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纘論》~ 正方 (11)
正方 (11)
1. 黃芩湯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酒洗),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一服。
白話文:
這是一道古方:黃芩湯。
材料:
- 黃芩 3 條
- 甘草 2 隻,用火烤過
- 芍藥 2 個,用酒清洗後使用
- 大棗 12 枚,用手撕開
做法: 將以上四種材料放入水中,加水至一鬥,然後煮沸,直到剩下三升為止。去掉渣滓,分三次溫熱服用,每天喝一次。
請注意,此處提到的「條」、「隻」和「個」都是單位,不是特定數量。在實際製作時,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需求進行調整。此外,這個配方是傳統中醫治療方法之一,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或疑慮,請先向專業醫生尋求幫助。
2.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酒洗),半夏(半升洗),生薑(三兩半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至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白話文: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過,芍藥二兩用酒洗淨,半夏半升洗淨,生薑三兩半切片,大棗十二枚掰開。
將以上六味藥材用一斗水煮,煮到剩下三升,去渣,溫熱服用一升,每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
3. 芍藥甘草湯
白芍藥(四兩酒洗),甘草(四兩炙),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之。
此即桂枝去桂枝薑棗也。甘酸合用。專治營中虛熱。以其陰虛陽實。至夜發熱血虛。筋攣頭面赤。色或汗之甚發熱不止。或誤用辛熱擾其營血。不受補益者。並宜用之。真血虛挾熱之神方也。設見脈浮自汗。營衛不和。縱非外感。仍屬桂枝湯證矣。
白話文:
白芍(四兩,用酒洗淨),甘草(四兩,炙過),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半,去除藥渣,分兩次溫服。
此方其實就是桂枝湯去除桂枝、生薑、大棗的藥方。甘草與白芍合用,專門治療營氣虛損導致的內熱。由於患者陰虛陽盛,夜晚發熱,血虛,筋攣,頭面發紅,甚至出汗不止,發熱不退。如果誤用辛熱藥物,反而會擾亂營血,難以得到滋補。這時候就應該使用這個藥方。它是治療真血虛損夾雜熱證的有效藥方。如果患者脈象浮緩,容易出汗,營衛不和,即使不是外感,也屬於桂枝湯的證候。
4. 白虎湯
石膏(一斤碎),知母(六兩),甘草(三兩),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諺云春不服白虎為瀉肺也。蓋春主陽氣上升。石膏知母苦寒墜下。惡其瀉肺之陽而不得生髮也。此特指春不可用者。恐人誤以治溫病之自汗煩渴也。至於秋冬感冒傷寒反可渾用以傷金水二臟之真氣乎。此湯專主熱病中暍。在氣虛不能蒸發者。則加人參。故張隱菴以為陽明宣劑。
其於濕溫。則加蒼朮。溫瘧則加桂枝。一皆夏日所見之證。故昔人又有秋分後不可妄用白虎之戒。
白話文:
白虎湯方
組成:
- 石膏(一斤,碎)
- 知母(六兩)
- 甘草(三兩)
- 粳米(六合)
製法:
以上四味,用一斗水,煮米至粥熟,去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解說:
俗話說:「春天不服用白虎湯,因為會傷肺。」這是因為春天主陽氣上升,而石膏、知母性寒苦,會下降陽氣,不利於陽氣生髮。
此處僅指春天不宜服用白虎湯,恐有人誤以為可以用來治療溫病的自汗煩渴。事實上,秋冬感冒傷寒時反而可以用白虎湯,因為這時候可以用寒涼之性來傷金水二臟之真氣。
白虎湯專治熱病中暑,尤其適用於氣虛無法蒸發汗液者,可以加人參。張隱菴認為白虎湯是陽明宣劑。
若患濕溫,則加蒼朮;溫瘧則加桂枝,這都是夏季常見的病症。因此古人也有「秋分後不可妄用白虎湯」的告誡。
5. 白虎加人參湯
