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實驗錄》~ 第一集下卷 (43)
第一集下卷 (43)
1. 第九七案陽明戰汗(穎師醫案)
曹穎甫曰,戰汗多屬太陽,為前人所未發。蓋太陽有寒水,
他經不當有寒水也。凡戰汗而愈之病,皆由太陽失表所致。在少陽一經,猶曰手少陽三焦為寒水下行之經隧。而陽明已經化燥,則斷斷不應有此。而卒見此證者,或由其人水分太多,上膈水氣猶在,腸胃已經化燥,水氣被蒸,化為濕熱,與燥矢相持而不動,燥矢一去,濕熱不能獨留,乃戰汗而外出,數十年來偶然一見,要未可據為成例也。
佐景又按,以上吾師各案,皆為依法治之而得生者,所謂驗
案是也。然而驗案之書多矣,掩不善而著善,何足貴者?吾今特選吾師治而不驗之案,詳盡述之,以存真跡,而昭大信。考其不治之由,或因病情之過重,或因證方之未合,或因藥量之嫌輕,或因人事之未盡。拙按內悉旁徵博引,細為推求,間有越仲聖之大範者,不計也。總冀閱者獲此,庶了若觀火,洞垣一方,以後即遇此種疑難險證,亦能治之而驗。夫如是,則今茲不驗之案,尤遠勝於吾前此之驗案也歟!
白話文:
曹穎甫說,戰汗這種現象大多屬於太陽經的病症,這是前人沒有闡明的。因為太陽經有寒水,其他經脈不應該有寒水。凡是出現戰汗而病癒的,都是由於太陽經失去表衛功能所導致的。在少陽經,還可以說手少陽三焦是寒水向下運行的通道。而陽明經已經轉為乾燥,就絕對不應該有戰汗的情況。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這個人體內水分太多,上膈的水氣還未消散,腸胃卻已經乾燥,水氣被蒸發,轉化為濕熱,與乾燥的糞便互相阻礙而無法排出,當乾燥的糞便排出後,濕熱就無法單獨停留,於是就以戰汗的方式排出體外。這種情況數十年來偶爾可見,但不能把它當作普遍的規律來看待。
佐景接著說,以上我老師所列舉的案例,都是依照正確的治療方法而得以痊癒的,這才是所謂的有效案例。然而,記載有效案例的書有很多,它們大多隱瞞了治療失敗的案例,而只突出成功的部分,這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呢?我現在特別選擇我老師治療卻沒有效果的案例,詳細地描述它們,以此保留真實的紀錄,彰顯真正的信實。探討這些治療無效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病情太過嚴重,或者是使用的藥方不適合病情,或者是藥物劑量太輕,或者是人事方面沒有盡力。我在記錄中會廣泛參考各種資料,仔細地推究原因,其中有些地方可能超出張仲景的原則,也不必過於計較。總希望讀者能從這些案例中,看得清楚明白,就像觀察火焰一樣,對某一方面有深刻的理解,以後即使遇到這類疑難雜症,也能夠有效治療。如果能這樣,那麼這些治療失敗的案例,就遠勝過我們之前所記錄的有效案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