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逵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卷中 (3)

回本書目錄

卷中 (3)

1. 辨動得靜得

丹溪曰:若暑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涼臺冷館,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陰證也。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無汗,此為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用辛溫之劑,以解表散寒,用厚朴、紫蘇、乾葛、藿香、羌活、蒼朮之類。

若外既受寒,內復傷冰水生冷瓜果之類,前藥再加乾薑、縮砂、神麯之類,此皆非治暑也,治因暑而致之病也。

白話文:

丹溪說: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季,原本沒有病的人,為了避暑,躲進了涼爽的深堂大廈、涼臺冷館,或是在大扇風車下吹風,而因此生病的人,就是靜止不動而導致陰證。他們的病症一定會出現頭痛惡寒、身體拘緊、四肢關節疼痛、心煩意亂,皮膚發熱,卻沒有汗,這是因為陰寒之氣阻遏了周身陽氣,使陽氣無法舒展流通。治療應當使用辛溫的藥物,以解表散寒,例如厚朴、紫蘇、乾葛、藿香、羌活、蒼朮等。

如果既受到外寒,內又受傷於冰水生冷瓜果之類,前述的藥物再加上乾薑、縮砂、神麴等,這些都不是治療暑熱本身,而是治療因暑熱而引發的病症。

按:靜動而得,分中暑傷暑,此論出自張潔古,後皆因之。天盛暑之時,炎火若炙,無之非是,故古人聞避暑而未聞避寒,深堂廣廈,正以避暑,安得入而中之?且房室陰涼,正可護衛陽氣,又安得而遏傷之乎?即膏粱深處,必不能無冒暑,應接其傷暑者,亦於動中得之耳。老子曰:人能常清靜,天地盡皆歸。

一靜即可祛暑,從何而中也?至於冰水瓜果等寒物,多食自傷脾胃,亦生雜證,謂瀉痢雜證,內有此物積聚則可,謂專以此致暑病則不可,若執口得寒物,身犯寒氣,同冬時寒病治之,則謬以千里矣!

霖按:潔古論暴以動靜分陰陽,甚屬不經,致啟後人訾議,然亦出諸不得已也。何以言之,夫暑字從日,云暑而不云火,其義可思,蓋天日之陽熱,蒸地氣以上騰,人在氣交中,感之者為病暑。《素問·五運行大論》,謂暑以蒸之,《禮記·月令》,謂土潤溽暑者是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中暑是因靜止或活動而得,分為中暑和傷暑。這個說法出自張潔古,後世皆沿用。盛夏時節,天氣炎熱如火,無處不是酷暑,因此古人重視避暑,不提避寒。深堂廣廈正是為了避暑,怎麼可能在裡面中暑呢?而且房室陰涼,可以保護陽氣,又怎麼會導致傷暑呢?即使是在富貴人家,也難免會中暑,而傷暑也都是因為活動而導致的。老子說:「人能常清靜,天地盡皆歸。」

只要保持安靜就能祛暑,怎麼會中暑呢?至於冰水瓜果等寒涼食物,吃太多會傷脾胃,也會產生其他雜症,例如瀉痢等。如果體內有這些食物積聚,就另當別論,但說它們會直接導致暑病,那就錯了。如果堅持認為吃了寒涼食物,身體就會犯寒氣,就如同冬天一樣用治療寒病的方法來治病,那真是大錯特錯!

有人批評張潔古的觀點,認為他以動靜來區分陰陽,十分荒謬,導致後人議論紛紛,但這也是無奈之舉。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暑」字從「日」,說明暑氣是來自太陽,而不是火。這點值得思考,因為天日的陽熱蒸發地氣,使之上升,人處於氣交之中,感受陽氣而生病,這就是暑病。《素問·五運行大論》中說:「暑以蒸之」,《禮記·月令》中說「土潤溽暑」,都是這個意思。

夏至陰生,人身所伏者陰氣,暑在六氣,屬之君火,在臟屬心,在卦屬離,且離火中虛,則暑為陽熱中含陰象可徵,是以仲景治暍,三法鼎峙,潔古猶恐世醫不明其義,故設陰暑陽暑之名以辨治。丹溪引伸潔古之意,故曰此非治暑也,治因暑天所致之病也。何等曉暢,初不料遺譏於後世也。

夫潔古所謂動而得之為陽暑者,是言藜藿之人,或奔走長途,或戮力田間,暴中天日之熱為陽暑,乃動中之動也。所謂靜而得之為陰暑者,是言膏粱之人,廣廈風車,恣欲無度,致損真陽,陰濕內伏,寒熱外襲為陰暑,乃靜中之動也。若果清靜無為,真氣內守,百邪亦不能侵,豈獨一暑病哉!

