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麻黃證五(太陽二十四)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發熱無汗而脈浮緊,是宜麻黃髮汗以泄衛郁。若失服麻黃,皮毛束閉,衛郁莫泄,蓄極思通,勢必逆沖鼻竅而為衄證。自衄則衛泄而病愈矣。

白話文:

太陽病,如果脈象浮而有力且緊繃,同時發燒,但身上沒有汗,這時如果自己流鼻血,病就會好轉。

發燒且沒有汗,脈象又浮緊,表示應該用麻黃來發汗,藉此疏散被鬱積的衛氣。如果沒有服用麻黃,導致皮膚毛孔緊閉,衛氣鬱積無法疏洩,積聚到極限就會想辦法疏通,於是就逆向衝擊鼻孔而造成流鼻血。自己流鼻血後,衛氣得以疏洩,病也就會因此好轉了。

2. 麻黃證六(太陽二十五)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以致衄者,宜麻黃湯主之。

浮緊之脈,應當發汗,失不發汗,衛郁莫泄,因而致衄。是緣不早服麻黃,故至此當先以麻黃髮之,勿俟其衄也。

白話文:

傷寒的脈象呈現浮而緊的狀態,卻沒有發汗,以至於流鼻血,應該用麻黃湯來治療。

浮緊的脈象,本來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卻沒有發汗,導致體表的防禦機能(衛氣)鬱積而無法疏泄,因而導致流鼻血。這是因為沒有及早服用麻黃,所以到這種情況時,應當先用麻黃來發汗,不要等到流鼻血才處理。

3. 麻黃證七(太陽二十六)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汗,麻黃湯主之。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

發熱,無汗,脈浮緊,而身疼痛,此麻黃湯證失,不早服,至八九日不解,而表證仍在此,當發汗,宜麻黃湯。若衛氣閉塞,泄之不透,服藥之後,病僅微除,其人猶覺煩躁,昏暈,未能全解,劇者,衛郁升突,必至鼻衄衄乃盡解。所以然者,久病失解,陽氣之郁遏太重故也。

白話文:

太陽病,脈象浮而緊,沒有汗,發燒,身體疼痛,過了八九天還沒好,表證依然存在,這時候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用麻黃湯。如果吃了藥,症狀稍微減輕,但病人開始煩躁,眼睛昏花,更嚴重的話,就會流鼻血,流鼻血後病就會好轉。會這樣是因為陽氣太旺盛的緣故。

發燒,沒有汗,脈象浮而緊,而且身體疼痛,這是麻黃湯證,沒有及早用藥,拖到八九天都沒好,表證仍然存在,這時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適合用麻黃湯。如果衛氣閉塞,邪氣無法透發出去,吃了藥之後,病只稍微減輕,病人還是感到煩躁,頭暈,沒辦法完全好轉,更嚴重的話,衛氣鬱結向上衝,一定會流鼻血,流鼻血後病就會完全好轉。會這樣是因為,病拖太久沒好,陽氣鬱積太重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