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經方實驗錄》~ 第一集下卷 (19)

回本書目錄

第一集下卷 (19)

1. 第八一案,肺癰(其二,穎師醫案)

草三錢、苦桔梗二錢、大麥冬(去心)三錢、天花粉六錢、絲瓜絡五錢、光杏仁三錢、象貝母三錢、冬瓜瓣二兩、地枯蘿三錢。」二十九日,承邀續診。據謂昨方頗效。案曰:「服藥後,咳時加多.膿痰加多。按此種膿痰蘊積於內,非排去之不為功。刻診脈象數,肩息未除,咽中痛,大便已行而堅。病情尚在險途,再擬前法加減。鮮蘆根三根,西洋參一錢、生苡仁二兩、苦桔梗二錢、冬瓜瓣二兩、光杏仁四錢、絲瓜絡六錢、地枯蘿四錢、南沙參三錢、生甘草二錢。」三十日,吳君來謂身熱又減,臭痰亦少,堅請三診。余以其脈雖細數,一分鐘一百四十餘至,不足慮。獨息時左肩尚動,思仲聖云:「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此雖非上氣病,終不禁躊躇。又以雜務紛集,無暇抽身,仍主請師續診。九月一日,吳君到師家商議,問吉凶,師慰之。案曰:「肺癰業經出險,但咯痰尚濃,兼有微熱,仍宜前方加減。生甘草五錢、桔梗五錢、桃仁泥二錢、生白芍五錢、瓜蔞皮仁各三錢、生山梔錢半,另服醒消丸每服二錢。」此方服後,又有進步。九月二日,夜中,不知何故,忽云心中劇痛,隨嘔出鮮紅之血,約半小杯,隨續吐出數次,吐後,神疲納呆,又不能安寐。三日,吳君急到師家乞診。值師玉體不豫,乃口報藥味,由湘人師兄錄之。方曰:「嫩射干三錢、白前三錢、桃仁泥二錢、生甘草三錢、生白芍五錢、枳殼一錢、全瓜蔞六錢(切)、桔梗一錢、制香附三錢、生山梔三錢,另服醒消丸每服一錢。」下午二時,進初煎,六時進二煎,夜十一時,痛即定。次早起,痛全除。眾驚藥之速效,竟至於此也。五日,師健步,命駕出診,案曰:

四診(夏曆七月廿日),肺癰無腥臭之痰,病已出險,但時吐濁痰,膠黏黃厚,當從《千金》皂莢丸法,改湯以治之。蓋濁痰不除,咳必不能止也。

牙皂末(五分),用黑棗去核包煎

佐景按,此方之藥值賤甚,僅需銅元三枚而已。藥鋪中先生微笑曰,此能愈疾乎?吳君得藥,仍取大黑棗,先去其中核,卻納入牙皂末,用線扎棗兩端,使勿漏出,計需棗七枚,已將牙皂末裝畢,即煎與服。服後,竟又峰迴路轉,別見柳暗花明。陡有多許白膩之痰濁,悉從大便出,口中吐痰反少,一如師預告。非第此也,前數日飲食常帶嘔意。予曰,嘔者,胃不和也。凡大病久病,有胃則生,胃不和則危,此定例也。今則非第不嘔,而且胃納轉佳,又能自起坐大便,或為其他動作矣。又前此臥不得左脅著席者,今則能之。所以然者,前此右肺蓄膿方盛,使用左脅著席,則膿將壓諸其他臟器上,因而不舒乎?胸前隆起處,前服三診方後,即開始降落,今乃悉平。咳嗽時,胸部不再牽痛。又安福消腫膏自經西醫敷用,即時常更換,至此乃免除。此方連服三日,功效甚著。自八日起又服前之懸擬方,但去生山梔。其中之醒消丸計守服迄今,自三錢減為一錢,猶未間也。自是頓入坦途,能食飯,怕吃藥,嬉戲如常矣。二十九日,吳君又叩調理之方,師曰:

白話文:

第一次診斷 (初診,七月二十八日):

開了藥方:草三錢、苦桔梗二錢、大麥冬三錢(去心)、天花粉六錢、絲瓜絡五錢、光杏仁三錢、象貝母三錢、冬瓜瓣二兩、地枯蘿三錢。

第二次診斷 (七月二十九日):

