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實驗錄》~ 第一集上卷 (7)
第一集上卷 (7)
1. 第一○案,麻黃湯證(其四,穎師講授,佐景筆記)
師曰,予友沈鏡芙先生之房客某君,十二月起即患傷寒。因貧無力延醫,延至一月之久。沈先生傷其遇,乃代延予義務診治。察其脈,浮緊,頭痛,惡寒,發熱不甚,據云初得病時即如是。因予:
麻黃(二錢),桂枝(二錢),杏仁(三錢),甘草(一錢)
又因其病久胃氣弱也,囑自加生薑三片,紅棗兩枚,急煎熱服,蓋被而臥。果一刻後,其疾若失。按每年冬季氣候嚴寒之日,患傷寒者特多,我率以麻黃湯一劑愈之,誰說江南無正傷寒哉?
佐景按,內經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之說,殊不足以為訓。若本案所示,其人作麻黃湯證,不服藥者一月之久,而麻黃湯證依然存在。及投以麻黃湯,一劑而愈,其效又依然如響。是蓋其人正氣本旺,故能與邪久持也。余在廣益醫院施診,曾遇一小兒驚厥之恙。目瞠神呆,大便不行,危在旦夕。迭用承氣下之,白虎清之,數日方定。旋竟轉為少陽寒熱往來之證,予以小柴胡湯加味。如是數日,又略安,意其愈矣。某日偶巡視鄰近某善堂,驚見此兒又在。其母曰:多謝先生再造之恩,活此小犬。昨日作卦占兆,謂有方向吉利故,改就此處調理為吉云云。予更細察其病情,則寒熱日數度發,又是麻桂各半湯之證矣。屈指計之,距其起病之日,已近一月。觀其病變曲折,彷彿「離經叛道」,是又豈一日二日之說,所得而限之哉?
白話文:
我的朋友沈鏡芙先生的房客某人,從十二月就開始得了傷寒。因為貧窮沒錢請醫生,拖延了一個月之久。沈先生很同情他的遭遇,就代替他請我來免費看病。我診斷他的脈象,是浮而且緊,頭痛,怕冷,發燒不嚴重,據他說剛開始生病時就是這樣。所以我開了:
麻黃(二錢),桂枝(二錢),杏仁(三錢),甘草(一錢)。
又因為他病了很久,胃氣也虛弱,囑咐他自己加生薑三片,紅棗兩枚,趕緊煎好熱服,蓋著被子睡覺。結果過了一會兒,他的病就好了。我發現每年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得傷寒的人特別多,我通常用麻黃湯一劑就治好了,誰說江南沒有正宗的傷寒呢?
《內經》說的「一天是太陽病,兩天是陽明病,三天是少陽病……」這種說法,實在不足以作為準則。就像這個案例所示,這個人得了麻黃湯證,不吃藥拖了一個月,麻黃湯證的症狀依然存在。等到吃了麻黃湯,一劑就治好了,效果非常顯著。這大概是因為他本身的正氣旺盛,所以能跟邪氣抵抗這麼久。我曾在廣益醫院看診,遇到一個小孩子驚厥的病。眼睛瞪得很大,精神呆滯,大便不通,情況危急。多次用承氣湯瀉下,用白虎湯清熱,幾天後才穩定下來。沒想到又轉變成少陽寒熱往來的症狀,我給他開了小柴胡湯加味。這樣過了幾天,病情又稍微好轉,我想應該要痊癒了。有一天我偶然去附近一家善堂巡視,驚訝地發現這個孩子又在那裡。他的母親說:「多謝先生的救命之恩,救活了這個小傢伙。昨天算卦,說這裡有吉利的方向,所以改來這裡調理比較好。」我再仔細觀察他的病情,發現他寒熱一天多次發作,又是麻黃桂枝各半湯的證候了。算算時間,距離他生病那天,已經快一個月了。看他病情變化曲折,簡直是「離經叛道」,這怎麼可以用一天兩天的說法來限制呢?
