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纘論》~ 正方 (10)
正方 (10)
1. 五苓散
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茯苓(十八銖),桂(半兩),白朮(十八銖)
上五味子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也。
此兩解表裡之藥。故云覆取微汗。茯苓豬苓味淡所以滲水滌飲。用澤瀉味鹹。所以泄腎止渴也。白朮味甘。所以燥脾逐濕也。桂枝味辛所以散邪和營也。欲兼汗表。故用桂枝。專用利水。則宜肉桂。妙用全在乎此。則庶其辛熱而去之。則何能疏肝伐腎通津利水乎。○此逐內外水飲之首劑。
白話文:
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茯苓十八銖、桂半兩、白朮十八銖。
以上五味子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和服用,每次一湯匙。每天服用三次。
這方子是治療表裡兼病的藥,所以說要覆取微汗。茯苓和豬苓味道淡,可以滲水利尿。澤瀉味鹹,可以泄腎止渴。白朮味甘,可以燥脾祛濕。桂枝味辛,可以散邪和營。想要同時發汗解表,所以用桂枝。如果單純想要利水,就應該用肉桂。藥效的妙用全在這裡。如果只是辛熱去邪,又怎麼能疏肝伐腎,通津利水呢?這個方子是治療內外水飲的首選藥方。
金匱治心下支飲眩冒。用澤瀉湯治嘔吐思水。用豬苓散隨意取用二三味。成方總不出是湯也。祖劑云。五苓散治傷寒溫熱病。表裡未解。頭痛發熱。口燥咽乾煩渴飲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煩渴不止者。宜服之又治霍亂吐利。燥渴引飲。並治瘦人臍下有動悸吐涎沫而嘔伺翻胃也。
諸如此者。咸屬水飲停蓄。津液固結。大小便結。但須增損合宜耳。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治療心下支飲眩冒,可用[澤瀉湯]。
若患者嘔吐思水,可用[豬苓散],隨意取用其中的二三味藥材即可。 總之,這些方劑的組成,最終都離不開湯劑的形式。 古籍中記載,[五苓散]可用於治療傷寒溫熱病。 當患者表裡未解、頭痛發熱、口燥咽乾、煩渴飲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以及汗出表解但煩渴不止時,皆宜服用此方。 此方還可治療霍亂導致的吐利、燥渴引飲。 此外,還可治療瘦人臍下有動悸、吐涎沫、嘔吐反胃的症狀。
所有這些病症,都屬於水飲停蓄、津液固結、大小便不通暢的情況。
治療時,只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適量增減藥材即可。
2. 豬苓湯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碎),阿膠(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下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將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碎)、阿膠(各一兩)這五味藥材,用四升的水先煮豬苓、茯苓、澤瀉、滑石四味藥材,煮到剩下兩升。之後把藥渣濾掉,再加入阿膠,用小火慢慢烊化,待溫後服用七分滿,每天服用三次。
3. 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五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細末。合治送下三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粥飲。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藥方的意思是:使用一份已經炒過變黃的瓜蒂和五份赤小豆,分別磨碎並混合在一起成為粉末狀。每次服用約三錢的量,配合一杯熱水以及半杯豆鼓,煮成糊狀後加入粉劑,一口氣喝下去。如果沒有嘔吐反應的話可以慢慢增加用量直到出現輕微的嘔吐感即可停止。
4. 白散
桔梗(三分),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蒸黑研如脂)
上二味為末。納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者必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即愈。
白話文:
這是一個以桔梗、貝母和巴豆為主要成分的中醫藥方,主要用於治療胸膈部位的疾病。藥方中巴豆需去皮心,蒸至黑色後研磨成膏狀,加入其他藥粉中研磨均勻,服用時用白開水調和。服用後,根據病症位置的不同,會出現嘔吐或腹瀉的反應。若腹瀉不止,可用熱粥或冷粥來緩解。
注意事項
- 此藥方含有巴豆,具有毒性,請勿自行服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藥量需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體弱者需減量服用。
