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經方實驗錄》~ 第一集下卷 (8)

第一集下卷 (8)

9. 第八三案,懸飲(其二,穎師親撰)

師曰,宋子載之妻年已望五,素病胸膈脹痛,或五六日不得大解,夜睡初醒,則咽燥舌乾。醫家或以為浮火,或指為肝氣,花粉、連翹玉竹、麥冬、山梔之屬,多至三十餘劑;沉香青皮木香白芍之屬,亦不下十餘方。二年以來,迄無小效。去年四月,延余診治。余診其脈雙弦,曰:此痰飲也。因用細辛乾薑等,以副仲師溫藥和之之義。宋見方甚為遲疑。曰:前醫用清潤之品,尚不免咽中乾燥,況於溫藥?余曰:服此當反不渴。宋口應而心疑之。其妻毅然購藥,一劑而渴止。惟胸膈脹痛如故,余因《金匱》懸飲內痛者用十棗湯下之,遂書:,

白話文:

  1. 老師說,宋先生的妻子已經接近五十歲了,一直患有胸膈脹痛的毛病,有時五六天都不能大便,晚上剛睡醒時,咽喉和舌頭都很乾。去看醫生,有的醫生認為是浮火,有的醫生認為是肝氣。花粉、連翹、玉竹、麥冬、山梔等藥,一共開了三十多劑;沉香、青皮、木香、白芍等藥,也開了十幾種方子。兩年過去了,都沒有什麼效果。去年四月,她請我看病。我診了她的脈搏,是雙弦脈,就說:"這是痰飲引起的。"於是用了細辛、乾薑等藥,按照仲景老師的溫藥和之的治療方法。宋先生看到藥方後,遲疑不決地說:"上次用涼藥都不行,怎麼治療用溫藥呢?"我說:"服了這個藥之後,您反而不會覺得口渴。"宋先生嘴上說好,心裡卻不以為然。他的妻子果斷地買了藥,一劑下去,口渴的症狀就沒有了。但是胸膈脹痛的症狀還是一樣,於是我根據《金匱要略》中關於懸飲內痛的治療方法,用了十棗湯來治療她,於是寫了藥方:

甘遂(一錢),大戟(一錢),炙芫花(一錢)

白話文:

    • 甘遂(一錢):甘遂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瀉下的作用。
  • 大戟(一錢):大戟也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瀉下的作用,比甘遂更烈。
  • 炙芫花(一錢):炙芫花是芫花經過炮製後的中藥材,具有攻積導滯、消腫散結的作用。

用十棗濃煎為湯,去滓令服,如《金匱》法,並開明每服一錢。醫家鄭仰山與之同居,見方力阻,不聽,令減半服之,不下,明日延余復診。知其未下,因令再進一錢,日晡始下。胸膈稍寬,然大便乾燥,蓄痰未下。因令加芒硝三錢,使於明早如法服之。三日後,復延余復診,知其下甚暢,糞中多痰涎。

白話文:

  1. 用十顆大棗,濃縮熬製成湯液,去除渣滓後讓病人服下,同《金匱要略》記載的方法,並且明確每服一錢。有個醫生叫鄭仰山,和病人同住,他看到病人的藥方力量很強,就勸阻病人不要服用,病人不聽。鄭仰山就讓他減半服用,但還是沒有效果。第二天,病人又請我前去看診。我知道他還沒有排便,於是讓他再加服一錢。到了傍晚,才開始排便。病人的胸膈稍微寬鬆了一些,但是大便乾燥,積聚的痰液還沒排出來。於是我讓他再加三錢芒硝,讓他第二天早上按照這個方法服用。過了三天,病人又請我去看診,我知道排便很暢通,糞便中有很多痰涎。