石膏(一斤碎),知母(一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石膏(一斤碎)、知母(一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以上五味藥材。用一斗水,煮米至米熟湯成,然後去除米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6. 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碎),半夏(半升洗),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炙),麥門冬(一升去心),粳米(半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取竹葉兩把、石膏一斤(研碎)、半夏半升(洗淨)、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炙過)、麥門冬一升(去心),以及粳米半升。以上六味,用水一斗煮,煮至六升,去渣,加入粳米,煮至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7. 甘草湯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一合。日二服。
白話文:
這是一則古方,用了一味藥——甘草,用量是二兩。把這一味藥放入三升水中煎煮,直到剩下一半的水量,去掉渣子後,分為兩次服用,每次喝下一合一勺,每天服用二次。
8. 桔梗湯
桔梗(一兩),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話文:
把桔梗和甘草各用3公升水煎煮至1公升後,去掉渣滓,分成兩份溫熱服用。
9. 文蛤散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白話文:
把【文蛤】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匙,加入五勺熱水調勻即可飲用。
10. 豬膚湯
豬皮(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溫分六服。
豬屬腎。而膚主肺。故取治少陰經中伏邪陰火乘肺。咽痛之證。但當湯泡刮取皮上一層白膩者。為是。若以為撏豬皮外毛根薄膚。則薟劣無力。且與熬香之說不符矣。
白話文:
取豬皮一斤,用水十升煮到五升,去除雜質。加入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到香氣四溢,混合在一起,溫熱分六次服用。
豬屬於腎,而豬皮主治肺。所以用豬皮來治療少陰經中伏藏的邪氣陰火乘襲肺部導致咽喉疼痛的病症。但是一定要用湯泡過後刮取豬皮表面的那一層白色油脂,才是有效的。如果只是用水煮洗豬皮的外毛和薄皮,藥效就差勁無力,而且也不符合熬香的說法。
11. 半夏散及湯
半夏(洗去涎水),桂枝,甘草(炙各等分)
上三味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白話文:
藥材
- 半夏(洗去涎水)
- 桂枝
- 甘草(炙各等分)
製法
- 將上述三味藥材分別搗碎過篩。
- 將三味藥材混合在一起。
服用方法
- 用白開水調和服用,每次服用量為方寸匕(約一茶匙),一天服用三次。
- 若無法直接吞服,則取水一升,煎煮至七沸,加入兩方寸匕的藥粉,再煎煮三沸,熄火,待藥液稍冷,少量少量地服用。
12. 苦酒湯
半夏(十四枚洗為粗末),雞子(一枚去衣向上苦酒著雞子和中)
上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鈈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
白話文:
取半夏十四枚,洗淨研磨成粉末。雞蛋一枚,去皮,將苦酒倒入蛋中浸泡。將這兩種藥材都放入苦酒中,再將雞蛋殼放在刀柄上,用火煮沸三次,濾去藥渣,少量含在口中慢慢吞下。若病症未愈,可再服用三劑。
13.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此湯本治少陰溫熱之證以其陰邪暴虐傷犯真陰。故二三日以上便見心煩不得臥。所以始病之際。即用芩連□□□藥兼芍藥阿膠雞子黃。以滋養陰血也。然□□□七日後。熱傳少陰。傷其陰血者。亦可取用與□□□實用承氣湯法。雖虛實補瀉懸殊。而祛熱滋陰之意則一耳。
白話文: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以上五味加水五升,先煮黃連、黃芩、芍藥三味,取二升,去渣,加入阿膠烊化,稍冷後放入雞子黃攪拌均勻,溫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這湯方主治少陰溫熱證,因陰邪暴虐傷犯真陰,所以病發二三日後便出現心煩不得臥的症狀。因此,病初起時,便用黃芩、黃連、芍藥,兼用阿膠、雞子黃滋養陰血。若病發七日後,熱邪傳入少陰,傷及陰血,也可以用此方,並可參考大承氣湯的用法。雖然虛實補瀉方法不同,但祛熱滋陰的意旨卻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