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舌鑑》~ 紫色舌總論
紫色舌總論
1. 紫色舌總論
紫舌苔者,酒後傷寒也;或大醉露臥當風,或已病而仍飲酒,或感冒不服藥,而用蔥姜熱酒發汗,汗雖出而酒熱留於心胞,沖行經絡,故舌見紫色,而又有微白苔也。苔結舌之根尖,長短厚薄,涎滑乾焦,種種不同,當參其源而治之。
傷寒以蔥酒發汗,酒毒入心,或酒後傷寒,皆有此舌,宜升麻葛根湯加石膏、滑石;若心煩懊憹不安,梔子豉湯;不然,必發斑也。
舌渾紫而又滿舌紅斑,或渾身更有赤斑者,宜化斑湯、解毒湯,俱加葛根、黃連、青黛;有下證者,涼膈散。
舌紫而中見白苔者,酒後感寒,或誤飲冷酒所致,亦令人頭痛、惡寒、身熱,隨證解表可也。
舌淡紫帶青而潤,中絆青黑筋者,乃直中陰經,必身涼、四肢厥冷、脈沉面黑,四逆、理中等治之。
舌邊紫而中心赤腫,足陽明受邪,或已下,便食酒肉,邪熱復聚所致;若赤腫津潤,大柴胡微利之;若煩躁厥逆脈伏,先用枳實理中,次用小承氣。
嗜酒之人傷於寒,至四五日,舌紫,上積干黃苔者,急用大承氣下之;如表證未盡,用大柴胡湯。
舌紫短而團圞者,食滯中宮而熱,傳厥陰也,急用大承氣湯下之;下後熱退脈靜舌柔和者生,否則死。
舌淡青紫而中有黃濕苔,此食傷太陰也,脈必沉細,心下臍旁按之硬痛或矢氣者,小承氣加生附子,或黃龍湯主之。
感寒之後,不戒酒食,而見咳嗽生痰,煩躁不寧,舌色淡紫,尖生蓓蕾,乃酒濕傷肺,味濃傷胃所致也,宜小柴胡湯加減治之。
舌全紫如煮熟者,乃熱邪傳入厥陰,至篤之兆,當歸四逆湯。
舌色青紫無苔,且滑潤瘦小,為直中腎肝陰證,吳茱萸湯、四逆湯急溫之。
舌淡紫而中心帶灰,或青黑,不燥不濕者,為邪傷血分,雖有下證,只宜犀角地黃湯加酒大黃微利之。
白話文:
紫色舌總論
舌頭呈現紫色,是因為喝酒後受寒。可能是大醉後露宿於風中,或是生病期間仍然飲酒,又或者感冒未服藥而用蔥姜熱酒發汗。雖然汗出,但酒的熱氣停留在心包,衝擊經絡,所以舌頭才會呈現紫色,同時伴有輕微的白苔。苔的附著在舌根和舌尖,長短、厚薄、濕潤、乾燥等情況都各有不同,必須追究其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傷寒用蔥酒發汗,酒毒入心,或是酒後傷寒,都會出現這種紫舌。應該服用升麻葛根湯,再加入石膏、滑石。如果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則服用梔子豉湯,否則可能出現斑疹。
舌頭整體呈現紫色,並且佈滿紅斑,或者全身也出現紅色斑點,應該服用化斑湯、解毒湯,並加入葛根、黃連、青黛。如有腹瀉症狀,則服用涼膈散。
舌頭紫色,中間出現白苔,是酒後受寒,或者誤飲冷酒導致的,也會伴隨頭痛、惡寒、發熱等症狀,依據不同症狀服用解表藥物即可。
舌頭顏色淡紫帶青,濕潤,中間有青黑色筋脈,這是直中陰經,必然伴隨身體寒冷、四肢厥冷、脈象沉弱、面色發黑,應服用四逆湯、理中湯等治療。
舌頭邊緣紫色,中間紅腫,是足陽明經受邪,或者已經痊癒後又吃酒肉,導致邪熱再次聚集。如果紅腫濕潤,用大柴胡湯使其微利;如果煩躁、厥逆、脈象隱伏,先服用枳實理中湯,再服用小承氣湯。
嗜酒之人受寒,四五天後舌頭呈現紫色,舌面上有乾燥的黃色苔,需立即服用大承氣湯瀉下。如果表證尚未消失,則服用大柴胡湯。
舌頭紫色、短小且圓,是食物停滯於中焦並伴有熱邪,傳入厥陰經。應立即服用大承氣湯瀉下。瀉下後熱退、脈象平穩、舌頭柔軟,則可痊癒;否則危殆。
舌頭顏色淡青紫色,中間有黃濕苔,這是傷及太陰經。脈象必然沉細,心下及臍旁按壓會有硬痛或放屁的症狀,應服用小承氣湯加生附子,或黃龍湯治療。
受寒後不忌酒食,出現咳嗽、痰多、煩躁不安,舌頭顏色淡紫,舌尖有像蓓蕾一樣的突起,這是酒濕傷肺,濃味傷胃所致。應服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
舌頭全部呈現紫色,如同煮熟一般,這是熱邪傳入厥陰經,病情危重的徵兆,應服用當歸四逆湯。
舌頭青紫色,沒有苔,而且濕潤、瘦小,這是直中腎肝陰虛的症狀,應服用吳茱萸湯、四逆湯溫補。
舌頭顏色淡紫,中間帶灰色或青黑色,不乾燥也不濕潤,這是邪氣侵犯血分。即使有腹瀉症狀,也只需服用犀角地黃湯,加入酒大黃使其微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