遂令暫行停藥,日飲糜粥以養之。此時病者眠食安適,步履輕捷,不復如從前之蹣跚矣。後一月,宋又延余診治,且曰:大便常五六日不行,頭面、手足、乳房俱腫。余曰:痰濁既行,空隙之處,衛氣不充,而水飲聚之。《金匱》原有發汗利小便之法以通陽氣。今因其上膈壅阻特甚,且兩乳脹痛,不得更用緩攻之劑,方用:,

白話文:

  1. 於是先讓病人暫時停止服藥,每天飲用清粥來調養身體。這時病人的睡眠和飲食都安適,走路也變得輕快,不再像以前那樣步履蹣跚了。一個月後,宋某又請我看病,並說大便經常五六天拉不出來,頭面、手足和乳房都腫脹。我說:痰濁已經排出後,空虛的地方,衛氣不足,而水飲聚留於其中。《金匱要略》原先有讓病人發汗並利小便的方法來疏通陽氣。現在因為他上膈壅阻得特別嚴重,而且兩乳脹痛,不能再用緩和攻伐的藥劑,所以我才用的是:

制甘遂(一錢),大戟末(一錢),王不留行(二錢),生大黃(三錢),芒硝(三錢)

白話文:

    • 制甘遂(一錢):甘遂是一種中藥,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
  • 大戟末(一錢):大戟是一種中藥,具有瀉下逐水的功效。
  • 王不留行(二錢):王不留行是一種中藥,具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效。
  • 生大黃(三錢):大黃是一種中藥,具有瀉下通便、清熱涼血的功效。
  • 芒硝(三錢):芒硝是一種中藥,具有瀉下通便、清熱涼血的功效。

一瀉而脹痛俱止。宋因詢善後之法,余因書:,

蒼朮(一兩),白朮(一兩),炙甘草(五錢),生麻黃(一錢),杏仁(三錢)

白話文:

  1. 蒼朮(60克),白朮(60克),炙甘草(30克),生麻黃(6克),杏仁(18克)

令煎湯代茶,汗及小便俱暢。即去麻杏,一劑之後,永不復發云。余按十棗湯一方,醫家多畏其猛峻,然余用之屢效,今存此案,非惟表經方之功,亦以啟世俗之蔽也。

白話文:

  1. 將十棗湯煎煮成湯汁,代替茶水飲用,汗和尿都暢快了。立即去除麻黃和杏仁,一劑藥之後,永不再發作。我根據十棗湯一方,許多醫師都怕它猛烈峻烈,但我用它治療常常有效,現在把這個病例記錄下來,不僅表彰此藥方對於表證的功用,也為了啟發世間人的蔽塞。

佐景按,此吾師十年前之治案也。是時,余有志於醫,顧未嘗學焉。師另有本湯驗案多則,悉詳《金匱發微》。然則人猶是也,病猶是也,方猶是也,效亦猶是也。所謂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其間同具妙理。若曰古方不可治今病,猶曰古月不可照今人,得毋癡不可及?

白話文:

南宗景先生曰:舍妹曾患脹病,初起之時,面目兩足皆微腫,繼則腹大如鼓,漉漉有聲,渴喜熱飲,小溲不利,呼吸迫促,夜不成寐。愚本《內經》「開鬼門」(「玄府」也,亦即汗腺)、「潔淨府」(膀胱也)之旨,投以麻附細辛合胃苓散加減。服後,雖得微汗,而未見何效。

白話文:

  1. 南宗景先生說:我的妹妹曾患水腫病,剛開始時,她的臉和雙腳都微微腫脹,接著肚子大得像鼓一樣,裡面發出漉漉的聲音,她很口渴,喜歡喝熱水,小便不利,呼吸急促,晚上睡不著覺。我根據《內經》中「打開玄府(也就是汗腺)」「潔淨膀胱」的原理,給她服用麻黃、附子、細辛、合胃苓散加減。服藥後,雖然出了點汗,但沒有看到什麼效果。

