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 卷二 (8)
卷二 (8)
1. 脈法六十三
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答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復涼和者,此為欲解也,解於夜半。蓋脈之浮數,身之煩熱,俱屬陽證。乃脈之浮數,漸有微意,身之煩熱,已變涼和。是邪熱之漸退,而陰氣之續復也。待至夜半,則陰旺而全復,故解於此際。而其解也,形狀不同。其脈浮而解者,表陽之旺,濈然汗出也。
其脈數而解者,里陽之旺,必能食也。其脈微而解者,表裡之陽俱虛,必戰搖振慄而大汗出也。
白話文:
問:如果傷寒病發作三天,病人的脈象是浮、數且稍微微弱,但身體卻感到涼爽和舒適,這是怎麼回事呢?
答:這表示病快要好了,會在半夜痊癒。脈象浮代表會流汗痊癒,脈象數代表會開始想吃東西痊癒,脈象微代表會大量流汗痊癒。
傷寒病發作三天,脈象是浮、數且稍微微弱,病人身體又恢復涼爽舒適,這表示病快要好了,會在半夜痊癒。因為脈象的浮和數,以及身體的煩躁發熱,都屬於陽證。但現在脈象的浮和數,開始有微弱的跡象,身體的煩躁發熱也轉為涼爽舒適。這表示邪熱逐漸消退,而陰氣開始恢復。等到半夜,陰氣旺盛完全恢復,所以病會在那個時候痊癒。痊癒的樣子不盡相同,如果脈象浮而痊癒,表示體表陽氣旺盛,會大量流汗痊癒。
如果脈象數而痊癒,表示體內陽氣旺盛,會開始想吃東西痊癒。如果脈象微弱而痊癒,表示體表和體內的陽氣都虛弱,會感到顫抖發冷,然後大量流汗痊癒。
2. 脈法六十四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以脈浮而緊,是傷寒之脈,而按之反芤,此為本氣之虛。本虛則陽氣鬱於陰邪,不能透發,故當戰慄而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汗前發戰;以其脈浮,則病在皮毛,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其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安臥而汗出耳,不至發戰也。
白話文:
有人問說,疾病有時候會出現發抖然後流汗,之後病就好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覆是,如果把脈時摸到脈象是浮在表面而且緊繃的,但按下去卻感覺中間空空的,這代表這個人本身體質就虛弱,所以才會發抖然後流汗。因為他本來就虛,所以會發抖;因為脈象是浮在表面的,所以會流汗然後病就好。如果把脈時摸到脈象是浮在表面而且跳動很快,但按下去不會感覺空空的,這代表這個人本身體質不虛弱,如果病要自己好的話,只會流汗而已,不會發抖。
疾病會出現發抖然後流汗,之後病就好了,是因為脈象浮在表面而且緊繃,這是傷寒的脈象,但是按下去卻感覺空空的,這代表身體的根本之氣虛弱。因為根本虛弱,陽氣被陰邪鬱住,無法透發出來,所以才會先發抖然後才流汗。因為他本來就虛,所以流汗前會發抖;因為脈象是浮在表面的,代表病在皮膚毛孔,所以會流汗然後病就好。如果脈象是浮在表面而且跳動很快,按下去不會感覺空空的,代表這個人本身體質不虛弱,如果病要自己好的話,只會安靜躺著然後流汗而已,不會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