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 卷二 (1)
卷二 (1)
1. 脈法下篇
脈理精微發於上篇,而其名義之紛賾,形象之遷化,診候之機緘,望切之竅妙,所未詳悉者,設為問答,發於此篇。澄心渺慮,傳茲奧旨,誠崆峒訪道之仙梯,赤水求珠之秘渡也。後世醫理無傳,半緣脈法不解。仲景脈法家藏而戶收,白首不解則終身不靈,是胼拇支指之呼吸不應也,豈仲景傳脈之心哉?
白話文:
脈象的精微道理在上一篇已經闡述了一些,但脈象的名稱、形象的變化、診脈的奧祕、望色和切脈的精妙之處,還有很多沒有詳細說明的地方。因此,設置問答的方式來探討這些問題,發揚於這第二篇。大家淨化心念,消滅雜念,共同傳承這些隱晦的脈理精要,這無異於通往崆峒山求道的仙梯,是探求赤水神珠的祕密途徑。後來醫學理論失傳,有一半的原因是脈法沒有傳承下來。張仲景的脈法祕藏在家族中,閉門不出。如果在年老時才開始學習,那麼終身也難以領悟,就像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不協調一樣,難道這是仲景傳授脈理的心願嗎?
2. 脈法下篇提綱
營衛之消息是不一端,臟腑之乘除是不一致,支派分別不可紀極,而溯本窮源不過陰陽二者而已。診陰陽之異同,判死生之懸殊,生之與死孰美孰惡,陰之與陽孰貴孰賤,解此章之義,則以下諸章決生斷死之方,起死回生之法悉具於此矣。
白話文:
營氣和衛氣的運行變化並非單一的,臟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不盡相同,它們錯綜複雜,無法一一列舉。但追根溯源,所有這些變化都離不開陰陽這兩個根本元素。通過診斷陰陽的差異,就能判斷生死存亡的懸殊。生死之間,孰優孰劣?陰陽之中,孰重孰輕?理解本章的含義,就能掌握後續章節中決定生死存亡的方法,以及起死回生的良方妙法。
3. 脈法三十三
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不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期十四日當劇。
白話文:
脈象中有所謂陽結和陰結,如何區分呢?回答說:如果脈象浮而有力,不能進食,大便不通,這種情況叫做實證,也就是陽結。大約在第十七天會發作得很嚴重。如果脈象沉而遲緩,不能進食,身體沉重,大便反而硬結,這種情況叫做陰結,大約在第十四天會發作得很嚴重。
脈浮而數,不能食,不大便,此為陽實,名曰陽結。陽實而無陰以和之,其氣必結,期十七日當劇也。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陰盛而無陽以和之,其氣必結,期十四日當劇也。陰盛大便當溏,不溏而硬,故謂之反。凡大便秘澀,糞若羊矢者,皆陰結之證也。
白話文:
脈搏浮動快速,無法進食,大小便不通暢,這是陽氣過盛,稱為「陽結」。陽盛沒有陰氣調和,氣勢必鬱結,預計在十七天後會發作。
脈搏沉穩而緩慢,無法進食,身體沉重,大便反常地硬結,稱為「陰結」。陰盛沒有陽氣調和,氣勢必鬱結,預計在十四天後會發作。
陰盛時大便應當溏泄,但卻硬結,因此稱之為「反」。凡是大便乾結,糞便像羊糞一樣的,都是陰結的徵兆。
十七日劇者,火為陽,大衍之數,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合而為九,積至二九為十八日,則火氣盛矣。陽性疾,故不及期而劇也。十四日劇者,水為陰,大衍之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合而為七,積至二七十四日,則水氣盛矣。陰性遲,故及期而劇也。此言陰陽之大數,不必泥也。
白話文:
第十七天發作:火屬陽氣,根據大衍之數,地第二個生出火,天第七個生成火,合起來為九。積累到兩個九,就是十八天,這時火氣旺盛。陽性疾病,所以還沒到預定的時間就發作了。
第十四天發作:水屬陰氣,根據大衍之數,天第一個生出水,地第六個生成水,合起來為七。積累到兩個七,就是十四天,這時水氣旺盛。陰性疾病,所以到了預定期限才發作。
以上是陰陽發作時間的大致規律,但不必過於拘泥。
4. 脈法三十四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為病脈。
曰病脈者,以其陰陽之偏也。
白話文:
脈搏出現時有時停頓,然後又恢復正常流動的,這被稱作結脈;脈搏快速跳動時突然停頓,之後又恢復正常的,這被稱作促脈。陽氣過盛就會出現促脈,陰氣過盛就會出現結脈,這些都是疾病的脈象。
