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逵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卷中 (4)

回本書目錄

卷中 (4)

1. 治傷寒用藥大略

論曰:四時皆有傷寒,治之不可一概論也。冬時氣寒,腠理微密,非辛甘溫不可,故以桂枝等湯以治之。然風與寒常相因,寒傷榮,惡寒頭痛,脈浮緊而無汗,則用麻黃湯,開發腠理以散邪,得汗即愈。風則傷衛,頭痛惡風,脈浮緩而自汗,則用桂枝湯,克塞腠理以散邪,汗止即愈。

經云:辛甘發散為陽者是也。若夫榮衛俱傷,又非此二湯所能治也。須大青龍湯,然此湯太峻,又非庸俗所可擬也,予亦有代之者。蓋冬時為正傷寒,天氣嚴凝,風寒猛烈,觸冒之者,必宜用辛溫散之。其非冬時,亦有惡寒頭疼之證,皆宜辛涼之劑,通表裡和之,則愈矣。若以冬時所用桂枝辛溫之藥通治之,則殺人多矣。

曰辛涼者何?羌活沖和湯是也,兼能代大青龍為至穩,嗚呼!一方可代三方危險之藥。

按:辨寒溫暑藥甚明,沖和一湯,尤為溫涼二證穿楊之劑,百發百中者也。

白話文:

治傷寒用藥大略

傷寒一年四季都會發生,治療方法不能一概而論。冬天寒氣重,肌膚毛孔閉塞,必須用辛溫甘的藥物才能治療,所以用桂枝湯等溫經散寒。但風寒常常同時侵襲,寒邪傷及營氣,出現惡寒頭痛、脈浮緊無汗的症狀,就應該用麻黃湯,疏通毛孔,散發邪氣,出汗就能痊癒。風邪則傷及衛氣,出現頭痛怕風、脈浮緩自汗的症狀,就應該用桂枝湯,收斂毛孔,散發邪氣,汗止即癒。

經典醫籍記載:辛甘發散的藥物屬於陽性的藥物。如果營衛都受損了,單用以上兩種湯劑就無法治療。必須用大青龍湯,但此湯藥性峻猛,不是一般醫生可以輕易使用的,我也有替代方劑。因為冬天是正邪傷寒盛行的季節,天氣寒冷凝滯,風寒猛烈,受寒邪侵襲的人,必須用辛溫的藥物來散寒。如果不是冬天,也有惡寒頭痛的症狀,就應該用辛涼的藥物,疏通表裡,調和營衛,就能痊癒。如果用冬天使用的桂枝等辛溫藥物來治療,就會造成很多死亡病例。

什麼是辛涼的藥物呢?羌活沖和湯就是,它還能代替大青龍湯,非常安全可靠,啊!一劑藥就能代替三劑危險藥物。

總之,辨別寒溫暑三種病證的藥物非常重要,而沖和湯尤其能治療寒溫兩種病證,就像穿楊箭一樣,百發百中。

2. 傷寒變溫熱病

論曰:《活人書》發於溫病曰:陽熱未盛,為寒所制,豈有伏寒既已變而為溫?尚可言寒,能制其陽熱耶?又於熱病曰:陽熱已盛,寒不能制,亦不當復言其為寒也。蓋是春夏陽熱已變其伏寒,即非有寒能制其陽熱耳,外有寒邪,能折陽氣者,乃是時行寒疾,仲景所謂春分以後,秋分節前,天有暴寒,為時行寒疫是也。三月四月,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則輕。

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是知時行寒疾,與溫熱二病所論陽氣盛衰時月則同。至於論暴寒之寒,與伏寒已變之寒,自是相違,名不正則言不順矣。張仲景又云: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要在辨其病源,寒熱溫三者之殊,則用藥之冷熱判然矣。

按:南陽發變字,大有慧心,至於伏寒之誤,南翁亦灼然知其然,而不敢明攻其非,恐起襲聞者議耳。乃亦為非時寒疾,以破其惑,始自東垣設寒疫一款,皆可羽翼《內經》,啟蒙萬世也。

白話文:

