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卷中 (5)
卷中 (5)
1. 辨風溫
論曰:風溫尺寸俱浮,素傷於風,因而傷熱,風與熱搏,即為風溫。其外證四肢不收,身熱自汗,頭疼喘息,發渴昏睡,或體重不仁,慎勿發汗,汗之則譫語煩躁,目無精彩,病在少陰厥陰二經,葳蕤湯、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選用。
按:溫病外證,四肢不收等惡證,乃溫病之極重者,輕則為溫,重則為風溫,乃病名也。朱南陽曾道及之,若謂素傷於風,因而傷熱,風與熱搏,即為風溫者,非確論也。謂不可發汗,乃調溫之訣。
霖按:陶氏極力辯論溫暑,而於陰陽伏氣,懵然不知,且將《難經》所載沴厲雜氣之溫病,(古無瘟字,溫即瘟也。)拉雜是瘟溫不分,無怪乎執柴葛、解肌、人參、敗毒數方,貽誤後學也。
白話文:
辨風溫
總論:風溫的脈象浮,症狀輕重不一,是因原本就受風邪侵襲,進而導致感受熱邪,風邪和熱邪互相搏結而成的疾病。外在症狀表現為四肢無力,發熱且自汗,頭痛、呼吸急促,口渴、昏睡,或者肢體麻木。治療時要謹慎,不可發汗,否則會出現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眼睛無神等情況。此病症往往累及少陰經和厥陰經,可用葳蕤湯、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等方劑治療。
說明:溫病的外在症狀中,出現四肢無力等嚴重症狀,是病情十分危重的表現。病情較輕則稱為溫病,病情嚴重則稱為風溫,這只是疾病名稱而已。朱南陽(朱肱)曾提到「素傷於風,因而傷熱,風與熱搏,即為風溫」,這並非完全正確的論述。不可發汗,是調治溫病的重要原則。
批註:陶氏(陶弘景)極力辨析溫病和暑病的區別,卻對陰陽、伏氣等理論認識不足,並且將《難經》中記載的沴厲雜氣引起的溫病(古時沒有「瘟」字,「溫」就是「瘟」),混淆不清,不分瘟疫與溫病,難怪他只執著使用柴葛解肌湯、人參敗毒散等幾個方劑,誤導了後學。
2. 虞花溪·《醫學正傳》論暑
《內經》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潔古又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證,中熱者陽證。仲景《傷寒論》中一證曰中暍,即暑也。脈虛而微弱,煩渴引飲,體熱自汗,此蓋得勞役體虛,而暑邪干衛之候,是宜東垣清暑益氣湯等補益之劑,治之而愈。一證曰熱病,即中熱也。
脈洪而緊盛,頭疼身熱,口燥心煩,此蓋得之於冬感寒邪,鬱積至夏而發,而挾暑而成大熱之候,是宜黃連、白虎、解毒等湯清涼之劑,調之而愈。曰中暑者,陰症內傷之為病也。曰中熱者,恐亦外感之為病也。曰陰曰陽,豈不於斯而明辨之乎?學者宜再思之。
按:暑熱一氣也。感暑而病熱,原不可分為二氣,中與傷有輕重之別。丹溪有冒中傷三名,細思總為傷暑,其極重者則稱中耳,冒不必言也,已有專辨傷寒證,分有陰陽,暑證屬火,多發揚激烈之狀,總謂之陽,似無所為陰者,惟其感深,日久驟發,而沉昏不省人事,閉目息微,此類似陰,其實火極氣結,痰盛氣閉,臟腑不通,咽喉嗌塞使然,乃陽勝非陰也。陰證陽證,尚不可分,況以暑與熱分之,益不達矣。
霖按:此闢花溪以暑熱分陰陽是矣。而謂暑為火極之證,與熱不分,然則以六和湯為治暑主方,火熱之證,果宜厚朴、砂仁、藿香、半夏諸燥熱之品乎?自相矛盾,亦不思甚矣。總因不明陰陽互根之義,故開口便錯,近世王孟英泥執暑為火邪,而不兼濕,亦由不讀《內經》,剿襲一家之說,率爾操觚也。
白話文:
虞花溪《醫學正傳》論暑