白話文:

夏至時節,陰氣滋生,人體內潛伏的陰氣也隨之活躍。暑氣屬於六氣中的君火,與心臟相應,在八卦中屬於離卦。而離火本身虛弱,因此暑氣雖然是陽熱,但也帶有陰寒的徵兆。所以,仲景在治療中暑時,提出了三種方法,並強調要清楚區分陰暑和陽暑,以對症下藥。丹溪繼承了仲景的思想,指出治療的目標不是暑氣本身,而是暑氣所導致的疾病。他的論述清晰明瞭,卻沒想到會在後世受到誤解。

潔古所謂的「動而得之」的陽暑,是指那些勞動人民,在烈日下奔走勞碌,或在田間辛勤耕作,因陽氣過盛而中暑,屬於動態中的陽暑。而「靜而得之」的陰暑,是指那些富貴之人,居住在涼爽的房屋中,縱情享樂,損傷陽氣,陰濕內蘊,導致寒熱交加而中暑,屬於靜態中的陽暑。如果能做到清靜無為,守住真氣,那麼百邪不侵,又何止暑病而已呢?

2. 方古庵·附余暑論

論曰:寒則傷形,熱則傷氣,何以言之?人與天地同一橐龠,夏月天之氣浮於地表,則人之氣浮於肌表,況被盛暑所傷,膚腠疏豁,氣液為汗發泄於外,是表裡之氣俱虛矣。不善攝生者,暑熱傷於外,生冷戕於中,若之何而能運化也?是以水穀停積而為濕熱,發為嘔吐,為泄瀉,甚則吐瀉俱作,而揮霍悶亂也。若不即病,濕熱怫鬱於內,他日為瘧為痢之所由矣。

今大順散,非治暑熱之藥,乃治暑月飲涼過多為病之劑也歟。

按:此論精當,但大順散不可輕用。

白話文:

古人認為,寒邪傷身,熱邪傷氣。人體與天地相通,就像一個氣囊,夏天天地之氣浮於地表,人體之氣也浮於肌膚表面。若在盛夏遭受暑熱,毛孔開張,氣液外泄,則表裡之氣皆虛。若不注意養生,外受暑熱,內服生冷,則氣機運化失常。導致水穀停滯,化為濕熱,出現嘔吐、腹瀉,甚至吐瀉不止,昏沉不醒。若不及时治疗,湿热郁积体内,日後容易引发瘧疾或痢疾。

大順散并非治疗暑热之药,而是专治夏日过量饮用冰凉之物而导致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此论虽精辟,但大順散不可輕易使用。

3. 王節齋·附余暑論

論曰:夏至日後病熱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包絡之經,其脈虛,或浮大而散,或弦細芤遲,蓋熱傷氣,則氣消而脈虛弱,其為證汗煩則喘渴,靜則多言,身熱而煩,心痛大渴引飲,頭疼自汗,倦怠少氣,或下血發黃生斑,甚者火熱制金,不能平木,搐搦不省人事。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暑傷氣,宜補真氣為要。又有惡寒或四肢逆冷,甚者迷悶不省,而為霍亂,吐利痰滯,嘔逆腹痛瀉痢,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以其因暑而得,故亦謂之暑病。然治法不同也。

按:節齋此論,氣脈證方俱備,種種精妙,暑月可錄一通於座右,古庵、節齋,以世代不宜列此,因原系丹溪附余,姑附之。

白話文:

夏至過後,人體容易感受暑熱,這是一種陽氣過盛的病症。暑熱會從口鼻進入身體,傷及心臟和胸腔的經絡,導致脈象虛弱,或浮大而散亂,或弦細而虛弱遲緩。這是因為暑熱傷了人體的元氣,導致氣血不足,脈象虛弱。症狀包括汗出煩躁、口渴喘息、靜坐不安、多言寡語、發熱煩躁、心痛口渴、頭痛自汗、疲倦乏力、甚至出現便血、皮膚發黃、長斑等情況。嚴重者,陽氣過盛會抑制肺金,導致神志不清,抽搐昏迷。治療暑熱的方法,以清心利尿為最佳。

暑熱傷氣,補益元氣是最重要的。也有一些人會出現惡寒、四肢冰冷,甚至神志不清,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状,這並不是暑熱直接傷人,而是因為暑熱導致的其它疾病。由於這些病症是因暑熱而起,所以也稱為暑病,但治療方法則不同。

這篇醫論,論述了暑病的病因、病機、症狀以及治療方法,非常精妙。夏季可以將其作為座右銘,以備不時之需。

霖按:節齋此論,似是而非。夫天之六氣,風寒暑濕燥火,應地之五行,則木水火土金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暑為君火,在卦為離,離中虛,乃明兩作之義,故曰暑中多挾濕也。暑先入心,應乎君火,包絡主手厥陰相火,其氣與心相通,其脈與心相連。心病每治包絡者,以心為君主之宮藏,義不受邪也,不得舍君火而言相火,是六氣尚不能明,豈可錄之座右哉!

白話文:

霖按:節齋的這個論點,看似有道理,其實不然。 天地的六氣,分別是風、寒、暑、濕、燥、火,對應地上的五行,則是木、水、火、土、金。君火代表明,相火代表位,暑氣即為君火,在卦象中為離卦,離卦內虛,正是明兩作的意思,所以說暑氣中大多伴隨著濕氣。

暑氣首先侵入心臟,對應著君火,包絡主掌手厥陰相火,其氣與心臟相通,其脈絡與心臟相連。治療心臟病時,經常會治療包絡,因為心臟是君主之宮,藏於其中,理應不受外邪侵入。不應該捨棄君火而單獨論述相火,這表示對六氣的理解還不夠透徹,怎麼可以將此論點放在案頭呢!

