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白虎證二(太陽三十八)

傷寒脈浮滑,此里有熱,表有寒也。白虎湯主之。

此申明上章未顯之義。脈滑者里有熱也。厥者表有寒也。此不言厥者,診脈浮滑,已知是表寒外束裡熱內郁,不必問其肢節之厥熱矣。若裡熱外發,則脈變實緩,不復浮滑也。浮滑者,陽氣鬱格之象也。此之表寒,乃陰氣之外浮,非寒邪之外淫。不然,表寒未解,無用白虎之理。

白話文:

這段話補充說明之前沒有明確說明的意思。脈象滑表示體內有熱。肢體發冷是因為體表有寒。這裡沒有提到肢體發冷,是因為診脈浮滑,已經知道是表寒阻於體外,內有熱邪鬱積,不必再問肢體是否發冷。如果內熱發散到體外,則脈象會變成實緩,不再浮滑。浮滑的脈象,是陽氣鬱滯阻隔的現象。這裡提到的表寒,是陰氣浮在體表,而不是寒邪從外侵襲。如果不是這樣,表寒沒有解除,就不應該使用白虎湯這種治療外感發熱的藥方。

2. 白虎證三(太陽三十九)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傷寒時脈象浮、發熱、不流汗,說明表證未解,此時不能服用白虎湯。如果口渴想喝水,沒有表證,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

脈浮發熱無汗,是表未解也。此合用大青龍,雙解表裡,不可與白虎湯,但清其里。若渴欲飲水而無表證者,是汗出而熱退也。汗後陽泄,宜防風知母膏伐陽,白虎而加人參,清金益氣,生津化水,汗後解渴之神方也。

白話文:

脈象浮滑,發熱無汗,表示外感病邪未解除。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大青龍湯,同時疏解身體表裡。不能與白虎湯搭配使用,白虎湯只能清熱解毒。如果口渴想喝水,但沒有其他表證,表示出汗後熱度已退。出汗後陽氣外泄,可以使用防風知母膏來抑制陽氣,再配合白虎湯加上人參,既能清熱通陽,又能益氣生津,化水解渴,是解渴的良方。

3. 白虎加人參湯(九)

石膏(一斤碎)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白話文:

  • 石膏:500 克,搗碎
  • 知母:300 克
  • 甘草:100 克
  • 粳米:3 公升
  • 人參:150 克

白虎湯內加人參三兩,餘依白虎湯方法。

4. 白虎證四(太陽四十)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表解故無大熱,背微惡寒即前章表有寒也。陽乘陰位而生裡熱則陰乘陽位而生。表寒遠則客於肢節,近則浮於脊背。脊背肢節皆陽位也。

白話文:

如果表證沒有出現明顯發熱,但卻有輕微的背部惡寒,說明前一階段的表證中仍有寒氣。陽氣上升到陰位就會產生裡熱,陰氣上升到陽位就會產生表寒。表寒如果較遠,就會侵襲到四肢關節;如果較近,就會浮現在背部脊柱。背部脊柱和四肢關節都是陽位。

5. 太陽風寒五苓散證三章(太陽入太陰去路)

太陽表證未解而里有水氣,小青龍、五苓散皆解表泄水之劑,而小青龍之表藥則用麻黃,五苓散之表藥則用桂枝,其里水則同,而表證之風寒則異也。小青龍但用麻黃髮汗以泄水,其於大便微利者方用芫花,小便不利者方用茯苓。五苓散則兼用二苓、澤瀉泄水以發汗,以風家內熱燥渴甚於傷寒,是以燥勝其濕則火亦偏旺,濕勝其燥則水亦偏多。其傳陽明而用白虎燥盛者也,其傳太陰而用五苓濕盛者也。

白話文:

當表面症狀尚未完全消除,且體內有水氣時,小青龍湯和五苓散都能發散表證和利水。但是,小青龍湯的發散藥物使用麻黃,而五苓散則使用桂枝;兩者利水用的藥物相同,但表證的風寒性質不同。

小青龍湯只用麻黃發汗來利水,如果大便有點腹瀉,才會使用芫花;小便不通暢,才會使用茯苓。五苓散則同時使用茯苓、澤瀉利水,並發汗,因為風寒內熱和口渴比傷寒更嚴重,所以燥熱勝過濕氣,火氣也會偏旺;濕氣勝過燥熱,水氣也會偏多。傳至陽明部位,使用白虎湯來治療燥熱;傳至太陰部位,使用五苓散來治療濕盛。

傷寒多傳太陰病水者固眾,中風多傳陽明病水者亦繁,此燥證之所以少而濕證之所以多也。(溫疫水證最多,亦以飲冷不消故也。)

白話文:

因為傷寒通常會轉化為太陰病水(證),而中風也常轉化為陽明病水(證),這也是為什麼乾燥證狀較少,而濕(邪)證狀較多的原因。(溫疫病症中,水(證)最多,也是因為飲用寒冷的東西而無法消化的緣故。)

6. 五苓散一(太陽四十一)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白話文:

中風發燒超過六七天還沒退,既有表證又有裡證,病人很口渴想喝水,但喝了水就會吐,這種情況稱為「水逆」,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