2. 第一一案,麻黃湯證(其五,穎師醫案)
俞(右),(住高昌廟維德里一號),傷寒頭項強痛,惡寒,時欲嘔,脈緊,宜麻黃湯。
麻黃(五錢),桂枝(五錢),杏仁(三錢),生草(三錢)
佐景按,病者服此方後,絕不汗出。閱者或疑余作誑言,安有服麻桂各五錢,而無反響者乎?非也,有其故在。緣病者未進藥之先,自以為大便不通,誤用瀉鹽下之。及其中氣內陷,其脈即由浮緊轉為微細,故雖服麻黃湯,而汗勿出。二診,師加附子以振心陽,救逆而差,此不汗出之因於誤治者也。余更目睹師治吏惠甫君之弟,發熱,惡寒,無汗,用麻桂各三錢,一劑,亦絕不汗出。二劑加量,方得微似汗解。其故安在?蓋史君弟執業於鴻昌造船廠,廠址臨江,江風颯颯,史弟平日督理工場之間,固曾飽嘗風露者,此不汗出之因於地土者也。又余在廣益醫院治一人,衣冠楚楚,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與麻桂各三錢,余藥稱是。次日二診,謂服藥後,了無變化。囑再服原方。三診又然。予疑院中藥量不足,囑改從藥鋪購服。四診,依然未汗出,予百思不得其故。及細詢其業,曰:「吾包車伕也。」至是,予方恍然。蓋若是之人,平日慣伍風寒,本不易受風寒之侵襲。若果受其侵襲,則其邪必較常人為重,此不汗出之因於職業者也。然凡此諸例,其不汗出,猶可理解。余又曾治一妊婦腫病,面目手足悉腫。一時意想所至,徑予麻黃湯加味。次日復診,腫退其半。問曾汗出否?曰否。問小便較多否?又曰否。然余未之信也,予原方加減。三日,腫將退淨,仍問其汗與小便各如何?則又絕口否認。倘其言果屬真切,則若不曰:水化為氣,無形外泄,而承認生理學上之所謂「潛汗」直無理足以釋之。嘻,病情萬變,固有不可以常理格之者,惟親歷者能信是言。
曹穎甫曰,發熱惡寒無汗,而兩脈浮緊者,投以麻黃湯,無不應手奏效。辛未六月,有鄉人子因事居舍弟裔伯家,卒然覯病,發熱惡寒,擁被而臥,寒戰不已。長女昭華為疏麻黃湯。服後,汗出神昏,裔伯大恐。不逾時,沉沉睡去,日暮始醒,病若失。大約天時炎熱,藥劑太重,以致神昏,非有他也。今年陰曆十一月初一日,予在陝西渭南縣,交通銀行行長曹欣莊之弟志松病,發熱無汗脈浮緊,予用麻黃三錢,桂枝四錢,生草三錢,杏仁五錢,服後,微汗出,脈微,嗜臥,熱退,身涼,不待再診,病已愈矣。又記昔在丁甘仁先生家,課其孫濟華昆季,門人裴德炎因病求診於濟萬,方治為荊防等味,四日,病無增減,亦不出汗。乃招予往診,予僅用麻黃二錢,桂枝一錢半,杏仁三錢,生草一錢。明日,德炎不至,亦不求再診,予甚疑之。越日,德炎欣然而來曰,愈矣。予按傷寒始病脈之所以浮緊者,以邪正交爭於皮毛肌腠間,相持而不下也。一汗之後,則皮毛肌腠已開,而邪正之交爭者解矣。世人相傳麻黃多用亡陽,而懸為厲禁,然則病太陽傷寒者,將何自而愈乎?
佐景又按,以上錄桂枝麻黃二湯證既竟,請再略伸數語,以明二湯之異趣。前人恆謂桂枝湯治風傷衛,麻黃湯治寒傷營,即今日之學子亦有篤奉此說者,竊意此說大非,當闢之。
余曰:桂枝湯為治太陽病之屬於腸胃虛寒者,麻黃湯為治太陽病之屬於肺臟寒實者。故余伸述桂枝湯之義,凡六則,計八千餘言,獨不一及肺字。及述麻黃湯證,即著重肺字,此其彰明較著者也。為桂枝湯為治虛,故余曰桂枝湯為補方;麻黃湯為治實,故余曰麻黃湯為攻方。
為其為補方,故桂枝湯可以常服;為其為攻方,故麻黃湯未可妄試。攻補互異,此二湯之所攸分。惟其對象同是寒,故曰二湯為傷寒(廣義的)之主方;為此二證常見於傷寒(廣義的)之初起。故曰二湯為太陽之主方。試更以西醫之名詞為說,則可曰桂枝湯為消化器系之感冒方,麻黃湯為呼吸器系之感冒方。
學者能知乎此,方明二湯之真趣,更當審風寒營衛之舊說,將不堪一擊矣!
