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法祖》~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陽明病解第二

按陽明提綱:以里症為主,雖有表症,仲景意不在表,為有諸中而形諸外之謂也。或兼經病,仲景意不在經,為表在經而根於胃也。太陰陽明同處中州,而太陰為開,陽明為合。故陽明必以閤病為主:不大便固閤也;不小便亦合也;不能食,食難用飽,初欲食,反不能食,皆閤也。

自汗盜汗,表開而里閤也。反無汗,內外皆閤也。種種閤病,或然或否,故提綱獨以胃實為正。胃實不是竟指燥糞堅硬,只對下利言,下利是胃家不實矣。故汗出解後,胃中不和,而下利者,不稱陽明病。如胃中虛而不下利者,便屬陽明;即初硬後溏,水穀不別,雖死而不下利者,總為陽明病也。蓋陽明太陰同為倉廩之官,而所司各別:胃司納,故以陽明主實;脾司輸,故太陰主利。同一胃腑,而分治如此,是二經所由分也。按陽明為傳化之府,當更實更虛:食入胃實而腸虛,食下腸實而胃虛。若但實不虛,則為陽明之病根矣。胃實不是陽明病,而陽明之為病,悉從胃實上得來,故以胃家實為陽明一經總綱也。然致實之由,是宜詳審:有實於未病之先者;有實於得病之後者;有風寒外來,熱不得越而實者;有妄汗吐下,重亡津液而實者;有從本經熱盛而實者;有從他經轉屬而實者。此只舉其病根在實,而勿得以胃實即為可下之症。

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是陽明表症之提綱。故胃中虛冷,亦得稱陽明病者,因其表症如此也。然此為內熱達外之表,非中風傷寒之表。此時表寒已散,故不惡寒;裡熱閉結,故反惡熱。只因有胃家實之病根,即見此身熱自汗出之外症,不惡寒反惡熱之病情。然此但言病機發現,非即可下之症也,必讝語、潮熱、煩躁、脹痛,諸症兼見,才可下耳。

太陽總綱,示人以正面;陽明總綱,反示人以底板。其正面與太陽之表同,又當看出陽明之表,與太陽不同矣。如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是陽明之桂枝症;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是陽明之麻黃症。《本論》云:「病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即此是已。後人見太陽已得此脈症,便道陽明不應有此脈症,故有尚在太陽,將入陽明之說,不知仲景書,多有本條不見,而他條中發見者,若始雖惡寒,與反無汗等句是也。以陽明表症,本是汗出不惡寒,故加「反無」字耳。有本經未宣,而他經發現者,若太陽之頭項強痛,少陽之脈弦細者是也。然頭痛而項不強,脈大而不弦細,便是陽明之表矣。夫太陽行身之後,陽明行身之前,所受風寒,俱在營衛之表。太陽營衛有虛實,陽明營衛亦有虛實:虛則桂枝,實則麻黃,是仲景治表邪之定局也。仲景之方,因症而設,非因經而設,見此症,便與此方,是仲景之活法,後人妄以方分經絡。

白話文:

《陽明病解第二》(譯文):

陽明病的綱領以內在症狀為主,即使有表症出現,張仲景的用意不在表症,而是強調內在病變反映於外表的現象。有時合併經絡病症,但其重點不在經絡,因為表症雖在經絡,根源仍在胃腑。太陰與陽明同屬中焦,但太陰主「開」,陽明主「合」,因此陽明病必以「閉合」為特徵:大便不通是閉合;小便不暢也是閉合;無法進食、進食後易飽,或最初想吃卻吃不下,都屬於閉合。

自汗與盜汗是體表開洩而內在閉合的表現;反而不出汗則是內外皆閉。這些閉合症狀可能出現也可能不顯著,故綱領特別以「胃實」為核心。這裡的胃實並非單指糞便乾硬,而是相對於腹瀉而言——腹瀉代表胃腑失實,因此若出汗退熱後因胃功能失調而腹瀉,就不歸為陽明病;反之,胃虛弱但未腹瀉,則屬陽明範疇。即使大便先硬後軟、水穀混雜,或瀕危卻未腹瀉,仍屬陽明病。

陽明與太陰同主消化,但功能各異:胃主受納,故陽明以實證為主;脾主運化,故太陰以利下為特徵。同一消化系統卻分治不同,正是兩經區別的關鍵。陽明屬傳化之腑,本應交替實虛:食物入胃則胃實腸虛,下傳後則腸實胃虛。若只實不虛,即為陽明病的病根。需注意,「胃實」本身非陽明病,但陽明病症皆源自胃實,故以「胃家實」為總綱。

導致胃實的原因需細辨:有發病前已存的實證;有因病而生的實證;有因風寒外束、熱不得散而實;有誤用汗吐下法、耗傷津液而實;有本經熱盛致實;有他經轉化而來。此處僅強調病根在實,切勿將胃實直接視為可攻下的症狀。

「身熱、自汗、不惡寒、反惡熱」是陽明表症的綱領。因此,即使胃中虛寒也可稱陽明病,因其表症表現如此。但此表症是內熱外透所致,不同於中風傷寒的表症——此時表寒已散故不惡寒,裡熱壅滯故反惡熱。正因有「胃家實」的病根,才會出現身熱、自汗、惡熱等表現,但這僅是病機展現,尚非可下之症,必須兼見譫語、潮熱、煩躁、脹痛等症狀才可攻下。

太陽病綱領直接呈現典型症狀,陽明綱領則揭示深層病機。其表象雖與太陽表症相似,實則陽明之表與太陽不同。例如陽明病若脈遲、汗多、微惡寒,屬陽明範疇的桂枝湯症;脈浮、無汗而喘,則為陽明的麻黃湯症。後世醫家因見太陽病有此脈症,便誤解陽明不該出現,甚至推論是太陽轉陽明的過渡階段。其實仲景的論述常分散於各條文,如「初始惡寒」「反無汗」等句,正因陽明表症本應是不惡寒且汗出,故特意用「反」字強調異常。

其他經絡的症狀也可能提示陽明問題,如太陽病的頭項強痛或少陽病的脈弦細。但若僅頭痛無項強、脈大非弦細,便是陽明的表症。太陽經循行身後,陽明經行身前,所受風寒皆在營衛層面。兩經營衛皆有虛實:虛用桂枝、實用麻黃,此為仲景治表邪的準則。仲景方劑對應症狀而非經絡,見何症用何方,正是其靈活之處,後人勉強將方劑歸屬經絡實乃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