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 卷二 (12)
卷二 (12)
1. 脈法八十二
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喉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
伏氣者,氣之伏藏而未發也。凡病之發,必舊有伏藏之根。氣之欲伏,未形於脈,故應以意候之。見其脈氣沉鬱凝澀,則今日之內,恐其欲有伏氣。自此埋根,作異日之病基也。假令舊有伏氣,已形於脈,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是少陰之伏氣也。少陰之病法,當咽痛而復下利。
以腎司二便,而脈循咽喉也。病於陰分,則下利;病及陽分,則咽痛。陰在下而性遲,陽在上而性疾。下利未作,咽喉先見,故當喉中痛也。其狀似乎喉傷,實非厥陰火升之喉痹也。徵之病人,自雲實咽中痛。陽分之病見矣。雖爾陰分之病,猶未作也。今且復欲下利,遲則亦作矣。
(此於望聞問切之外,廣以意候之法也。)
白話文:
脈法八十二
老師說:潛伏的病症,需用心觀察體會。這個月之內,可能會有潛伏的病氣。假設原本就有潛伏的病氣,應進一步診脈確認。如果脈象微弱,病人可能會喉嚨痛,但並非一般的喉嚨發炎,而是類似受傷的疼痛。病人會明確表示喉嚨確實疼痛,雖然如此,接著可能還會出現腹瀉。
所謂「伏氣」,是指病氣潛藏體內尚未發作。凡是疾病發作,必定早有潛伏的根源。病氣即將潛伏時,脈象尚未顯現變化,因此需靠觀察揣摩。若發現脈象沈滯澀滯,則當日之內可能就有病氣潛伏,埋下日後發病的基礎。
假設已有潛伏病氣在脈象上顯現,則應診脈判斷。若脈象微弱,屬於少陰經的潛伏病氣。少陰病症的表現,通常是咽喉痛並伴隨腹瀉。
因為腎主導大小便,而經脈經過咽喉。病氣影響陰分(下部)則腹瀉;波及陽分(上部)則咽喉痛。陰性遲緩,陽性迅疾。腹瀉尚未發生前,咽喉症狀會先顯現,因此先出現喉嚨痛。這種疼痛看似喉嚨受傷,實際上並非厥陰火氣上衝的喉嚨發炎。詢問病人,會直接描述喉嚨確實疼痛,顯示陽分已受病氣影響。雖然陰分的病氣尚未發作,但接著便可能出現腹瀉,稍晚便會發作。
(此法是在望聞問切之外,進一步以觀察推測病情的方式。)
2. 脈法八十三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易,是名災怪。」
問曰:「緣何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為此災怪耳。」
脈證無差而吐利忽作,誠為怪異。大抵藥經人手,容有別緣;或者婢妾冤仇,毒行曖昧,事未可料也。
白話文:
《脈法八十三》
有人問:「脈象出現災怪是指什麼?」醫師回答:「假設有人患病,脈象顯示為太陽病,與症狀相符,因而開立湯藥。但服藥後約一頓飯的時間,病人突然劇烈嘔吐、腹瀉且腹部疼痛。醫師說:『先前診斷時並未看到這些症狀,如今病情突變,這就稱為災怪。』」
問:「為什麼會突然嘔吐腹瀉?」醫師答:「可能是病人過去曾服用其他藥物,如今藥性發作,才引發這種異常現象。」
脈象與病症原本相符,卻無故突發吐瀉,確實奇怪。通常藥物經他人之手,可能暗藏其他因素;或許是婢妾心懷怨恨暗中下毒,隱晦難察,真相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