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火邪圊血證十二(太陽六十七)

太陽病,以火薰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清與圊同)

太陽病,當以汗解,乃以火薰之,又不得汗,內熱愈增,其人必躁,到經盡之期,當解而不解,熱傷血分,必當圊血,此名火邪也。

2. 火逆助邪證十三(太陽六十八)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脈浮宜以汗解,乃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外火而更盛,病從腰以下必重濁而痹塞,此名火逆。

3. 火逆吐血證十四(太陽六十九)

脈浮熱甚,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故咽燥吐血。

脈浮熱甚,當汗之以泄其熱,反灸之,此為實證。實證而用灸,是實以虛治也。內之實熱,因外火而大動,必傷陰氣,故咽燥而吐血。

4. 火邪內攻證十五(太陽七十)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微數之脈,營血虛虧,慎不可灸。誤灸而因火為邪,則為煩躁而氣逆,追陰氣之已虛,逐陽火之原實,因令血散脈中,耗亡失守。一灸之火雖微,而其煎熬內攻則甚有力,焦骨傷筋,日就枯槁,營血消爍,終難復舊也。

5. 太陽壞病入太陰去路(一十一章)

太陰以濕土主令陰盛之人,病在太陽表鬱則濕動,然不經誤治則胃陽未虧,濕氣之作猶俟漸成。及夫汗下、溫針,陽亡陰旺,濕邪勃興,土敗水侮,危證疊出。防微杜漸之法,不可不亟講也。

6. 太陽壞病入太陰五苓散證一(太陽七十一)

太陽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乾燥,烦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此太阳入阳明去路,将成白虎证者)。若脉浮,小便不利,热微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在太阳四十一)。

发汗后阳盛之人阴亡土燥则入阳明而成白虎证,阴盛之人阳亡土湿则入太阴而成五苓证。如汗后胃中乾燥,烦不得眠,欲得饮水,此将来之人参白虎证也。宜少少与饮,以在大汗之后阳气新虚也。设燥热已甚,少水不救盛火则用白虎。若燥热未甚,得少水和胃则烦渴自愈,无事白虎也。

若汗后脉浮,小便不利,热微消渴,则太阴之象已见端倪,宜以五苓燥土而行水。盖阳格于外,表证未解,是以脉浮。湿动于内,木气不达,是以小便不利。木郁风动,耗伤肺津,是以消渴。此之消渴,消少水而频饮,不能大消,以其湿盛而热微也。

7. 五苓散證二(太陽七十二)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方在太陽四十一)

發汗已,熱隨汗散,乃脈見浮數而證見煩渴,是汗出陽虛,土濕而火升也。蓋火秘陽蟄,全恃乎土,陽亡濕動,肺胃不降,君火升炎。故脈證如此,宜以五苓燥土泄濕。若未汗而見浮數煩渴之脈證,則宜大青龍而不宜五苓矣。

8. 甘草乾姜證三(太陽七十三)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燥,煩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方在太陰三)

脈浮自汗,裡熱外泄也。小便數,則大便必硬。心煩者,胃熱之薰沖也。陽明病,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微惡寒者,表未全解,自汗雖出,而未能遽發也。亦是調胃承氣證。(陽明篇上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即此證。)醫以脈浮自汗,病象太陽中風證,反與桂枝湯,加附子,而增桂枝,以攻其表,此大誤也。得之汗多,陽亡,使手足厥冷,咽喉乾燥。陽氣離根,而生煩躁。胃氣上逆,而作嘔吐。作甘草乾薑湯與之。甘草培土而補中,乾薑溫胃而降逆。

陽回肢暖,是以厥愈,足溫。其腳之攣急,緣其木燥而筋縮也。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甘草舒筋而緩急,芍藥清風而潤燥,其腳自伸。若胃氣不和,土燥譫語,少與調胃承氣,則胃氣調和矣。桂枝發汗,是為一逆。若不以姜甘回陽,而重發其汗,或復加燒針,以大亡其陽,是為再逆。

當速用四逆以回陽。姜甘加附子,水土雙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