《內經》說:因為暑氣,汗出煩躁則喘息口渴,靜止時卻話多。潔古又說:靜止時得病的是中暑,活動時得病的是中熱,中暑是陰證,中熱是陽證。《傷寒論》中有一種病症叫中暍,就是暑氣。脈象虛弱,煩躁口渴想喝水,身體發熱自汗,這是因為勞累體虛,暑邪侵犯衛氣的表現,應該用東垣清暑益氣湯等補益的藥物治療,就能痊癒。還有一種病症叫熱病,就是中熱。脈象洪大而有力,頭痛發熱,口乾心煩,這是因為冬天感受寒邪,鬱積到夏天發作,並夾雜暑邪而形成大熱的症狀,應該用黃連、白虎、解毒等清涼的藥物調治,就能痊癒。中暑是陰證內傷造成的疾病,中熱可能是外感造成的疾病。陰證和陽證,難道不應該由此而清楚地分辨嗎?學習者應該再思考一下。
暑熱本是同屬於一氣。感受暑邪而發熱,本不能分為兩種不同的氣,只是中暑和傷暑有輕重之別。丹溪翁(朱丹溪)有冒、中、傷三種名稱,仔細思考都是傷暑,最嚴重者稱為中暑,冒則不必多說,已有專門辨析傷寒的症狀,分陰陽。暑證屬於火,大多表現為陽盛熱烈的症狀,總稱為陽證,似乎沒有陰證。只有暑邪侵襲很深,時間久了突然發作,昏迷不省人事,閉目呼吸微弱,這類似陰證,但實際上是火邪極盛,氣機阻塞,痰盛氣閉,臟腑不通,咽喉阻塞所致,是陽氣盛極而非陰證。陰證陽證,尚且難以區分,何況用暑和熱來區分,更是難以理解了。
此文批評虞花溪將暑熱分陰陽是對的,但認為暑邪是火邪極盛的症狀,與熱無差別,那用六和湯作為治療暑邪的主方,火熱的症狀,怎麼可以用厚朴、砂仁、藿香、半夏這些燥熱的藥物呢?這是自相矛盾,也不夠深思熟慮。總之,因為不明陰陽互根的道理,所以一開始就說錯了。近世王孟英執拗地認為暑邪是火邪,而不考慮濕邪,也是因為沒有閱讀《內經》,抄襲一家之言,草率地寫文章。
3. 李文清·《醫學入門》論暑
暑病身熱自汗,口渴面垢而已,餘證皆後傳變,或兼內傷,必先問其人素虛胃弱,或大病大勞後,縱暑中傷者,宜清暑益氣,素強盛壯實,無虛損病者,宜祛暑和中,自襲暑氣而言曰中暑,自被日逼而言曰中暍,然暑初入,自口鼻牙頰,達於心主胞絡,以火從火,故古法治暑,取冷水灌溉勿咽。
即暑暍證,但以手足搐搦為風,手足逆冷為厥,厥與傷寒熱厥義同,黃連香薷飲。暑風乃勞役內動五臟之火,與外火交熾,則金衰木旺生風,香薷飲加羌活六和湯,合消風散。素有痰飲,因暑觸動痰熱生風者,六和湯合星香散。
白話文:
中暑病症會出現發燒、自汗、口渴、臉色晦暗等症狀,其他症狀都是後來才出現的變化,或者合併內傷。治療前必須先詢問病人平時體質是否虛弱、胃氣不足,或是大病初癒、勞累過度後才中暑的。如果是體虛者中暑,應該採取清暑益氣的療法;如果體質強健,沒有虛損疾病,則應採取祛暑和中的方法。單純因暑氣侵襲而發病稱為「中暑」,因陽光曝曬而發病稱為「中暍」。暑邪一開始會從口、鼻、牙齒、面頰入侵,到達心臟和全身經絡,屬於火熱之邪。因此古法治療中暑,會用冷水灌溉口腔,但不要吞下。
中暑(中暍)的症狀,如果出現手足抽搐,是屬於風證;手足冰冷,則是厥證,厥證與傷寒的熱厥症狀意義相同,可用黃連香薷飲治療。暑熱引起的風證,是因勞累導致五臟內火旺盛,與外來的暑熱交相熾盛,造成金氣衰弱、木氣旺盛而生風,此時可以用香薷飲加羌活、六和湯,再配合消風散。如果病人平時就有痰飲,因暑熱觸動痰飲化熱生風,則可用六和湯合星香散治療。
4. 救痰壅法
暑毒痰火,窒塞胸中,量體虛實吐之,火鬱發之之義也。如痰喘氣急痞寒,入藥不得者,急煎六和湯,調麝二釐服。
白話文:
暑熱毒邪與痰火鬱結,阻塞胸中,要根據病人體質虛實的情況,決定是否用吐法治療;若是因火鬱而發病,則應以發散之法治療。如果患者痰多喘息、氣急、胸悶,且服用其他藥物無效,應立即煎服六和湯,再加入二釐克麝香服用。
5. 救絞腸痧法並乾霍亂
絞腸痧腹痛不可忍,或連心痛,展轉在地,手足亦冷,乃腸絞縮在腹,須臾能死。用熱湯調鹽一兩,灌入即安,或再用陳艾、陳樟木、陳壁土各等分,水煎連進三四服。
白話文:
絞腸痧發作時腹痛劇烈難忍,甚至痛到胸口,患者在地上翻來覆去,手腳冰冷,這是腸子在腹中絞縮,隨時可能危及生命。此時可用熱湯沖溶一兩鹽巴灌服,即可緩解;或者再服用用陳艾、陳樟木、陳壁土等量煎煮的藥水,連續喝三四碗。
