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大承氣湯(五十八)

大黃(四兩) 芒硝(三兩) 枳實(五枚炙) 厚朴(半斤炙去皮)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樸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白話文:

用一斗水,先煮枳實和厚朴,煮到剩五升時,撈出藥渣。接著放入大黃繼續煮,煮到剩二升時,撈出藥渣。最後放入芒硝,再用小火稍微加熱,讓它沸騰一兩次就關火。將藥湯分成兩次溫服,如果已經順利排便,剩下的藥就不要再喝了。

2. 小承氣湯證三(陽明二十二)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陽明病而見脈遲,是濕旺之診。雖汗出不惡寒者,表證已解,然而裡熱未成,以其土濕也。其身必重,濁濡滯。迨至胃熱已盛,燥奪其濕,肺腑壅遏,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證欲解,可攻裡也。再驗其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胃熱盛實,大便已硬也。宜以大承氣泄之。

蓋四肢秉氣於胃,胃寒則四肢厥冷,胃熱則四肢氣蒸汗泄,故手足汗出,是為胃熱之極,大便硬也。若汗雖多,猶微發熱而惡寒者,外未解也,不可攻裡。即外已解而其熱不潮,尚非可下之時,未可與承氣湯。若腹中大滿不通者,急不能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通其大滿而止,勿令大泄下也。

白話文:

陽明病如果脈搏變慢,這是體內濕氣重的徵兆。即使有流汗但不怕冷,表示表證已經解除,但體內的熱還沒完全形成,這是因為體內濕氣重的緣故。這時候身體一定會感到沉重,濕濁阻滯。等到胃熱旺盛,乾燥的熱氣會消耗濕氣,導致肺腑壅塞,出現呼吸短促、腹脹喘氣、有潮熱的現象,這表示外在的症狀快要解除了,可以考慮攻下裡實。如果再觀察到手腳濕黏出汗,表示胃熱很盛,大便已經變硬了,這時適合用大承氣湯來瀉下。

因為四肢的氣是由胃來供應,胃寒的時候四肢就會冰冷,胃熱的時候四肢就會蒸騰發汗。所以手腳出汗,代表胃熱已經很嚴重,大便也已經變硬。如果雖然流很多汗,但仍然微微發熱而且怕冷,表示外在的病邪還沒有解除,不能攻下裡實。即使外在的病邪已經解除,但如果發熱不是像潮水一樣一陣一陣的,也不是適合攻下的時候,不能用承氣湯。如果腹部脹滿不通,情況緊急不能等待,就可以用小承氣湯,稍微調和胃氣,讓脹滿的情況緩解就好,不要過度瀉下。

3. 小承氣湯(五十九)

大黃(四兩) 厚朴(二兩) 枳實(二枚煮)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更衣者勿服也。

白話文:

用四升水,煮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兩枚(煮過),煮好後取出一升二合的湯汁,把藥渣濾掉,分成三次溫服。第一次喝湯後,如果排便了,就不用再喝。如果沒有排便,就把剩下的湯都喝完。排便後就不要再喝了。

4. 小承氣證五(陽明二十三)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吐下發汗,傷其津液,微覺心煩,小便數行,大便因硬者,此將來之大承氣證,宜早以小承氣湯和之,即愈也。

白話文:

如果太陽病經過嘔吐、腹瀉或發汗治療後,出現輕微煩躁、小便次數增多,而且大便因為乾燥變硬的情況,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調和,就可以痊癒。

這是因為嘔吐、腹瀉或發汗會損傷體內的津液,導致輕微的心煩,小便次數增多,大便也因為乾燥而變硬。這種情況是將來會發展成大承氣湯證的前兆,應該及早使用小承氣湯來調和,就能夠痊癒。

5. 調胃承氣證五(陽明二十四)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不因吐下而心煩者,胃陽原盛,所謂正陽陽明也。燥土耗傷津液則煩。心煩即譫語之根,甚則譫語。此亦大承氣之初證也。

白話文:

陽明病如果沒有嘔吐或腹瀉,卻感到心煩,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如果沒有因為嘔吐或腹瀉而感到心煩,代表胃的陽氣原本就旺盛,這就是所謂的「正陽陽明」。是因為燥熱的土耗損了體內的津液才會導致心煩。心煩是說胡話的根源,嚴重時就會開始說胡話。這也是大承氣湯症狀的早期徵兆。

6. 亡津便硬證六(陽明二十五)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本自汗出,又重發其汗熱隨汗泄,病已瘥矣,尚微煩,而不了了者,此過汗亡津,胃中乾燥,大便必硬。當問其小便一日幾行?若小便前多而今少,則大便必不久出,以津液還入胃中,腸胃滋潤故也。

白話文:

陽明病原本就會自己流汗,醫生又再次用藥讓病人發汗,病雖然已經好了,但還是稍微感到煩躁,而且沒有完全康復的感覺,這是因為大便一定會變硬的緣故。因為喪失了體內的津液,胃裡面變得乾燥,所以導致大便變硬。應該要問他一天小便幾次?如果他原本一天小便三四次,今天卻只小便兩次,就能知道他大便不會很快出來。現在如果小便次數減少,是因為津液會回到胃裡面,所以知道他不久後一定會大便。

病人原本就會自己流汗,又再次用藥讓他發汗,熱氣隨著汗水排出,病已經好了,但還是稍微感到煩躁,而且沒有完全康復的感覺,這是因為發汗過度喪失津液,胃裡面變得乾燥,大便一定會變硬。應該要問他一天小便幾次?如果他小便之前很多,現在變少,那麼大便一定不會很快出來,因為津液會回到胃裡面,腸胃得到滋潤的緣故。

7. 蜜煎導證七(陽明二十六)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以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本自汗出,若又發其汗,或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非胃熱土燥可比。大便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結而不下,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土瓜根汁入少水筒吹入肛門,大便立通)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也。

白話文:

陽明病患者如果自己流汗,又再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而且小便也順暢,這就表示體內的津液已經耗竭,雖然大便變硬,也不能用瀉下的方式來治療。應該等到患者自己有想排便的感覺時,再用蜜煎導(用蜂蜜製成的栓劑)來幫助排便。如果沒有蜜煎導,也可以用土瓜根或是大豬膽汁來當作栓劑。

原本就自己流汗,如果又再用發汗的方式,或是小便也順暢,這表示體內的津液已經耗盡,不能和胃熱引起的腸燥便秘相提並論。即使大便變硬,也不能用瀉下的方式來治療。應該等到患者自己有想排便卻排不出來的情況,再用蜜煎導來幫助排便。如果沒有蜜煎導,也可以用土瓜根(把土瓜根汁加一點水,裝進小筒子裡吹入肛門,大便就能馬上排出來)或是大豬膽汁,都可用來當作栓劑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