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太陽傷寒小青龍證

(三章 太陽入太陰少陰去路)

中風大青龍之證,外有風而內有熱也。傷寒之小青龍證,表有寒而里有水也。大小青龍,外之解表則同,而內之溫清大異。大青龍可以泄裡熱而不可以溫內寒,小青龍所以佐大青龍之不逮也。傷寒之人,或表邪外鬱而宿水裡發,或渴飲涼水而停留不消,是以多有水氣之證。以其熱渴雙解表裡之寒,小青龍乃不易之法也。

2. 小青龍證一(太陽三十四)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噫,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傷寒表證不解而水停心下,阻肺胃降路,胃氣上逆而生乾嘔,肺氣上逆而生咳嗽,或火升金燥而為渴,或氣阻肺脹而為喘,或濁氣上噯而為噫,或清氣下泄而為利,或小便不利而少腹滿急。凡此皆水氣瘀格之故,宜小青龍湯甘草培其中氣,麻桂發其營衛,芍藥清其風木,半夏降逆而止嘔,五味細辛乾薑降逆而止咳也。

3. 小青龍湯(七)

麻黃(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半夏(三兩洗) 五味(半升) 細辛(三兩) 乾薑(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雞子大,熬令赤色。(下利者,水邪侮土,加芫花以泄水也。)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栝蔞根清金止渴也。)若噫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寒水侮土,濁氣上逆,則為噫,加附子暖水而降逆也。

)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茯苓以泄滿也。)若喘者,加杏仁半斤,去皮尖。(杏仁利肺而止喘也。)

4. 小青龍證二(太陽三十五)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申明上章小便不利少腹滿之義:小便利者,津液滲泄,則必發燥渴;渴而飲水多者,土濕木鬱,必心下動悸;木鬱不能泄水,而小便少者,水積少腹,必苦腹裡滿急也。

5. 小青龍證三(太陽三十六)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服湯已而渴者,表寒已解,里水亦去,津液乍耗,是以作渴。渴者是表解寒去,水積化汗而外泄也。大青龍證是表陽之盛,內有火氣;小青龍證是里陽之虛,內有水氣。陰陽一偏逢郁即發。大小青龍外解風寒而內泄水火,感證之必不可少者也。

6. 太陽傷寒白虎證四章

(太陽入陽明去路)

陽盛之人表寒裡熱則用大青龍表寒解而裡熱盛,於是有白虎清金之法。肺金清而胃熱消,可無異日陽明之證矣。至於汗後陽虛之渴,則於白虎而加人參。涼金益氣,生津化水,清滌煩渴之妙,超人巧而絕天工。制方立法,神化難追。然白虎湯證,雖皆傷寒之條,其實來自中風者多。

如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其為風證甚明。以中風多傳陽明,白虎湯證乃承氣證之初氣也。

7. 白虎證一(太陽三十七)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四肢厥逆而脈見遲澀,是為裡寒厥;而脈滑,是里有熱也。蓋燥熱內郁,侵奪陰位,陰氣浮散,外居肢節,故肢冷而脈滑。白虎湯,石膏清金而退熱,知母潤燥而泄火,甘草粳米補中而化氣,生津而解渴也。胃陽素盛之人,陰虛火旺,一被感傷,經熱內蒸,津液消爍,則成陽明下證,而胃火未盛,肺津先傷。

是以一見渴證,先以白虎涼金泄熱,滋水滌煩,膈熱肅清,則不至入胃而致煩熱亡陰之害矣。白虎證,即將來之大承氣證而裡熱未實;從前之大青龍證而表寒已解者也。表寒已解,故不用麻黃;裡熱未實,故不用硝黃。

8. 白虎湯(八)

石膏(一斤)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