4. 陶節庵·辨張仲景《傷寒論》

辨張仲景《傷寒論》曰:傷寒者,乃冬時感寒即病之名。桂枝麻黃二湯,為當時之傷寒設,與過時之溫暑者,有何預焉?夫受病之原則同,亦可均謂之傷寒,所發之時既異,治之則不可混也。請略陳之。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者,四時之正氣也,以成生長收藏之用,風亦因四時之氣而成溫涼寒熱也。

若氣候嚴寒,風亦凜冽,天道和煦,風亦溫暖,冬時坎水用事,天令閉藏,水冰地凍,風於寒相因,而成殺厲之氣,人觸冒之,腠理鬱塞,乃有惡風惡寒之證,其餘時月,則無此證也。仲景固知傷寒乃冬時殺厲之氣所成,非比他病可緩,故其為言,特詳於此書,而略於雜病,倘能因名以求其實,則思過半矣。不幸此書傳世久遠,遺帙頗多。

白話文: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傷寒指的是冬天受寒而發病。桂枝湯、麻黃湯是針對當時的傷寒而設,跟其他季節的溫熱病沒有關係。雖然得病的原理相同,都可以稱為傷寒,但發病時間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可混淆。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這是四季的正常氣候,以維持生長、收藏的運作。風的溫涼寒熱也隨著四季氣候而變化。

當氣候嚴寒時,風也變得凜冽;當天道和煦時,風也變得溫暖。冬天是坎水當令的季節,天令閉藏,水結成冰,地也凍結。風受到寒氣的影響,形成一種寒冷的殺氣,人如果觸犯了這種殺氣,就會毛孔閉塞,出現惡風惡寒的症狀。其他季節則沒有這種症狀。

張仲景深知傷寒是由冬天的殺氣引起的,不像其他疾病可以慢慢治療,所以他在《傷寒論》中對傷寒的描述非常詳盡,而對其他雜病卻很少提及。如果我們能從名稱中理解其本質,就能明白大半了。可惜這本書流傳至今,遺漏了不少內容。

晉太醫令王叔和,得散亡之餘,詮次流傳,其功博矣。惜乎以己論混經,未免穿鑿附會。陳無已氏因之順文註釋,並無缺疑正誤之言,以致將冬時傷寒之方,通解溫暑,遺禍至今而未已也。溫暑必別有方,今皆失而無徵也。

我朝宋景濂學士,嘗嘆《傷寒論》非全書,得其旨哉,蓋傷寒之初中人,必先入表,表者何?即足太陽寒水之經,此經行身之後,自頭貫脊,乃有頭疼脊強,惡寒之證,在他經則無此證矣。況此經乃一身之綱維,為諸陽之主氣,猶四通八達之衢,治之一差,其變有不可勝言者矣,故宜此二湯發散表中寒邪。經曰:辛甘發散為陽者是也。

白話文:

晉朝太醫令王叔和整理了散佚的醫書,並將其編排傳承,功勞很大。可惜他用自己的觀點去詮釋經書,難免出現牽強附會的地方。陳無已先生沿襲王叔和的思路,撰寫註解,卻沒有指明錯誤,導致將冬季傷寒的藥方用來治療溫暑,遺禍至今。溫暑應該有專門的治療方法,現在都失傳了,無從查考。

我朝宋景濂學士曾經感嘆《傷寒論》不是完整的醫書,他理解得很透徹。因為傷寒初期,寒邪首先會入侵肌表,肌表指的是足太陽膀胱經,這條經絡從頭貫穿脊柱,因此出現頭疼、腰背僵硬、怕冷的症狀,其他經絡不會出現這些症狀。更重要的是,足太陽膀胱經是全身經絡的綱要,是陽氣的主宰,就像四通八達的道路,治療上稍有偏差,就會造成不可預料的後果。所以,必須用這兩種湯藥來散發表面的寒邪。經書上說:「辛甘發散為陽」,就是這個道理。

若以此湯通治春溫夏熱之病,則誤之甚矣。

按:麻黃桂枝湯,原為冬月傷寒正藥,溫暑二病,不可混施。節庵力破從來之迷,至於辯仲景書中多遺帙缺誤,歸罪於王叔和之詮次,陳無已之註釋,可謂發前人所未發,但仲景醫書,專明傷寒,故詳於寒病,略於溫暑,原不為溫暑設也。

白話文:

如果用這個湯劑來治療春季溫病和夏季熱病,那就大錯特錯了。

根據《麻黃桂枝湯》,此方原本是冬季傷寒的正藥,用於治療溫病和暑病,是不適當的。節庵先生力破了以往的錯誤觀念,他認為仲景書中有很多遺漏和錯誤,並歸咎於王叔和的詮釋和陳無已的註釋,可以說他開拓了前人未曾涉足的領域。不過,仲景的醫書專注於傷寒,因此對寒病的描述很詳細,對溫病和暑病的描述就比較簡略,原本就不是專門為溫病和暑病而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