上辛散之劑。

白話文:

枇杷葉散

此方治療中暑、暑熱所致的煩躁口渴、想喝水、嘔吐噁心、頭昏眼花等症狀。

藥物組成:枇杷葉(去除絨毛,烘烤,40克)、香薷(15克)、白茅根、麥門冬(去心)、炙甘草、乾木瓜(各20克)、廣陳皮(去除白色部分)、厚朴(去皮,用薑汁炒)、丁香(各10克)。

用法用量: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4克,用一杯水(約200毫升),加三片薑片煎煮服用。如果只是止渴去燥,可以去除丁香,加入知母,用冷水調服。

此方為辛散之劑。

6. 縮脾飲

消暑氣,除煩渴,止吐瀉霍亂。

縮砂仁(研,四兩),乾葛(二兩),白扁豆(炒香,去皮,二兩),烏梅肉,草果(炒,去殼),甘草(炙,各四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二大碗,煎七分,以水沉冷服。

消導解利之劑。

白話文:

縮脾飲:能消暑氣、解除煩躁口渴、止吐瀉及霍亂。

藥方:縮砂仁(研磨成粉,四兩)、葛根(二兩)、白扁豆(炒香去皮,二兩)、烏梅肉、草果(炒去殼)、炙甘草(各四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兩大碗水煎煮至七分,待水溫涼後服用。

此方具有消導解利的作用。

7. 黃連解毒湯

治實火燥亂,煩渴蓄熱內甚等證,此所謂實火宜瀉。

黃連(去毛),黃芩,黃柏,梔子(各一錢)

上咀片,水煎服。

白話文:

黃連解毒湯

治療因實火導致的煩躁、口渴、體內熱盛等症狀,這屬於實火,應當瀉火。

處方:黃連(去毛)、黃芩、黃柏、梔子(各一錢)

將藥材切成薄片,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