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八 (2)

卷八 (2)

7. 小柴胡證二(少陽三)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

少陽之病,緣太陽陽明之經,外感風寒,經氣鬱勃,逼侵少陽。少陽之經,因於二陽之侵,血弱氣盡,腠理開泄。二陽經邪,因而內入,與本經正氣,兩相搏戰。經氣鬱迫,結滯脅下。少陽之經,自頭走足,脈循脅肋。病則經氣不降,橫塞脅肋。此胸脅苦滿,脅下痞硬之故也。

正氣病則,正亦為邪。陰鬱而為寒,是為陰邪。陽鬱而為熱,是為陽邪。邪正分爭,休作有時。此往來寒熱之故也。分爭之久,正氣困乏,精神衰倦,靜默無言,飲食不思。此默默不欲飲食之故也。脾臟胃腑,以膜相連。一被木邪,則胃氣上逆,脾氣下陷。脾氣既陷,則肝氣抑遏,而克脾土。

其痛必在下部。此腹中作痛之故也。胃土既逆,則上脘填塞,君火不降,濁氣湧翻。於是心煩而喜嘔吐。胃土逆則邪高,脾下陷則痛下。痛下而邪高,此心煩喜嘔之故也是。皆小柴胡證,宜以主之。邪氣入內者,正氣病而成邪。是即邪氣之內傳,非必風寒之裡入也。

8. 小柴胡證三(少陽四)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總結上二章柴胡諸證言。

9. 小柴胡證四(少陽五)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寒,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頸項強是太陽之病,而肝膽主司筋脈,相火旺則筋脈燥急,少陽之經自頭下行而循頸項,故亦有頸項強證;脅下滿者,少陽之病;手足溫者,陽明之病,四肢秉氣於胃,胃陽盛旺則手足溫,而手少陽自手走頭,足少陽自頭走足,故亦有手足溫證,是宜小柴胡湯也。

10. 小柴胡證五(少陽六)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少陽經氣不舒,侵迫陽明胃腑,胃氣上逆,必作嘔吐;相火鬱蒸,是以發熱。少陽之經,往來寒熱。此但云發熱,而不言寒,是半表之陽盛,而將傳於陽明者。是宜小柴胡湯,泄其表熱也。

11. 柴胡桂枝證六(少陽七)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發熱,惡寒,骨節疼痛。此發熱,惡寒,肢節煩痛者,以太陽之外證未去,而相火旺於半表,故惡寒不甚。甲木侵克戊土,土主四肢,故痛在四肢。素問太陰陽明論:「四肢皆秉氣於胃,胃與四肢氣脈流通,則疼痛不作。胃病而氣不四達,四肢經絡壅滯不行,是以痛生。

節者,四肢之溪谷也。經氣鬱遏,溪谷填塞,故痛在骨節。相火鬱發,是以煩生也。」少陽經自胃口旁下脅肋,故心下支結(支結者,旁支偏結也)。經病多而腑少,故微嘔不甚。此皆少陽之病,而微見惡寒,則太陽之外證未去也。宜柴胡桂枝,雙解太少之經邪也。小柴胡加減。

外有微熱者,加桂枝。此微惡寒,即外有微熱之互文。少陽以相火化氣,寒往則純是發熱。若但熱無寒,則發熱更劇。無發熱而兼惡寒者,微有惡寒,或外熱輕微,便是太陽外證未去,故與桂枝合用。傷寒而不用麻黃者,以其惡寒之微也。

12. 柴胡桂枝湯(六十六)

柴胡(四兩) 黃芩(一兩五錢) 人參(一兩五錢) 半夏(二合五勺) 大棗(六枚) 生薑(一兩五錢) 桂枝(一兩五錢) 芍藥(一兩五錢) 甘草(一兩炙)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三升,溫服。

13. 小柴胡證(少陽八)

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腹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方在太陽二十)

太陽病十日以外,脈浮細而嗜臥者,是太陽之外證已解也。表邪離太陽而入少陽,故浮緊變而為浮細。少陽之脈弦細也。膽熱者善眠,是其嗜臥。必入少陽。設其胸滿脅痛者,又見少陽經證,宜與小柴胡湯。若脈但浮而不細者,則未入少陽而猶是太陽,宜與麻黃湯也。

14. 小柴胡證八(少陽九)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甲乙同氣,甲木不降則寸脈澀,乙木不升則尺脈弦。甲木上逆而克戊土,法當痛見於胸膈。乙木下陷而克己土,法當痛見於腹脅。木氣枯燥,是以其痛迫急。肝膽合邪,風火鬱發,中氣被賊,勢難延緩。宜先用小建中湯,膠飴甘棗補脾精而緩急痛,薑桂芍藥達木鬱而清風火。若不瘥者,仍與柴胡再泄其相火也。此申明首章腹痛者加芍藥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