妹倩金君篤信西醫,似以西醫治法勝於中醫,於是就診於某醫院,斷為腎臟炎症,與以他藥及朴硝等下劑。便瀉數次,腹脹依然。蓋以朴硝僅能下積,不能下水也。翌日,忽頭痛如劈,號泣之聲達於四鄰,嘔出痰水,則痛稍緩。愚曰,此乃水毒上攻之頭痛,即西醫所謂自家中毒。

白話文:

  1. 我的朋友倩金君非常相信西醫,認為西醫的治療方法勝過中醫,因此就去某家醫院看診,醫生診斷他得了腎臟炎症,於是給了他其他藥物和朴硝等瀉藥。倩金君服藥後腹瀉了好幾次,但腹脹的情況依舊沒有改善。因為朴硝只能瀉掉體內的積滯,但無法瀉掉體內的水。隔天,倩金君突然頭痛如裂,號啕大哭的聲音傳遍了四鄰,吐出痰水後,他的頭痛才稍微緩解。我說,這是水毒上攻引起的頭痛,也就是西醫所謂的自家中毒。

仲景書中曾載此症(見趙刻本《傷寒論》第一百六十條),非十棗湯不為功。乘此體力未衰之時,可以一下而愈,遲則不耐重劑也。乃擬方用甘遂三分(此藥須煨透,服後始不致作嘔,否則吐瀉並作,頗足驚人,曾經屢次試驗而知)。大戟、芫花(炒)各錢半,因體質素不壯盛,改用棗膏和丸欲其緩下。

白話文:

  1. 在仲景的書中記載了這種疾病(見趙刻本《傷寒論》第一百六十條),非十棗湯無法治癒。趁著體力尚未衰弱的時候,可以一下子治癒,如果拖延時間,就無法承受藥的重劑量。於是擬定方劑使用甘遂三分(這種藥必須煨透,服後纔不會引起嘔吐,否則會同時發生嘔吐腹瀉,令人十分驚恐,我曾經多次試驗而得知)。大戟、芫花(炒)各半錢,因為體質本來就不強壯,改用棗膏和丸讓它緩下。

並令侍役先煮紅米粥,以備不時之需。服藥後四五小時,腹中雷鳴,連瀉糞水十餘次,腹皮弛緩,頭痛亦除。惟神昏似厥,呼之不應。其家人咸謂用藥過猛。愚曰:勿驚。《尚書》所云「若藥不瞑眩,厥疾勿瘳」,此之謂也。如慮其體力不支,可進已冷之紅米粥一杯,以養胃氣而止便瀉。

白話文:

  1. 同時也令身邊的侍役先煮好紅米粥以備急需。在服藥後四五個小時時,病人腹中雷鳴,連續拉出十幾次稀糞,腹皮鬆弛,頭痛也解除了。只是病人精神昏迷,似要昏厥,呼喚也不回應。病人家屬都認為用藥太猛了,都顯得很驚慌。我說:不要驚慌。正如《尚書》上所說的「如果服藥後不感到頭暈目眩,那麼嚴重的疾病就不能痊癒」,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如果擔心病人體力不支,可以讓他喝一杯已經涼了的紅米粥,以滋養胃氣,止住腹瀉。

如言啜下,果即瀉止神清。次日腹中仍微有水氣,因復投十棗丸錢半,下其餘水,亦去疾務盡之意。嗣以六君子湯補助脾元,且方內白朮一味能恢復其吸收機能。故調理旬日,即獲全愈。」(錄《中醫內科全書》)。此亦古方治今病之一好例也。

白話文:

  1. 如果他照著方法服用,果真立刻腹瀉停止,頭腦也清醒多了。次日腹中還是有些水氣,所以又服用了十分之半錢劑量的十棗丸,將剩下的水氣也排出,這是為了徹底清除疾病的意思。後來用六君子湯來補益脾胃的元氣,而且方子裡含有白朮能恢復消化吸收的能力。所以調理了十天,就痊癒了。」(摘自《中醫內科全書》)。這也是古方治今病的一個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