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六 (9)

1. 麻仁丸方(六十二)

麻子(二升) 芍藥(半斤) 杏仁(一升熬別作脂) 大黃(一斤去皮) 厚朴(一斤) 枳實(半斤炙)

上六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和為度。

白話文:

將麻子(二升)、芍藥(半斤)、杏仁(一升,需熬煮後取出油脂)、大黃(一斤,去皮)、厚朴(一斤)、枳實(半斤,炙烤過)這六種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一天服用三次,並逐漸增加劑量,直到身體適應為止。

2. 大承氣證九(陽明二十八)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與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得病二三日,脈弱而無太陽少陽表證,乃煩躁而心下硬滿,是非少陽之證而實陽明之證也。蓋膽胃之經自頭走足,悉由胃口下行。少陽病則以甲木而迫戊土,陽明病則以戊土而遏甲木,經氣不降,痞結胃口,皆有心下硬滿之證。而此則無少陽表證而見煩躁,故定屬陽明而不關少陽也。

至四五日,雖猶能食,然腑邪已成,可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和之,令其煩躁少安;至六日,邪實之時,與承氣湯一升,以利之,則腑熱泄矣。若不大便六七日,計期可下,而小便少者,則大便必不硬。便硬腸結,胃熱不得下泄,濁氣薰沖,必不能食。此證雖不能食,然胃非乾燥,其大便初頭結硬,阻濁氣下泄之路,故不能食;其後必是稀溏,未至結硬而遽攻之,必成溏泄。須小便利,後津亡土燥,屎定全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也。

白話文:

病人發病兩三天,脈象虛弱,沒有太陽或少陽的表證,卻出現煩躁和心下痞硬的症狀;到了四五天,即使還能吃東西,可以用小承氣湯,少量地給予調和,使其稍微安定;到了第六天,就用一升的承氣湯來治療。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小便又少,即使不能吃東西,但糞便最初是硬的,之後一定會變稀,還沒確定成硬便之前就攻下,一定會導致腹瀉。必須等到小便通暢,腸道水分被吸收,糞便確定變硬,才能攻下,這時適合用大承氣湯。

病人發病兩三天,脈象虛弱且沒有太陽、少陽的表證,卻出現煩躁和心下痞硬的症狀,這不是少陽的病證,而是陽明的病證。因為膽和胃的經絡從頭走到腳,全部都由胃口向下運行。少陽病會因為甲木的邪氣逼迫戊土,陽明病則會因為戊土的邪氣阻礙甲木,使得經氣無法下降,導致痞結在胃口,都會出現心下痞硬的症狀。而這個情況是沒有少陽表證卻有煩躁,所以確定是屬於陽明病而不是少陽病。

到了四五天,即使還能吃東西,但腸道邪氣已經形成,可以用小承氣湯,少量給予調和,使煩躁稍微安定;到了第六天,邪氣旺盛的時候,用一升的承氣湯來通利,就能夠將腸道的熱邪排出。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依照時間推算應該可以攻下,但小便又少,那麼大便一定不硬。大便變硬,腸道阻塞,胃熱無法向下排泄,濁氣上衝,一定會導致食慾不振。這種情況雖然不能吃東西,但胃並不是乾燥的,只是糞便剛開始結硬,阻礙了濁氣向下排泄的路徑,所以才不能吃東西;之後一定會變稀,還沒變成堅硬就直接攻下,一定會導致腹瀉。必須等到小便通暢,之後腸道水分被吸收,糞便確定變成完全堅硬,才可以攻下,這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3. 小承氣證十(陽明二十九)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此但初頭硬,後必溏,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燥屎阻礙滯氣之郁遏者,多小承氣泄其壅滯,隧道略通,故轉失穢氣。此當以大承氣攻之。若不轉失氣,則胃無燥屎,攻之敗其中氣,必脹滿不能食也。與水則噦,亦不能飲;雖其後陽回發熱,大便堅矣,而糞必少也。以其不能食,故亦止可以小承氣湯和之,不可攻也。

白話文:

陽明病如果出現發燒且大便稍微硬的情況,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如果大便不硬,就不能使用。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可能是有燥屎。想要知道有沒有燥屎的方法是:先給予少量的小承氣湯,湯藥進入腹中後,如果腹部有排氣的現象,這就是有燥屎,就可以用藥攻下。如果沒有排氣,這只是開頭大便比較硬,後面一定會變軟,如果用藥攻下,反而會導致腹脹、吃不下飯。如果想喝水,喝了水反而會打嗝;之後發燒的,一定是排出的硬大便很少。這時可以用小承氣湯來調理。如果沒有排氣,就絕對不能用藥攻下。

燥屎阻礙氣機運行,導致氣鬱結的情況,多用小承氣湯來疏通壅塞,稍微打通腸道,所以會排出穢氣。這種情況應該用大承氣湯來攻下。如果沒有排氣,說明胃中沒有燥屎,用藥攻下反而會損害脾胃之氣,一定會導致腹脹、吃不下飯。想喝水但喝了就會打嗝,也喝不下水;即使之後陽氣恢復而發熱,大便變硬,但排出的糞便一定會很少。因為吃不下東西,所以只能用小承氣湯來調和,不能用藥攻下。

4. 小承氣證十一(陽明三十)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一升,腹中轉失氣,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脈滑而疾者,血熱而陽旺也。脈反微澀者,血寒而陽虛也。

白話文:

陽明病出現胡言亂語,且發燒像潮水一樣定時而來,脈象滑數而快速的,用小承氣湯來治療。如果給予承氣湯一升後,肚子裡氣體排出來了,可以再服用一升。如果氣體沒有排出來,就不要再給藥了。如果隔天沒有大便,脈象反而變得微弱而澀,這是體內虛弱的表現,屬於難治的情況,不可以再用承氣湯了。

脈象滑數而快速的,代表體內血熱且陽氣旺盛。脈象反而變得微弱而澀的,代表體內血寒且陽氣虛弱。

5. 大承氣證十二(陽明三十一)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耳。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煩躁之極則循衣摸床。木燥風生則惕而不安。氣阻肺熱則微喘。血枯繫結則直視。弦則木氣猶存故生澀。則營血已槁故死。

白話文:

如果傷寒經過嘔吐或瀉下治療後沒有好轉,大便不通暢五六天,甚至超過十幾天,每天下午(申時,約下午三點到五點)會出現潮熱,但不怕冷,會自言自語,好像看到鬼一樣。如果病情嚴重,發作時會不認得人,手會在衣服邊緣或床上摸索,會感到驚恐不安,輕微喘氣,眼睛直視。如果把脈時,脈象呈現弦滑的,就表示有生的機會,如果脈象呈現生澀的,就表示有死亡的危險。病情輕微的,只會發熱和胡言亂語而已,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服用一劑藥就停止腹瀉,就不要再服用。

非常煩躁的時候,就會出現手在衣服邊緣或床上摸索的行為。體內木氣過於乾燥就會產生風,所以會感到驚恐不安。肺部氣機受阻,產生熱,就會輕微喘氣。體內血液枯竭,血脈阻塞,就會眼睛直視。脈象弦滑,表示體內木氣還存在,所以有生的希望,脈象生澀,表示體內營血已經枯竭,所以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