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 卷五 (3)
卷五 (3)
1. 小陷胸湯(四十四)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內諸藥,煮出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小陷胸湯(四十四)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淨)、大顆栝蔞實一枚。
將以上三味藥材加入六升水,先煮栝蔞實,再放入其他藥材,煎煮至剩三升藥液,濾去藥渣,分三次溫熱服用。
2. 臟結證八(太陽一百一十八)
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細小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結胸證不按亦痛。前章膈內拒痛,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心下不按亦痛。此曰按之痛者,按之則痛劇耳。寸脈浮者,膈上有熱也。關脈沉者,腹中寒也。臟結如結胸狀,病因陰邪逆沖,即太陰之心下結硬而上無熱者也。其脈寸浮關沉,亦與結胸無異。加以脈小細緊,則陰邪獨結而無陽也。
關主中焦。人之衛氣出於下焦,升清陽於濁陰者,中焦也。宗氣出於上焦,降濁陰於清陽者,中焦也。今關脈細小沉緊,則積寒內結,有陰無陽。是謂死陰,故名臟結。心竅於舌,白苔滑者,心火敗而肺津凝也。金性收斂,得火以溫之,則霧氣飄灑而不凝,所謂相剋而實相成也。
火衰則肺氣不布,而津液郁濁膠塞心宮。故舌上苔生滑者,氣滯而津凝也。土燥則津枯而黃澀,金濕則液凝而白滑。寒熱之分也。舌苔白滑,火敗金鬱,是以難治。
白話文:
臟結證八(太陽一百一十八)
病人問:疾病有結胸和臟結,它們的症狀如何?
醫師回答:按壓時感到疼痛,寸脈浮而關脈沈,稱為結胸。什麼是臟結?
醫師回答:症狀類似結胸,但飲食正常,時常腹瀉,寸脈浮而關脈細小、沈緊,稱為臟結。若舌苔白滑,則難以治療。
結胸證不按壓也會痛。前一章提到膈內拒按疼痛,從心窩到小腹硬滿疼痛,不按壓也痛。此處說的「按之痛」,是指按壓後疼痛加劇。寸脈浮表示膈上有熱,關脈沈則代表腹中有寒。
臟結的症狀與結胸相似,病因是陰寒邪氣上逆衝擊,即太陰經的心下結硬但上部無熱。脈象寸浮關沈雖與結胸相同,但若關脈細小緊澀,表示陰寒獨結而無陽氣。
關脈主中焦。人體的衛氣源自下焦,將清陽之氣從濁陰中升發,靠的是中焦。宗氣出於上焦,將濁陰之氣降於清陽,也依賴中焦。若關脈細小沈緊,代表寒邪內結,缺乏陽氣,稱為「死陰」,故名臟結。
舌為心竅,舌苔白滑表示心火衰敗,肺津凝滯。肺金性質收斂,需心火溫暖才能散布津液,若火衰則肺氣不暢,津液凝堵心竅,舌苔因而白滑。這是氣滯津凝的表現。
脾土燥則舌苔乾黃,肺金寒則舌苔白滑,是寒熱之別。舌苔白滑代表心火衰微、肺氣鬱滯,因此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