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實驗錄》~ 第一集下卷 (29)
第一集下卷 (29)
1. 第八五案,奔豚(其二,佐景醫案)
我今當補述周婦氣上衝之情形。據述其氣確發源於小腹,惟並非僅中道一線直上,彷彿腹之兩旁皆有小線向上中方向升騰,直衝至心臟部分而杳。方其沖也,頗覺難堪;及其杳也,不知何去。而白津之忽湧忽止,又皆出於不能自主。如是前後數分鐘,方復原狀。然而神為之疲,食為之減。
吾人當注意此婦之逆氣衝至心而杳一語,與經文「氣從少腹上衝心者」「氣從少腹上至心」二語,悉合符節。經文之「至」字,有以心為止境,至此而止之意。經文之「沖」字,有以心為正鵠,沖此即中之義。經文衝心至心大同小異之二條,悉主桂枝加桂湯,故我治本案衝心至心之奔豚,亦用桂枝加桂湯。
此婦服藥得矢氣後,則上衝之氣頓減,可見衝心之逆氣無非腸中之矢氣,腸中之矢氣即是衝心之逆氣。意者腸中發酵之瓦斯既不能泄於下,勢必膨於中,故腹脹滿。而腹之脹滿程度又殊有限制,故此時瓦斯乃隨時有上溢之可能。適腸繫於腸間膜,膜中有無數靜脈管吸液上行,平時因血管有關約之作用,瓦斯不能溢入血管。適其人暴受驚恐,關約失其效能(吾人手方握物,受驚則物墮地。
書載難產之婦,因驟聞響器擲地,胎兒安下。是皆關約筋因驚失效之明證),於是瓦斯乘機溢入血管。此溢入之量必甚微渺,然其害已烈。觀西醫之注射液劑,必避免空氣之隨入,慎之又慎,可見一斑。設瓦斯溢入靜脈管,病人之感痛楚尚不甚劇,因瓦斯與靜脈血液同向上行故也。
設其所溢入者為動脈管,則二者逆向而行,痛楚斯甚。以我臆測,此種瓦斯甚且逆大動脈而上薄心臟,但心臟瓣膜開合噴壓之力殊強,故瓦斯終為擊潰,或下退原處而杳。藥以桂枝加桂湯者,因桂枝能助動脈血運暢行之故,更加桂心以為君,則其噴壓之力更強,而瓦斯乃不能上溢,但能下返(我前釋桂枝湯中桂枝之用與此處相合,尚不致有兩歧之誤)。如此解釋,似覺圓滿。
但依生理書言,腸中毒素每能侵入血管,至腸中之瓦斯殊不能溢入血管之中。然今日之生理尚不足以盡釋實際之病理,觀肋膜炎病者進十棗湯後,其肋膜間之水竟從肛門而出,即是一例。故我敢依此種病例作奔豚病理之「假說」如上。「假說」云者,即假定之學說,並非絕對之真理,姑留此說,以待他人之改正謬誤或補充證明者也。故閱者有以吾說為非是起而駁難者,我當謹敬受教。
但望另著新說,以饜眾望,若夫徒事破壞,莫能建設者,則非吾所期也。
依鄙意,病者腸中先有瓦斯之蘊積,偶受驚恐,則關約失效,致瓦斯溢入血管之中。故仲聖曰「皆從驚發得之。」「發」,猶言「始」也,此言大有深意。仲聖又曰:「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試問燒針令汗,何故多發奔豚?歷來注家少有善解。
白話文:
我現在要補充說明周婦氣體上衝的情況。據她描述,那股氣確實是從小腹發出的,但並不是單純沿著中間一條直線往上衝,而是感覺腹部兩側都有細小的氣流向上,往中心的方向升騰,直接衝到心臟部位就消失了。當氣體衝上來的時候,她覺得非常難受;等到氣體消失時,又不知道它跑哪去了。而且,唾液會忽然湧出,又忽然停止,完全無法控制。這樣反覆幾分鐘後,才恢復正常。然而,精神也因此變得疲憊,食慾也跟著減少。
