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吳茱萸證九(陽明六十)

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土敗胃逆則作嘔吐,食谷欲吐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人參大棗培土而補中,茱萸生薑溫胃而降逆。若得湯反劇者,則由上焦之痞熱,非關中焦之虛寒也。

2. 吳茱萸湯(六十三)

吳茱萸(一升洗) 生薑(六兩)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3. 嘔多忌攻證十(陽明六十一)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傷寒經腑郁迫,不能容受,是以作嘔。嘔緣土虛胃逆,雖有陽明裡證,不可攻之也。

4. 五苓散證十一(陽明六十二)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方在太陽四十一)。

太陽病,寸緩,關浮,猶是中風之脈,而尺弱則腎氣不充。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太陽表證未解,而但有心下痞者,此以醫誤下而成痞,非陽明也。如其心痞不因攻下,外不惡寒而內有渴證者,此是太陽表解,轉屬陽明也。蓋太陽之病,表未解而誤下則成痞。陽明之病,不俟攻下而胃氣上逆,壅礙膽經降路,亦成痞。

而胃逆必嘔,土燥必渴,胃熱外蒸必不惡寒。合觀諸證,故知是轉屬陽明也。若其小便數者,其大便必硬。然尺弱,腎寒,原非陽旺,雖不更衣十日亦無所苦也。其渴欲飲水,止可少少與之,但以法稍救其口舌乾燥而已。緣其渴是土濕而非火升,非土燥而水涸,宜以五苓散泄水而燥土也。

5. 心下硬滿證十二(陽明六十三)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痞者,太陰之證。太陰病腹滿而吐自利益甚,下之必胸下結硬是也。陽明之病而見太陰心下硬滿之證,陰盛陽弱故不可攻之,攻之脾陽陷敗利遂不止者死,陽回利止者則愈也。

6. 寒熱脈緊證十三(陽明六十四)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陽明中風而口苦咽乾,是有少陽證;腹滿,是有太陰證;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脈證又與傷寒太陽中風,大青龍湯相似。此在陽明腑熱外蒸,應當汗出而脈緩,乃脈緊而惡寒者,是衛氣外斂,胃家陽虛而不能發也。外有甲木之克,里有太陰之侵,而經腑雙郁,不得發越陽明,至此困憊極矣。若復下之,則遂成太陰之證,腹滿而小便難也。法詳下章豬苓湯一段。

7. 梔子白虎豬苓證十四(陽明六十五)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方在太陽八十九)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在太陽三十九)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陽明病脈浮而緊,有太陽證,咽燥舌乾,有少陽證,腹滿,有太陰證。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則胃熱外發矣。但有太陰腹滿,則土濕頗旺,未免身重,耳濕盛,陽虛。汗下燒針,俱屬不可。若發汗,則陽亡,躁生,神敗,心惛而反譫語。若加燒針,汗去陽亡,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臥。

若下之,則陽亡,土敗,胃中空虛,不能堤防陰邪,下焦客氣,遂逆動於膈下,拒格胸中之陽,心中懊憹而生瘀濁,心竅於舌。瘀濁在心,舌上苔生者,宜梔子豉湯,湧瘀濁而清煩熱也。若下後陰亡,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宜白虎加人參湯,清金而泄熱,益氣而生津也。若下後陽旺而土濕,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宜豬苓湯。

二苓滑澤,利水而瀉濕,阿膠潤木而清風也。土濕木遏郁,生下熱,是以發熱。木氣堙塞,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木鬱風生,肺津傷耗,是以發渴。風氣發揚,是以脈浮腹滿身重之人,下之,陽敗濕增,故見證如此。此申明上章腹滿小便難之義。

8. 豬苓湯(六十四)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滑石(碎) 阿膠(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煎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