所謂的病脈,就是因為身體內的陰陽失衡所導致的。
5. 脈法三十五
脈靄靄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泛廣大,像車蓋一樣,稱為「陽結脈」。如果脈象沉澀重滯,像循著長竿走一樣,稱為「陰結脈」。如果脈象微弱模糊,像羹面上浮著的油脂,表示陽氣不足。如果脈象細弱綿延,像蜘蛛絲一樣,表示陽氣衰微。如果脈象綿長、細軟無力,像瀉出的漆水一樣,則表示氣血不足。
脈靄靄郁動如車蓋之升沉者,名曰陽結也。脈累累不平如循長竿之硬節者,名曰陰結也。脈瞥瞥虛飄如羹上之油珠者,陽氣微也。脈縈縈細弱如蜘蛛之輕絲者,陽氣衰也。脈綿綿斷續如瀉漆之頻絕者,亡其血也。
白話文:
脈靄靄鬱動如車蓋之升沉 脈搏跳動緩慢,似車蓋升降,稱為陽結。
脈累累不平如循長竿之硬節 脈搏不平穩,似沿著長竿的硬節滑動,稱為陰結。
脈瞥瞥虛飄如羹上之油珠 脈搏虛弱飄忽,似羹湯上的油珠,表示陽氣不足。
脈縈縈細弱如蜘蛛之輕絲 脈搏細弱綿延,似蜘蛛的輕絲,表示陽氣衰弱。
脈綿綿斷續如瀉漆之頻絕 脈搏斷斷續續,似漆汁滴落時頻頻中斷,表示氣血不足。
6. 脈法三十六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白話文:
陰陽交集運作,稱為動。陽動則出汗,陰動則發熱。如果身體發冷怕冷,這是三焦受傷了。如果把脈時發現脈象出現在關脈(手腕橫紋的中間部位)以上,沒有首尾,像豆子一樣大小,而且脈動搖擺不定,這種現象也稱為動。
陰陽相搏,二氣鬱勃而動盪,名曰動。陽氣動則陽升於陰衛,泄而汗出;陰氣動則陰閉於陽衛,鬱而熱發。動雖在陽脈之中,而實陰陽所俱有也。脈動而見形冷惡寒者,此三焦之陽氣傷也。若脈數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此名曰動。動者,氣鬱於中,不能升降也。
白話文:
陰陽相激,兩股氣息相互交搏,氣勢旺盛,稱為「動」。陽氣運行時,上行於陰衛部位,外泄而發汗;陰氣運行時,阻滯於陽衛部位,鬱結而產生熱症。雖然「動」主要發生在陽脈,但實際上是由陰陽兩氣共同導致的。脈搏跳動且出現形寒惡寒的症狀,這是三焦陽氣受損所致。如果在關脈上方出現脈搏頻繁,節奏不規律,形似豆粒,跳動不穩定的情況,則稱為「動」。「動」症是指氣息鬱結在體內,無法正常升降。
關所以候中焦,關上不動者,中氣之治,升降推遷之得政也。蓋陰升於寸則遂其上浮之性,不至為動;陽降於尺則遂其下沉之性,不能為動。惟陰欲升,脾土虛而不能升;陽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則二氣鬱於關上而見動形。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二氣虛弱,不能升降之狀也。
白話文:
「關」指人體的橫膈膜。橫膈膜可以觀察中焦(脾胃)的狀態。如果橫膈膜沒有異常動作,表示中氣運作正常,升降進退得宜。
陰氣(寒氣)會上升到寸口脈(手腕內側),順其上浮的性質,所以不會引起異常。陽氣(熱氣)會下降到尺澤脈(手腕外側),順其下沉的性質,因此也不會引起異常。
但如果陰氣想要上升,但脾氣虛弱無法升發;陽氣想要下降,但胃氣虛弱無法下降,那麼陰陽二氣就會鬱積在橫膈膜上,出現異常的動作。
如果上下沒有脈象的頭尾,像豆子一樣大小,而且有輕微的抖動,表示陰陽二氣虛弱,無法正常升降。
關者,陰陽出入之關。陰自此升而為陽,陽自此降而為陰。此實陰陽升降之樞軸,故曰關乃中氣之所變現也。」(關上動數如豆,厥厥動搖,上下不至尺寸,此死脈也。)
白話文:
「關」是指陰陽出入的關卡。陰氣從此處上升變成陽氣,而陽氣從此處下降變成陰氣。這裡是陰陽升降的樞紐,因此稱為「關」,是中氣變化的地方。(關上脈搏細弱如豆,微弱地跳動,上下距離不到一寸,這是死脈。)
7. 脈法三十七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寸為陽,尺為陰。尺寸浮大而柔濡,上下同等,不至偏虛,彼此不爭,是以安緩也。
白話文:
陽性脈象浮大且柔软,陰性脈象也浮大且柔软,陰脈和陽脈表現相同,這種情況被稱為緩脉。
手腕內側前段屬陽,後段屬陰。從前到後的脈象都浮大且柔软,整體表現一致,沒有出現一邊虛弱的情況,陰陽之間沒有互相抗衡,因此脈象平穩緩和。
8. 脈法三十八
問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謂也?