傷寒變溫熱病

文中討論《活人書》中關於溫病的說法:認為陽氣還未旺盛就被寒邪抑制,那寒邪已經轉變為溫熱,還能說寒邪能抑制陽熱嗎?同樣,在陽熱已經旺盛的情況下,寒邪就無法抑制了,也不應該再說它是寒邪。總之,春夏時節,陽熱已經轉變了潛伏的寒邪,就不是寒邪能抑制陽熱了。外來的寒邪能損傷陽氣的,那是流行的寒邪疾病,就像張仲景說的,春分以後、秋分以前,天氣突然變冷,導致流行寒疫一樣。三、四月陽氣還弱,被寒邪所傷,發熱症狀就輕;五、六月陽氣旺盛,被寒邪所傷,發熱症狀就重;七、八月陽氣衰弱,被寒邪所傷,發熱症狀也輕微。所以,流行寒邪疾病和溫熱兩種疾病,論述陽氣盛衰與季節的關係是一致的。至於論述突然嚴寒的寒邪和潛伏的寒邪轉變而來的寒邪,這兩者是不同的,名稱不正確,論述就不順暢了。張仲景也說過,這種疾病和溫病、暑病相似,但治療方法不同。關鍵是要辨別病因,寒、熱、溫三者的不同,用藥的寒熱也就自然分明了。

文中還提到,南陽的某位醫家(文中稱「南陽發變字」,指一位醫學著作的作者,這裡推測是對其醫學觀點的稱呼)很有見地,雖然知道潛伏寒邪的說法有誤,但不敢直接批評,擔心引起爭議。所以,作者以「非時寒疾」來破除這種錯誤觀念。從東垣(指李東垣)開始設立寒疫一節,都是對《內經》的補充和完善,也啟迪了後世。

3. 溫病辨

《難經》曰: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

如太陽證頭疼惡寒,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浮者,太陽病溫也。

過時而發,不在表也,已經汗下,亦不在表也。經曰:不惡寒而反渴者溫病也。明其熱自內達外,無表證明矣。

按:傷寒傳經,由腑入臟,由陽入陰。溫病不傳經,止中一二經,或乘某經火,或乘某經虛,被春時寒氣所中,自內發外,而作寒熱等證,或中腑則腑病,或中臟則臟病,不論日期,始終惟此一二經。《內經》言惟經所動,隨經而取,自是明明斷案,節庵分經良是,而以過太陽經不傳別經,定為溫病,此辨別寒溫之口訣,所當佩服者。

白話文:

溫病辨

《難經》說:溫病的脈象,會在各個經脈運行,無法確定是哪條經脈的病變,就根據脈象所在的經脈來治療。

例如,太陽經證候出現頭痛、惡寒,汗出後病症仍未痊癒,診脈發現寸關尺三部脈象都浮,這就是太陽經的溫病。

病症延誤治療才發病,就不是表證;汗出後病症仍未痊癒,也不是表證。《難經》說:「不惡寒反而口渴,就是溫病。」這說明熱邪由內而外,沒有表證的表現。

分析:傷寒的傳變是循經絡由腑臟到臟腑,由陽經到陰經。溫病不循經絡傳變,只停留在某一兩條經脈上,或者乘藉某條經脈的火熱之氣,或者乘藉某條經脈的虛弱之處,受到春季寒邪的侵襲,從內而外發病,表現出寒熱等症狀。如果病邪侵犯腑臟,就會出現腑臟的病症;如果病邪侵犯臟腑,就會出現臟腑的病症。不論發病時間,始終只侷限於一兩條經脈。《內經》說只要診斷出哪條經脈受邪,就根據受邪的經脈治療,這就是明確的診斷方法。節庵先生將經絡分佈歸類很正確,他認為過了太陽經就不再傳變到其他經脈,以此來確定是溫病,這是辨別寒溫病的關鍵,值得學習和讚賞。

4. 辨惡寒

論曰:惡寒否乎?曰傷寒自冬月風寒而成,外則有惡寒惡風之證,既名為溫,則無此證矣。曰:然則子之言何所據乎?曰:據乎經耳。經曰:太陽病,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不惡寒則病非因外來,渴則明其自內達表。

按:冬月傷寒,由於外感而惡寒是矣。曰:溫證不惡寒非也。蓋溫證緣陽氣發暢,為春時風寒所迫,雖系內熱,亦由外感,故亦有惡寒等證,豈獨溫即暑病?亦有此證,蓋暑屬外火傷於臟腑,內外炎炎,故熱極戰慄而成惡寒,醫不知,遂為傷寒,不可不詳辨也。

白話文:

