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經方實驗錄》~ 第一集上卷 (39)

回本書目錄

第一集上卷 (39)

1. 第二七案,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三,佐景醫案)

自服方,案缺

粉葛根(四錢),生甘草(三錢),淡黃芩(二錢),黃連(一錢),京赤芍(三錢),密蒙花(錢半)

佐景按,本方余備以自服者也。然余不下利,不生口瘡,用比安為者?曰:用此以治目赤,西醫所稱眼膜炎者是也。余先微傷於風,風去而目赤,晨起多眵,封目不易張,張則梗梗然若有物觸犯之者,隨服本方。服藥之時,適史惠甫、唐崇景二兄來訪。余告以病情,並請試猜藥屬何方,二兄莫能中也。不須再劑,不必忌口,眼膜炎退。

惠甫默識吾葛根芩連湯可治目赤之言,越日,訪姨母,適見表弟病目赤不能張,身大熱,神糊譫語,不下利,頭中劇痛。其人服務於江南造船廠,曾經醫治,不愈反劇,僉謂冬溫難治。惠甫與葛根芩連輕劑,不加他藥。又次日,往視,神昏、譫語、頭痛、目痛悉愈,惟眼膜之炎未退。

囑服原方。又越二日往視,眼膜之炎退其半。仍囑服原方。其全愈可操左券者,不待言矣。

適北平文醫半月刊遞至,內載張玉珍先生作「經方驗案」一則,頗足與本案互相發明。敢摘錄如下,以證吾言。張先生曰:「本村有張志瑞者,年六十,業農。七八年前,偶得眼鼻劇痛之症,醫治月餘乃愈。二十三年秋,復犯一次,半月乃愈。上月初間(舊曆),舊症復發,眼睛、鼻孔疼痛異常。

先延某西醫眼科專家施以止痛治療,絲毫未效。翌日,其家人向余求治。余與病者既為同鄉,又為同姓,立即馳往。及至其家,見其以頭觸地,弓腰伏臥,呻吟呼喊之聲達於戶外,問之,則曰眼睛、鼻孔疼痛異常,非如此呼喊呻吟,以頭觸地,不能減其疼也。且每次都是這樣,惟此次又加泄利,身熱耳。

診之,脈象洪數,因思《傷寒論》中陽明經證有目痛鼻乾之文,腑證有胃家燥熱之說。今泄利雖非燥熱,亦定為胃腸濕熱所致。彼《傷寒論》中之葛根黃芩黃連湯恰與此證相合。遂以此湯加桑葉、菊花、夏枯草、滑石與之,一劑而愈。考吾國古聖之經方,苟用之對症,莫不效如桴鼓。

今西醫束手無策之症,而我國古方竟能一藥而愈者,非一證乎?」

然則葛根芩連湯既可以治下利,又可以治口瘡,又可以治目赤,更可以治鼻疼,演而伸之,還可以治他病。一湯之用何其廣也?曰:欲答此題,當明葛根芩連湯證之病所何在。欲明葛根芩連湯證之病所何在,當明葛根湯證之病所何在,容順次述之。

我所謂「病所」云者,有異於西醫之「病灶」也。西醫所稱之病灶,精而詳,我所說之病所,略而約。夫約略者無如精詳者美,此盡人所知也。然而精詳者有時而窮,約略者乃可泛應萬病。故二者高下之分,似尚未可以片言折之。今姑置此而勿論,桂枝湯證之病所,言其里,則偏於胃。

白話文:

第二七案,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三,佐景醫案)

我自己用藥的處方記錄遺失了。

藥方:粉葛根(四錢)、生甘草(三錢)、淡黃芩(二錢)、黃連(一錢)、赤芍藥(三錢)、密蒙花(一點五錢)

我備註說明:這個方子是我自己用的。我沒有腹瀉,也沒有口腔潰瘍,為什麼用這個方子呢?因為我用它來治療眼睛發紅,西醫所說的結膜炎。我之前輕微風寒感冒,感冒好了,眼睛卻紅了,早上起床眼屎很多,眼睛睜不開,睜開眼睛感覺好像有東西在裡面礙著似的。於是就服用這個方子。服藥的時候,史惠甫和唐崇景兩位兄長來訪。我告訴他們我的病情,並請他們猜猜我用的什麼藥方,他們都沒猜對。不需要再服藥,也不需要忌口,結膜炎就好了。

惠甫記住了我說葛根黃芩黃連湯可以治療眼睛發紅這件事。第二天,他去看望他姨母,正好看到他表弟眼睛發紅,睜不開,全身發熱,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沒有腹瀉,頭痛劇烈。他表弟在江南造船廠工作,之前看過醫生,沒好反而更嚴重了,大家都說冬天治這種溫病很困難。惠甫給他用了少量的葛根黃芩黃連湯,沒有加別的藥。第二天再去探望,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頭痛、眼睛痛都好了,只有結膜炎還沒好。

囑咐他繼續服用原方。又過了兩天去看,結膜炎已經好了一半。仍然囑咐他繼續服用原方。完全痊癒是肯定的,不用多說了。

正好北平的《文醫半月刊》送來了,裡面刊登了張玉珍先生撰寫的「經方驗案」一則,非常符合本案,可以互相印證。我大膽摘錄如下,以佐證我的論述。張先生說:「我們村有個叫張志瑞的人,六十歲,農民。七、八年前,曾經得過眼睛鼻子劇痛的病,治療了一個多月才好。二十三年秋天,又犯了一次,半個月才好。上月初(舊曆),舊病復發,眼睛、鼻孔疼痛異常。

先找了一個西醫眼科專家止痛治療,一點效果也沒有。第二天,他家人來找我求治。我和病人是同鄉,也是同姓,立刻趕過去。到他家一看,他頭撞著地,彎著腰趴著,呻吟呼喊的聲音傳到屋外,問他,他說眼睛、鼻孔疼痛異常,如果不這樣呼喊呻吟,頭撞著地,疼痛減輕不了。每次都是這樣,但這次還加上了腹瀉和發熱。

診脈,脈象洪數,我想起《傷寒論》中陽明經證候有眼睛痛、鼻子乾的記載,腑證有胃家燥熱的說法。現在雖然腹瀉不是燥熱,但也一定是胃腸濕熱引起的。那《傷寒論》中的葛根黃芩黃連湯正好符合這個證候。於是用這個湯加了桑葉、菊花、夏枯草、滑石給他,一劑藥就好了。研究我國古代聖賢的經方,如果用得對症,效果都像桴鼓一樣迅速響應。

現在西醫束手無策的病,而我國古代方劑卻能一劑藥就治好的,可不是一個病例啊!」

那麼,葛根黃芩黃連湯既可以治療腹瀉,又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又可以治療眼睛發紅,還可以治療鼻子痛,推而廣之,還可以治療其他疾病。一個方子的用途竟然如此廣泛!為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明白葛根黃芩黃連湯證的病根在哪裡。要明白葛根黃芩黃連湯證的病根在哪裡,必須明白葛根湯證的病根在哪裡,容我依次說明。

我說的「病根」,和西醫的「病灶」不一樣。西醫所說的病灶,精確而詳細,我說的病根,概括而簡略。簡略的不如精確的完美,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精確的有些時候會窮盡,簡略的卻可以普遍適用於各種疾病。所以,兩者的優劣高下,似乎還不能用片面之詞來概括。現在暫且不管這個,桂枝湯證的病根,說它在裡,則偏在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