白話文:
有人問:「翕奄沉」這脉象又叫做「滑」,這是什麼意思呢?
師曰: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合和,故令脈滑,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沉,飲食自可。少陰脈微滑,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其人必股內汗出,陰下濕也。
白話文:
中醫老師說:沉脈代表純陰,翕脈代表正陽,陰陽交合調和,所以脈搏會變得滑,關脈、尺脈也自然平順。陽明脈微沉,飲食方面沒有問題。少陰脈微滑,這是滑脈的「浮」的別稱。由於這是陰氣實質,所以患者一定會有股內出汗、陰部潮濕的症狀。
翕者,浮動之意。脈正浮動,忽然而沉,其名曰滑。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陽升於寸則為浮,陰降於尺則為沉。陰陽和合,故令或浮或沉而脈滑。如是者,關尺之脈必自均平也。關為陰陽之交,浮沉之中。關平則陰陽和合而為滑,尺平則沉而不滑也。關平則滑,尺平則沉。關不平則沉,尺不平則滑。
白話文:
翕:浮動的意思。脈搏原本浮動,突然沉下去,稱為滑。沉屬於純陰,翕屬於正陽。陽氣上升到寸口部位,稱為浮;陰氣下降到尺脈部位,稱為沉。陰陽協調,所以導致脈搏時而浮時而沉,稱為滑。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關脈和尺脈肯定會保持平衡。關脈位於陰陽交接處,浮沉之間。關脈平衡則陰陽協調而滑,尺脈平衡則沉而不滑。關脈平衡則滑,尺脈平衡則沉。關脈不平衡則沉,尺脈不平衡則滑。
若使關不平,陽明脈微沉,陰氣稍盛矣,而未至大盛,食飲猶自可也。尺不平,少陰脈微滑,雖稱曰滑,其實乃緊而浮之名也。此為腎家之陰實,不能溫升,肝木木氣鬱動,故令脈滑,非陰陽和合之滑也。肝氣鬱動於下焦,不遂其發生之性,風木疏泄,其人必股內汗出,陰器之下常濕也。
白話文:
如果關脈不平穩,脈象沉細,表示陰氣稍微旺盛,但尚未過於強盛,飲食方面仍然可以。尺脈不平穩,少陰脈脈象微滑,雖然說是滑脈,但實際上是緊而浮的脈象。這是因為腎陰過盛,不能溫暖升發,肝木鬱動,所以導致脈象滑,但並不是陰陽調和的滑脈。肝氣鬱動在腰腹以下,不能順利地生髮,風木疏泄,所以這樣的人一定會大腿內側出汗,生殖器官下方經常潮濕。
9. 脈法三十九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白話文:
脈搏浮在表面且緊繃的,被稱為弦脈。所謂的弦脈,其狀態就像弓弦一樣,按壓時位置不會改變。至於緊脈,則像是扭轉的繩索,變化不定。
緊為寒脈。傷寒則脈緊,以寒性閉藏而不發也。冬時寒盛,水冰地坼,脈緊之義也。腎主蟄藏,故尺脈沉緊,及關而浮緊變為弦,便是春木發生之象。弦雖按之不移,然緊中帶浮,已非沉緊之形,如轉索之不息者矣。上章緊之浮名也,具此弦意。尺本沉緊而忽然滑者,則不專於沉,兼有浮升之狀,是弦見於尺。
白話文:
脈絡緊繃,這是寒脈的徵兆。傷寒時脈絡會緊繃,因為寒氣封閉藏匿,無法宣發。冬天寒氣旺盛,水結冰、土地龜裂,這就是脈絡緊繃的道理。腎臟主司封藏,所以尺脈沉緊,到了關脈就浮緊轉變為弦脈,這是春天屬木生發的徵兆。弦脈雖然按壓不動,但緊中帶浮,已經不是沉緊的狀態,就像麻繩不斷旋轉一樣。上一章提到的緊而浮,就包含了弦脈的這個意思。尺脈原本沉緊,但突然變得滑利,就不只呈現沉的狀態,還兼有浮升的樣子,這就是弦脈出現在尺脈上。
弦應在關,而見於尺者,木欲升而不能升也。故名滑而不名弦。及其漸升於關,則陰陽相半,浮緊兩平,不曰緊曰滑,直名曰弦矣。
白話文:
正常的弦脈應該是出現在關脈,但現在卻出現在尺脈,這是因為肝氣想上升卻上昇不了。因此,稱之為「滑脈」而不是「弦脈」。當肝氣逐漸上升到關脈時,陰陽兩氣各佔一半,浮脈和緊脈達到平衡,不再稱之為「緊脈」或「滑脈」,而是直接稱為「弦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