病人說上次開的藥效果不錯,但服用後咳嗽加劇,膿痰也變多。醫生認為,這是因為膿痰積在體內,必須排出才有效果。診斷發現脈象頻數,呼吸急促,喉嚨痛,大便偏硬。病情仍有危險,所以稍微調整了上次的藥方,加上鮮蘆根三根、西洋參一錢、生薏仁二兩、苦桔梗二錢、冬瓜瓣二兩、光杏仁四錢、絲瓜絡六錢、地枯蘿四錢、南沙參三錢、生甘草二錢。

第三次診斷 (七月三十日):

病人說身體發熱的情況減輕,臭痰也減少了,所以請求再次診斷。醫生認為,雖然脈搏仍然細數,一分鐘一百四十多次,但不用太過擔心。只是病人呼吸時左肩還會動,想起《傷寒論》說的「上氣,面部浮腫,肩部聳動,脈浮大,是無法醫治的」,雖然這不是上氣病,但還是有點擔心。又因為自己雜事太多,沒空仔細處理,所以請另一位醫生繼續看診。

第四次診斷 (九月一日):

病人去請教另一位醫生,詢問病情吉凶,醫生安慰了他。醫生認為,肺癰的病情已經脫離危險,但痰仍然很濃,還有些微發熱,所以還是用之前的藥方,再稍微調整一下,加上生甘草五錢、桔梗五錢、桃仁泥二錢、生白芍五錢、瓜蔞皮和瓜蔞仁各三錢、生山梔一錢半,另外再吃醒消丸,每次兩錢。服藥後,病情又有進展。

第五次診斷 (九月二日):

晚上,病人突然感到心口劇痛,然後吐出鮮紅的血,大約半小杯,之後又連續吐了好幾次。吐完後,精神疲憊,食慾不振,也無法好好睡覺。

第六次診斷 (九月三日):

病人急忙去找醫生,但醫生身體不舒服,所以口述藥方,由他的師兄記錄下來。藥方為:嫩射干三錢、白前三錢、桃仁泥二錢、生甘草三錢、生白芍五錢、枳殼一錢、全瓜蔞六錢(切片)、桔梗一錢、制香附三錢、生山梔三錢,另外再吃醒消丸,每次一錢。下午兩點服用第一次煎的藥,六點服用第二次煎的藥,晚上十一點疼痛就止住了。第二天早上,疼痛完全消失。大家都驚訝藥效如此迅速。

第七次診斷 (九月五日):

醫生身體康復,出診時診斷說:肺癰沒有腥臭的痰,病情已經脫離危險,但有時還是會吐出濃濁的痰,痰液黏稠且顏色黃厚,應該按照《千金方》裡皂莢丸的用法,改用湯藥來治療。因為濃濁的痰不除掉,咳嗽就不會停止。

最終治療 (七月二十日):

使用牙皂末五分,用黑棗去核後包起來煎煮服用。藥材非常便宜,只需要銅錢三枚而已。藥鋪的人還笑說,這能治好病嗎?病人買了藥,把黑棗去核,把牙皂末塞進去,用線綁住棗的兩端,總共用七顆黑棗。煎好後服用,沒想到病情出現轉機,排出很多白色黏膩的痰,而且是從大便排出,吐出的痰反而減少了,正如醫生所預料。不僅如此,之前幾天吃飯常常想吐,但現在不僅不吐,而且胃口變好,也能自己坐起來上廁所或做其他動作了。之前躺下時左側腰部不能接觸床鋪,現在也能了。原因可能是之前右肺積膿嚴重,左側腰部著床會壓迫到其他器官。胸前隆起的地方,在服用之前的藥方後,也開始下降,現在已經完全平坦了。咳嗽時,胸部也不會再牽引疼痛。之前使用西醫的消腫膏敷在患處,需要經常更換,現在也不需要了。服用這個藥方三天後,效果很明顯。從八號開始,又服用之前擬定的藥方,但去掉了生山梔。醒消丸從三錢減為一錢,一直服用至今。從此,病情就穩定下來,能吃飯,不再怕吃藥,像正常人一樣玩耍了。

第八次診斷 (九月二十九日):

病人又來詢問調養的藥方,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