6. 救途中熱倒法
若道途卒倒,湯藥不便,恐氣脫難治,急扶陰涼處,不可臥濕冷地,掬道上熱土放臍上,撥開作竅,令人尿與其中,待求生薑或蒜嚼,以熱湯或童便送下,外用布蘸。
按:入門一書,雖系時出,中間亦頗詳細,故錄其數條以備覽,暑暍一氣也,若中暑中暍之分則強矣。
白話文:
若是在路上突然昏倒,無法立即用湯藥治療,擔心氣血衰竭難以挽回時,應立即將其扶到陰涼的地方,不可放在潮濕寒冷的地面上。取道旁的熱土放在患者肚臍上,撥開泥土使其形成一個小孔,讓患者尿在土中。然後設法尋找生薑或大蒜,讓患者嚼碎後,用熱水或童尿送服下去,並用布沾水擦拭身體。
(註:這本書雖然是臨時編撰的,但內容還算詳細,所以錄下這幾條以供參考。暑熱昏厥都屬於一種病症,若要細分中暑和中暍的差別,則比較複雜。)
7. 王宇泰·《證治準繩》論暑
論曰:此事難知,傷暑有二,動而傷暑,心火大盛,肺氣全虧,故身脈洪大,動而火勝者,熱傷氣也,辛苦人多得之,白虎加人參湯。靜而傷暑,火勝金位,肺氣出表,故惡寒脈沉疾,靜而濕勝者,身重也,安樂之人多受之,白虎加蒼朮湯。傷暑必自汗,背寒面垢,或口熱煩悶,或頭疼發熱,亦有身痛者,更有痛甚,身如骨碎者,神思倦怠殊甚,暑傷氣而不傷形故也。但身體不痛,與感風寒異,宜香薷飲、六和湯。
嘔而渴者,浸冷香薷湯,或五苓散,兼吞消暑丸。嘔不止者,枇杷葉散去茅根,吞來復丹。嘔而痰,卻暑散,吞消暑丸,或小半夏茯苓湯,或消暑飲。又有不瀉而腹干痛者,六和湯煎熟,調蘇合香丸。暑先入心者,心屬南方離火,各從其類,小腸為心之府,利心經,暑毒使由小腸中出,五苓散利小便,治暑上劑也。暑月身癢如針刺,間有赤腫處,亦名暑風,末子六和湯,和消風散,酒調服。
暑風而加以吐瀉交作者,六和湯、藿香正氣散,各半貼,加全蠍三個。有暑毒客於上焦,胸膈痞塞,湯藥至口即出,不能過關,或上氣喘急,六和湯浸冷,調入麝香少許。暑氣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外俱熱,煩躁自汗,大渴喜冷,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繼進白虎湯。若服藥不愈者,暑毒深入,結熱在裡,譫語煩湯,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當用調胃承氣湯,或三黃石膏湯。
按:承氣湯必不可轉用。
白話文:
《王宇泰·證治準繩》論暑
文中論述暑邪致病,分為動、靜兩種:動則傷暑,因心火盛、肺氣虛,症見脈洪大,多見於辛勞之人,治宜白虎加人參湯;靜則傷暑,因火勝金、肺氣外泄,症見惡寒脈沉,身重,多見安逸之人,治宜白虎加蒼朮湯。
傷暑常見症狀有自汗、背寒面垢、口熱煩悶、頭痛發熱、身痛等,甚至痛甚如骨碎,神倦乏力,但因暑傷氣不傷形,故與風寒感冒不同,身體不痛者,宜用香薷飲、六和湯。
若出現嘔吐、口渴,可用冷浸香薷湯、五苓散,並服用消暑丸;嘔吐不止,則用枇杷葉散去茅根,服用來復丹;嘔吐帶痰,則用卻暑散、消暑丸,或小半夏茯苓湯、消暑飲;不瀉而腹痛者,用六和湯加蘇合香丸。
暑邪先犯心者,因心屬火,暑毒循心經由小腸排出,故宜用五苓散利尿。暑月皮膚奇癢,如針刺,間有紅腫,名為暑風,可用末子六和湯或消風散酒服。
若暑風兼有嘔吐瀉痢,則用六和湯、藿香正氣散等分,加全蠍;暑毒客於上焦,胸膈痞塞,服藥即吐,或上氣喘急,可用冷浸六和湯,加麝香少許。
暑氣久不解,則成伏暑,症見內外皆熱,煩躁自汗,口渴喜冷,宜用香薷飲加黃連,繼服白虎湯。若服藥無效,暑毒深入,則出現譫語、煩躁、不欲近衣、便秘、尿赤澀等症狀,當用調胃承氣湯或三黃石膏湯。
但需注意,承氣湯不可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