- 服藥後若出現其他不適症狀,請立即就醫。
備註
- 文中「三分」和「一分」指的是中藥的重量單位,具體換算需根據古代的藥秤標準。
- 「膈膜」是指胸腔和腹腔之間的隔膜,是呼吸和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
- 文中提到的「病在膈上」和「病在膈下」,是指疾病位於胸腔和腹腔的不同部位。
建議
5.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梔子湧膈上虛熱。香豉散寒熱惡毒。能吐能汗。後汗下後虛煩不解之聖藥若嘔則加生薑以滌飲。少氣則加甘草以緩中。心煩腹脹則去香豉而加枳樸。邪在上而不在中也。丸藥傷胃。
則去香豉而加乾薑。湧泄而兼安中之意也。故欲湧虛煩。必先顧慮中氣。所以病人有大便溏者。有不可吐之戒。
白話文:
取梔子十四枚掰開,香豉四合用綿布包好,這兩種藥材,用四升水先煮梔子,煮到剩下二升半時,加入香豉,繼續煮到剩下 一升半,去渣,分成兩服,溫熱服用一服,如果吐了就停止服用。梔子能解上焦虛熱,香豉能散寒熱惡毒,能吐能汗,是治療汗出後虛煩不解的良藥,如果嘔吐則加生薑來滌除積飲,如果氣短則加甘草來緩解脾胃,如果心煩腹脹則去掉香豉,加枳樸,因為邪氣在上而不 在中。丸藥傷胃,則去掉香豉,加乾薑,既能促使嘔吐,又能調理脾胃。所以想要嘔吐出虛煩,必須先顧慮中氣,因此大便溏瀉的病人,不可強行催吐。
6.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用綿裹定),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藥物。得一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三服得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這是一道古方:梔子豉湯。
配方包括:
- 梔子 14 枚,掰開備用;
- 香豉 四合,包在棉布裡;
- 甘草 二兩。
做法如下:
- 將上述三種材料放入鍋內,加入四公升水。
- 先把藥材煮沸,然後再慢火熬煮至剩下一公升半左右。
- 把渣滓過濾掉,分成兩個等份。
- 熱飲三次,每次一份;如果喝完第一、第二份就嘔吐了,則停止服用第三份。
7. 梔子生薑豉湯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絲綿裹定),生薑(一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二升去滓。再煎至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冷服即吐便愈。
白話文:
取梔子十四枚掰開,香豉四合用絲綿包裹好,生薑一兩。將這三味藥用四升水先煮至二升,去渣後再煎至一升半,去渣,分兩次溫熱服用,即可止吐止瀉痊癒。
8. 梔子厚朴湯
梔子(十四枚擘),厚朴(四錢姜炙),枳實(四枚炙)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藥方的意思是:用十四個切開的梔子、四兩經過生薑炮製的厚朴和四個炮製過的枳實。用水三升半來煎煮這些草藥,直到剩下一升半時把渣滓去掉,然後分成兩次服用,每次喝一半量。如果在第一次服用後就嘔吐了,那麼停止第二次服用。
9. 梔子乾薑湯
梔子(十四枚擘),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這是一道古方:用十四個梔子和二兩乾薑加三升半水煎煮至剩下一升半,去掉渣滓,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溫熱地喝下一份。如果喝了第一份就嘔吐了,就不必再繼續服用剩下的部分。
10. 梔子柏皮湯
梔子(十五枚擘),柏皮(二兩),甘草(一兩)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太陽原有寒濕。因傷寒發汗。氣蒸而變熱。故得發於外。原非表邪發熱之謂。故以梔子清肌表之熱黃柏去膀胱之濕熱。甘草和其中外也。
白話文:
藥方
- 梔子(十五枚掰開)
- 柏皮(二兩)
- 甘草(一兩)
以上三味藥材,用四升水煎煮,熬至一升半時,過濾藥渣,分兩次溫服。
藥理分析
這個藥方是針對太陽經原本就存在寒濕,因傷寒發汗後,氣蒸導致體溫升高,出現外感熱症。這種熱症不是由表邪引起的,而是內因導致的。所以用梔子清熱解表,黃柏清利膀胱濕熱,甘草調和藥性,使藥力平和,內外兼顧。
11.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三枚),梔子(十四枚熬黑),豉(一升綿裹)
以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二沸。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溫再服覆令出汗。
白話文:
將枳實(三枚)、梔子(十四枚,熬到黑色)、豉(一升,用棉布包好)這三種藥材,用七升清水煮沸,然後取四升,加入枳實和梔子,再煮沸兩次。之後加入豉,繼續煮沸五、六次。最後過濾藥渣,分開服用,服用時藥液要溫熱,並蓋好被子讓病人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