夫曰風以喻邪之輕,曰寒以喻邪之重,猶可說也,獨不聞衛氣為肺所主,既知麻黃湯為治肺之良方,當曰麻黃湯主治寒傷衛乎?獨不聞營氣為血之精,既知桂枝湯有活血之桂芍,當曰桂枝湯主治風傷營乎?明明顛倒是非,人乃熟視無睹,抑亦何哉?豈其見大論《辨脈法篇》有「風則傷衛,寒則傷營」之文,遂致賢賢相傳,造成此失耶。然而《辨脈法篇》非仲聖原文,又固盡人所知也。
即《太陽篇》中言營衛處,每亦自相矛盾。例如原文曰:「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又曰:「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夫首條言桂枝湯治營和衛不諧,次條又言本湯治營弱衛強。強固不諧之謂,若夫弱又安得謂之曰和?仲聖之言豈竟若是紛亂耶?又《太陽篇》原文,營衛必相提,且必與桂枝湯並論。若言麻黃湯,既不及衛,更不及營。豈後人嫌麻黃湯之寂寞寡伴,乃強分桂枝湯之營以歸之耶?故精鑿言之,《傷寒論》中言營衛處既不多,且決不似仲聖口吻。然則營衛云何哉,我寧暫舍之!
或曰:子以為營衛不足恃,拜聞命矣。然則太陽經病府病之說如何?謹答曰:是說之謬較營衛尤甚,其入人之深,賢者不免。余每篤信章氏太炎之醫論,然而章氏曰:「《傷寒論》之太陽病,應分別論之。初起時之麻黃湯證桂枝湯證,僅為太陽之前驅證,猶非太陽正病也。惟水蓄膀胱之五苓散證,及熱結膀胱之桃核承氣湯證,斯為太陽正病。
」竊意未敢贊從。考此所謂經病府病蓄水蓄血說之失,其因有三。一為本《內經》經絡之舊說,二為五苓散及桃核承氣湯悉列《太陽篇》中,而條文復冠以太陽病三字。三為五苓散及桃核承氣湯中,悉有桂枝。夫處處本《內經》之說以釋《傷寒論》,無異御錦繡之衣,行荊棘之途,將無往而不掣肘,此其失一也。
小柴胡湯,人皆知為少陽病之主方,四逆湯,人皆知為少陰病之主方,而悉列在太陽篇中,與五苓桃核並肩,故以所列篇章而論方,此其失二也。烏梅丸中有桂枝,將以為太陽方乎?半夏散中有桂枝,將亦為太陽方乎?此其失三也。欲免諸失,當曰:桃核承氣湯為陽明方,五苓散為少陽方。
夫桃核承氣湯中有硝黃,與大承氣湯同例,謂為陽明方,似猶近是,人或信之。獨謂五苓散為少陽方,得毋離經叛道,故作驚人之論乎?曰:非也。余作此言,有實驗以為徵,有病理以為說,悉詳本錄第二集中,茲不先贅。或曰依君之論,太陽將僅餘麻桂二方矣。曰容或近之。
故若謂麻桂二湯證為太陽正病,為六經病之前驅也可;謂麻桂二湯證僅為太陽病之前驅,猶非太陽正病,實不可也。
敘述至此,不能不連及太陽病三綱鼎立之說。孫思邈《千金翼方》首謂傷寒全論不過三方,桂枝、麻黃、大青龍湯是也,其餘均為救逆之方云云。夫桂枝湯為風傷衛,麻黃湯為寒傷營,大青龍湯為風寒兩傷營衛,成氏、許氏、方氏諸賢,或述於先,或繼於後,千百年來,播為醫林美談。
幸生韻翁快人,發為快語,曰:「既云麻黃湯治寒,桂枝湯治風,而中風見寒,傷寒見風者,曷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而更用大青龍湯主治耶?」吾知主三綱鼎立說之古人一聞此語,得毋俯首耶?韻翁謂大青龍湯為麻黃湯加味,不愧名言,其不能與麻桂二湯相鼎足者,彰彰明甚。
若夫麻桂各半湯之所治雖與麻黃湯及桂枝湯悉異,然以其證情之重要言,以其病例之多寡言,更不能與二湯並駕齊驅。然則太陽病之主方似僅餘麻桂二湯矣。
雖然尚有第三方在。但今者吾舉其名以告,又恐滋君之疑,無從解君之惑。好在吾《經方實驗錄》一書,以經方為經,以實驗為緯,以理論為花紋。敢請諸公先察經緯,慢賞花紋,而容吾述葛根湯證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