辨惡寒

文中討論的是如何區分惡寒的成因。傷寒通常在冬天由風寒引起,會有惡寒怕風的症狀,而溫病則沒有。有人質疑這種說法,文中以經書記載為依據反駁:太陽病發熱但不惡寒且口渴,就是溫病。不惡寒說明疾病不是外感引起的,口渴則說明病邪由內達表。

冬天傷寒,因外感而惡寒是常見的。但溫病不惡寒並非絕對。溫病是因陽氣旺盛,被春天風寒所阻,雖然是內熱,但也是外感導致,所以也可能出現惡寒等症狀,並非只有溫病或暑病才會有惡寒。暑病是外來的火熱之邪損傷臟腑,內外皆熱,熱極則會戰慄而出現惡寒。有些醫生誤以為這是傷寒,所以必須仔細辨別。

5. 辨溫暑涼寒諸證

論曰:傷暑與傷寒俱有熱,若誤作傷寒治之則不可。蓋寒傷形,熱傷氣,傷寒則外感寒而脈浮緊,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此為異耳。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治宜小柴胡湯,渴加石膏、知母,或人參白虎湯。天久淫雨,濕令大行,蒼朮白虎湯。若元氣素弱,而傷之重者,清暑益氣湯治之。

夫傷寒二字,蓋冬時天氣嚴寒,以水冰地凍,而成殺厲之氣,人觸犯之,即時病者為傷寒,乃有惡寒頭疼發熱之證,故用麻黃、桂枝發散表中寒邪,自然熱退身涼,有何變證?如或頭疼惡寒,表證皆除,而反見譫語怕熱燥渴,大便閉者,以法下之,大便通而熱愈,有何怪證?其餘春夏秋三時,雖有惡寒身熱,頭疼亦微即為感冒,非時暴寒之輕,非比冬時氣正傷寒為重也。

如冬感寒不即病,伏藏於肌膚,至春夏秋時,其伏寒各隨時氣改變為溫為熱者,因溫暑將發,又受暴寒,故春變為溫病,既變之後,不得復言其為寒矣,所以仲景有云:發熱不惡寒而渴者,其理可見,溫病也,暑病亦然,比之溫病,尤加熱不惡寒,則病非外來,渴則明其熱自內達表,無表證明矣。治溫暑大抵不宜發汗,過時而發,不在表也。

其伏寒至夏,又感冒寒變為暑病,暑病者,即熱病也。取夏火當權而言暑字,緣其溫熱二證,從冬時伏寒所化,總曰傷寒。所發之時既異,治之不可混也,若言四時俱是正傷寒者非也。此三者,皆用辛涼之劑以解之,若將冬時正傷寒之藥通治之,定殺人矣。辛涼羌活沖和湯是也,兼能代大青龍湯治傷寒見風,傷風見寒為至穩,一方可代三方危險之藥,如垣夷其神乎哉!世俗皆所未知也。若表解其里證具者,亦以法下之無惑,又傷寒下後,過經不愈者,亦溫病也。

已經汗下,亦不在表也,隨病制宜。凡有辛苦勞役之人,有患頭疼惡寒身熱,加之骨腿痠疼,微渴自汗,脈雖浮大而無力,此為勞力感寒,用補中益氣辛溫之劑為良。經云:溫能除大熱,正此謂也。若當和解者,即以小柴胡加減和之,下證見者,即以本方加大黃微利之,切勿過用猛烈,其害非細。

若初病無身熱,無頭疼,便就怕寒厥冷,腹痛嘔吐泄瀉,脈來沉遲無力,此為直中寒證,宜溫之,而不宜汗下也。疫癘者,皆時行不正之氣,老幼傳染相同者是也。緣人不近穢氣,免傷真氣,若近穢氣,有傷正氣,故病相傳染,正如牆壁固,賊人不敢入,正氣盛,邪氣不敢侵,正氣既虛,邪得乘機而入。

與前溫暑治又不同,表證見者,人參敗毒散;半表半裡證者,小柴胡;里證具者,大柴胡下之。無以脈診,以平為期,與其瘧痢等證,亦時疫也,照常法例治之。

按:此辨傷寒傷暑,最為吃緊,廣度慈航,一披卷而瞭然者,當熟讀精思,方得其解,斟酌用之,方得其妙。

白話文:

辨溫暑涼寒諸證

論述道:中暑和傷寒都會發熱,如果誤把中暑當成傷寒治療,就會產生嚴重後果。因為寒邪傷及形體,熱邪傷及氣血。傷寒是外感寒邪,脈象浮緊;中暑則不惡寒,脈象虛弱,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經書記載:脈象有力而身體寒冷,是傷寒;脈象虛弱而身體發熱,是中暑。治療中暑可用小柴胡湯,口渴則加石膏、知母,或用人參白虎湯。如果長時間陰雨綿綿,濕邪盛行,則用蒼朮白虎湯。如果元氣本來就虛弱,而且病情嚴重,則用清暑益氣湯治療。

所謂「傷寒」二字,是指冬天天氣嚴寒,冰天雪地,形成致病的寒邪之氣,人體觸犯了這種寒邪,就會立即發病,這就是傷寒,會有惡寒、頭痛、發熱的症狀,因此用麻黃、桂枝等藥物發散表面的寒邪,自然就會退熱、身體涼爽。如果出現什麼變證呢?例如頭痛惡寒的表證都消失了,反而出現神志不清、怕熱、口渴、便秘,就應該用藥物通便,大便通暢後,熱證自然就會痊癒,這有什麼奇怪的呢?春夏秋三季,即使有惡寒、發熱、頭痛,也大多是輕微的感冒,與冬天寒邪盛行、導致嚴重的傷寒相比,輕得多。

如果冬天受寒沒有立即發病,寒邪潛伏在肌膚之中,到了春夏秋三季,潛伏的寒邪會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而轉化為溫邪或熱邪。當溫熱之邪將要發作時,又受到寒邪侵襲,春天就會變成溫病。一旦轉化成溫病,就不能再說它是寒邪了。所以張仲景說:「發熱不惡寒而口渴」,道理就在這裡,這就是溫病,暑病也是如此。與溫病相比,暑病更明顯地表現為發熱不惡寒,說明病情不是外感,口渴則說明熱邪由內而外,沒有外感證據了。治療溫暑大抵不宜發汗,因為時間久了,熱邪已深入內裡,不在肌膚表面了。

潛伏的寒邪到了夏天,又受寒邪侵襲而轉化為暑病。暑病,就是熱病。用「暑」字,是因為夏天陽氣最盛,與溫邪、熱邪一起,都是由冬天潛伏的寒邪轉化而來,統稱為傷寒。但發病時間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可混淆。如果說四季都是正傷寒,那就錯了。這三種病症,都應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用治療冬天正傷寒的藥物來治療這三種病症,一定會危及生命。辛涼羌活沖和湯就是這樣一種藥物,它還能代替大青龍湯治療傷寒見風、傷風見寒,非常安全可靠,一方藥可以代替三種危險的藥物,真是神效!世人大多不知道。如果表證已解,裡證已經明顯,就應該用藥物通便,沒有什麼疑惑。如果傷寒治療後,服藥多日未愈,那也是溫病。

已經發汗、通便了,熱邪也不在體表了,治療應該隨證調整。凡是經常辛苦勞作的人,如果出現頭痛、惡寒、發熱,並伴有骨骼肌肉酸痛、輕微口渴、自汗,脈象雖然浮大,但無力,這是由於勞累受寒引起的,應該服用補中益氣、辛溫的藥物。經書記載:「溫能除大熱」,正說明這個道理。如果需要和解,就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如果有裡證,就用小柴胡湯加大黃微利。千萬不要過度使用猛烈的藥物,這樣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如果一開始發病沒有發熱、頭痛,只是怕冷、厥冷、腹痛、嘔吐、腹瀉,脈象沉遲無力,這是直接感受寒邪的證候,應該溫暖身體,而不宜發汗、通便。疫癘,都是時行不正之氣,老幼傳染相同。人如果不接觸污穢之氣,就不會傷及正氣;如果接觸污穢之氣,就會損傷正氣,所以疾病會傳染。就像牆壁堅固,賊人不敢進入一樣,正氣旺盛,邪氣就不敢侵犯;正氣虛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

疫癘的治療方法與溫暑不同。有表證的,用人參敗毒散;表裡兼證的,用小柴胡湯;有裡證的,用大柴胡湯通便。不用脈象診斷,以平穩為目標。瘧疾、痢疾等疾病,也是時疫,按常規治療即可。

總結:辨別傷寒、中暑,至關重要。廣泛傳播慈悲的醫術,讀一遍就能明白的人,應該認真研讀、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根據病情靈活運用,才能體會到它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