中風發熱六七日,經盡不解,而且煩渴思飲,外而發熱是有表證,內而作渴是有里證,內渴欲飲水而水入則吐者,是有里水瘀停也。此名水逆,由舊水在中而又得新水,以水濟水,正其所惡,兩水莫容,自當逆上也。五苓散,桂枝行經而發表,白朮燥土而生津,二苓澤瀉行水而泄濕也。多服暖水,蒸泄皮毛,使宿水亦從汗散,表裡皆愈矣。

白話文:

中風後持續發燒六七天,症狀沒有改善,且煩躁口渴想喝水。發燒是表證,口渴是裡證。內裡口渴想喝水,但喝水後嘔吐,說明裡頭的水分淤積。這就是水逆,因為身體裡有舊水,又進了新水,以水補水,正中身體所厭惡之處,兩水不能相容,自然會逆流而上。五苓散中,桂枝能疏通經絡,發散表邪;白朮能溫燥脾胃,生津止渴;茯苓、澤瀉能利水排濕。多喝溫水,促進皮膚蒸發,將體內舊水也隨著汗液排出,表裡證狀就能同時痊癒。

7. 五苓散(十)

茯苓(十八銖) 豬苓(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朮(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白話文:

茯苓(18 克) 豬苓(18 克) 澤瀉(60 克) 白朮(18 克) 桂枝(30 克,去皮)

上五味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8. 五苓證二(太陽四十二)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白話文:

發燒時出汗又口渴的患者,使用五苓散治療。不口渴的患者,使用茯苓甘草湯治療。

傷寒汗後陽虛濕動,君相二火浮升,故作燥渴。其渴者濕邪較甚,故用五苓。不渴者濕邪較輕,茯苓甘草湯苓桂姜甘,泄水而疏木,和中而培土,防其濕動而生水瘀也。

白話文:

傷寒後出汗,導致陽氣虛弱,濕邪活躍,心肺之火上浮,因此出現口乾舌燥。其中,口乾明顯的表示濕邪較重,所以使用五苓散。不口乾的表示濕邪較輕,可以使用茯苓甘草湯,其中茯苓、桂枝、生薑、甘草可以利水通陽,調和脾胃,防止濕邪活動而產生水濕瘀積。

9. 茯苓甘草湯(十一)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 生薑(二兩) 甘草(一兩炙)

白話文:

  • 茯苓:2 兩
  • 桂枝:2 兩
  • 生薑:2 兩
  • 甘草:1 兩(炙用)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10. 五苓證三(太陽四十三)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方在太陽一百十七),白散亦可服。

白話文:

如果疾病在陽分,應該通過發汗來解決。但如果反過來用冷水灌服,就會導致熱邪被壓制而不散去,病情反而加重,皮膚上長出粟粒狀的疹子,患者想要喝水,但又沒有口渴的感覺,這時應服用文蛤散。如果病情仍然沒有好轉,再服用五苓散。

如果寒邪實結在胸中,沒有發熱的症狀,可以服用三物小陷胸湯(配方的詳細內容請參考《太陽篇》第 117 條)或白散。

五苓散證,水飲在內,郁格經陽而生外熱。病在陽分,應當以汗解之,使里水化,汗病可立愈。乃反以冷水噀之,灌之,皮膚得冷汗孔皆闔,表熱被冷水卻逐而不得外去,彌更益其煩躁。衛郁欲發升於孔竅,而外寒闔秘,不能透發,於是衝突皮膚,肉上如粟粒凝起。經熱內蒸,煩熱作渴,意欲飲水,而停水在內,其實反不渴者,宜服文蛤散。

白話文:

五苓散的證狀,是因為體內有水氣,堵塞了陽經而產生外熱。由於疾病在陽經,應該用出汗的方式醫治,讓體內的積水轉化為汗液,就可以立刻痊癒。

但有人卻反其道而行,用冷水灌服,導致皮膚被冷氣閉合汗孔,表面的熱氣被冷水逼回體內無法排出,更加煩躁不安。

衛氣想要從毛孔升發出來,但外界的寒氣封閉了通道,無法透發,於是衝撞皮膚,在皮肉上形成了粟粒狀的突起。

經絡內熱蒸發,讓人覺得煩熱口渴,想要喝水,但其實體內有積水,並不真正口渴,應服用文蛤散來治療。

文蛤利水解渴也。若不瘥者,則是水旺濕多,文蛤不能勝任,仍與五苓散。若寒邪上逆,實結胸膈,肺郁生熱,而外無熱證,則表邪已退,宜與小陷胸湯黃連栝蔞泄熱而滌郁,半夏降逆而開結也。白散桔梗貝母清降其虛熱,巴豆溫破其實寒,令其湧泄而去,以絕根株,亦可服也。

白話文:

文蛤利水止渴。如果喝了文蛤水卻不見好,表示水氣過多、濕氣過重,文蛤無法應付,仍需與五苓散一起服用。如果寒邪逆上,實結胸膈,肺氣鬱結生熱,但外表沒有熱證,則表示外邪已退,應該使用小陷胸湯。小陷胸湯中的黃連、栝蔞能清熱解鬱,半夏能降逆化解痞結。白散中的桔梗、貝母能清降虛熱,巴豆能溫破實寒,令身體湧泄排毒,以斷絕病根,也可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