我們要注意這婦人所說的「逆氣衝至心而消失」這句話,與醫經裡描述的「氣從少腹上衝心」和「氣從少腹上至心」這兩種情況完全符合。醫經裡的「至」字,有以心臟為終點,到這裡就停止的意思。「衝」字則有以心臟為目標,衝到這裡就中的意思。醫經中描述的這兩種衝心、至心的情況,雖然文字上略有不同,但都主張使用桂枝加桂湯治療。所以,我治療這個病例中氣體衝心、至心的奔豚症,也使用了桂枝加桂湯。
這位婦人服藥後,放了屁,上衝的氣體就明顯減少了。可見,衝心的逆氣其實就是腸道裡的廢氣,腸道裡的廢氣也就是衝心的逆氣。我認為,腸道中發酵產生的瓦斯,如果無法從下面排出,就一定會在腸道中膨脹,所以肚子會脹滿。但是腹部脹滿的程度又有限制,因此這時瓦斯就隨時可能向上溢出。剛好腸道繫於腸間膜上,膜中有無數靜脈血管向上吸收液體。平常因為血管有收縮的作用,瓦斯無法進入血管。但如果人突然受到驚嚇,收縮的功能就會失效(就像我們手中握著東西,受到驚嚇東西就會掉到地上)。
古籍記載,難產的婦人,如果突然聽到響器摔到地上,胎兒就會順利產下。這些都是血管收縮功能因為驚嚇而失效的明顯例子。於是,瓦斯就趁機溢入血管。雖然溢入的量一定非常微小,但造成的傷害卻很嚴重。看看西醫注射液體時,必須非常小心避免空氣進入,可見一斑。如果瓦斯溢入靜脈血管,病人可能感覺疼痛不太劇烈,因為瓦斯和靜脈血液是同方向往上流動的。
如果瓦斯溢入的是動脈血管,那麼兩者就會逆向流動,疼痛就會非常劇烈。我推測,這種瓦斯甚至會逆著大動脈向上衝擊心臟,但心臟瓣膜的開合和噴射壓力非常強大,所以瓦斯最終會被擊潰,或是向下退回原處消失。我使用桂枝加桂湯的原因是,桂枝能幫助動脈血液暢通運行,再加桂心做為君藥,就能使噴射力量更強,瓦斯就無法向上溢出,只能向下返回(我之前解釋桂枝湯中桂枝的用法,與這裡的解釋相符,應該不會有兩種不同的意思)。這樣解釋,似乎比較圓滿。
但是根據生理學的說法,腸道中的毒素常常會侵入血管,但腸道中的瓦斯應該不可能溢入血管。然而,現今的生理學還不足以完全解釋實際的病理,就像肋膜炎的病人服用十棗湯後,肋膜間的積水竟然從肛門排出,這就是一個例子。因此,我才敢根據這種病例,提出關於奔豚病理的「假說」。所謂「假說」,就是假設的學說,並非絕對真理。我暫時保留這個說法,期待有人能指正我的錯誤,或補充證據。所以,如果讀者認為我的說法不對而提出反駁,我一定會虛心接受。
但我希望有人能提出新的說法,以滿足大家的期望,如果只是單純的破壞,卻不能建設,那就不是我所期望的了。
依我的看法,患者的腸道中原本就有瓦斯積聚,偶爾受到驚嚇,血管的收縮功能就會失效,導致瓦斯溢入血管之中。所以,仲景說:「都是從驚嚇引起的。」「發」的意思就是「開始」。這句話很有深意。仲景又說:「用燒針的方法使之發汗,如果針刺的部位受寒,出現腫塊和發紅的情況,一定會引發奔豚。」試問,用燒針使之發汗,為什麼容易引發奔豚呢?歷來的註解很少有能解釋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