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 卷六 (8)
卷六 (8)
1. 蜜煎導方(六十)
蜜(七合)
上一味入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去之。
白話文:
蜜煎導方(六十)
將七合量的蜂蜜放入銅鍋中,用小火慢慢熬煮。等到蜂蜜稍微凝結,呈現類似麥芽糖的黏稠狀態時,要持續攪拌避免燒焦。當蜂蜜熬到可以捏成丸的稠度時,趁熱用手搓成長條狀,一端捏尖,大小約如手指粗,長度二寸左右。注意必須在蜂蜜還溫熱時迅速完成塑形,冷卻後會變硬無法操作。使用時將蜜條尖端緩緩塞入肛門,並用手壓緊固定。等到想解大便時,再將蜜條取出。
2. 豬膽方(六十一)
大豬膽(一枚)
上一味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
白話文:
豬膽方(六十一)
取一顆大豬膽汁,將膽汁倒出並加入少許醋調和後,灌入肛門中。約莫一頓飯的時間後,即可排便。
3. 麻仁丸證八(陽明二十七)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摶,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陽明胃經自頭走足,行於足趺動脈,曰衝陽,故名趺陽。陽盛則脈浮,浮則胃氣強壯也。血虛則脈澀,澀則風木疏泄而小便數也。浮澀相合,土燥水枯,大便則難。其脾氣約結而糞粒堅小,此太陽陽明之證也。(八章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宜麻仁丸。麻仁杏仁潤燥而滑腸,芍藥大黃清風而泄熱,厚朴枳實行滯而開結也。
白話文:
麻仁丸證八(陽明二十七)
足趺陽部位的脈搏呈現浮而澀的現象,脈浮表示胃氣旺盛,脈澀則代表小便頻數。這兩種脈象相互影響,會導致大便困難。這是由於脾的功能受到約束所致,此時應使用麻仁丸來治療。
陽明胃經從頭部延伸至足部,經過足背的衝陽動脈,因此稱為趺陽脈。陽氣過盛會使脈浮,脈浮代表胃氣強盛。血虛則會造成脈澀,脈澀表示肝木之氣過度疏洩而引起小便頻數。浮澀脈象同時出現,顯示土壤乾燥、水分枯竭,進而導致大便困難。脾氣受約束會使糞便堅硬細小,這屬於太陽陽明病的範疇(第八章提到的太陽陽明病即是指脾約證)。此時適合使用麻仁丸治療,方中的火麻仁和杏仁能潤燥滑腸,芍藥和大黃可清風洩熱,厚朴和枳實則能行滯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