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三 (1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8)

1. 抵當湯證三(太陽四十六)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身黃脈沉結少腹硬,是皆血瘀之脈證。血司於肝,血結木鬱,賊傷己土,則發黃色。緣木主五色,入土為黃故也。然使小便不利,則三者乃膀胱濕熱之瘀,是茵陳五苓證,非血證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證已諦,故宜抵當。

白話文:

太陽病出現身體發黃,脈象沉而結澀,小腹部脹硬,如果小便不順暢,這表示不是血瘀的病症。如果小便順暢,這個人卻像發狂一樣,那就是血瘀的病症確定無疑。這種情況要用抵當湯來治療。

身體發黃、脈象沉而結澀、小腹部脹硬,這些都是血瘀的脈象和症狀。血歸肝臟主管,血瘀導致肝氣鬱結,進而影響脾胃功能,就會出現黃疸。因為肝屬木,木主五色,入脾胃屬土就顯現黃色。然而,如果小便不順暢,這三種症狀就代表是膀胱濕熱造成的瘀滯,屬於茵陳五苓散證,而不是血瘀的病症。如果小便順暢,人卻像發狂一樣,就確定是血瘀的病症,所以適合用抵當湯治療。

2. 抵當證四(太陽四十七)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

身有熱而少腹滿,多是木鬱陽陷,疏泄不行,應當小便不利,今利者是有血瘀,當下然滿而未硬下,不必急減抵當之,分兩變湯為丸,緩攻可也。

白話文:

傷寒發熱,並且小腹脹滿,照理來說應該是小便不順暢,現在反而腹瀉,這是體內有瘀血的徵兆,應該用藥物來攻下瘀血,不可以用其他藥物,適合使用抵當丸。

身體發熱,而且小腹脹滿,多半是肝氣鬱結,陽氣無法宣洩而下陷的現象,應該是小便不通暢,現在反而腹瀉,這是因為有血瘀的緣故,應該攻下瘀血,但是腹部雖然脹滿卻還沒有變硬,不必急著使用抵當丸,可以將抵當湯的劑量調整後做成藥丸,慢慢地攻下瘀血就可以了。

3. 抵當丸(十六)

大黃(二兩) 水蛭(二十枚) 虻蟲(二十五枚) 桃仁(二十五枚)

上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煎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連服。

白話文:

將大黃(二兩)、水蛭(二十枚)、虻蟲(二十五枚)、桃仁(二十五枚)這四種藥材搗碎混合均勻,分成四份藥丸。每次取一份藥丸,加水一升煎煮,煮到剩七合時服用。正常情況下,服藥後一天之內應該會排出瘀血。如果沒有排出瘀血,就繼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