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傷寒纘論》~ 正方 (6)

回本書目錄

正方 (6)

1.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半斤去皮炙),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白話文:

大承氣湯

藥材:大黃(四兩,用酒洗淨),厚朴(半斤,去皮後炙烤),枳實(五枚,炙烤),芒硝(三合)。

製作方法: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一斗(約十升)先煮厚朴和枳實,煮至五升,過濾去渣。然後加入大黃,再煮至二升,過濾去渣。最後加入芒硝,用小火煮沸一兩沸即可。分次溫服,服下後即可,剩餘藥液不要服用。

2.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厚朴(二兩去皮炙),枳實(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白話文:

小承氣湯

藥方:大黃四兩,厚朴二兩(去皮炙),枳實三枚(炙)。

用法: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四升煎煮,煎至一升二合,過濾掉藥渣,分兩次溫服。第一次服用後要更換衣服,如果沒有換衣服就喝完藥,那就不要再服用剩下的藥。

3. 桃核承氣湯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桂枝(二兩),甘草(二兩炙),大黃(四兩酒浸),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沸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白話文:

桃核承氣湯

將五十個去皮尖的桃仁、二兩桂枝、二兩炙甘草、四兩酒浸過的大黃、二兩芒硝,加七升水煎煮至二升半,過濾掉藥渣,加入芒硝,再用小火加熱至微沸,溫服五合,一日三次,應該略微通便。

4. 抵當湯

水蛭(三十個豬脂熬黑),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大黃(三兩酒浸),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白話文:

抵當湯

水蛭(三十個,用豬油熬至黑色),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膀和足),大黃(三兩,用酒浸泡),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以上四味藥磨成粉末。用五升水煎煮,煎至三升。濾去藥渣。溫熱服用一升,若未見效可再次服用。

5. 抵當丸

水蛭(三十個豬脂熬黑),虻蟲(二十五個熬去足翅),大黃(三兩),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白話文:

抵當丸

將水蛭(三十個,用豬油熬煮至黑色)、虻蟲(二十五個,熬煮去除足和翅膀)、大黃(三兩)、桃仁(二十個,去皮尖)等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分成四份。每次取一份,用水一升煮沸,取七合服用。滿月時(服用後一個月)應該排出血液,如果沒有排出,則需再次服用。

6. 茵陳蒿湯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茵陳蒿湯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去核,大黃二兩。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一斗先煎煮茵陳蒿,煎到剩下六升。然後加入另外兩種藥材,繼續煎煮至三升。濾去藥渣,分三次溫服。

7. 麻仁丸

麻子仁(二升蒸胭去殼),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朴(一斤去皮炙),杏仁(一斤去皮尖熬作脂)

上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利為度。

此治素慣脾約之人復感外邪。預防燥結之法。方中用麻杏二仁以潤腸燥。芍藥以養陰血。枳實大黃以泄實熱厚朴以破滯氣也然必因客邪加熱者用之方為合轍後世以此概治老人津枯血燥。之閟結但取一時之通利。不顧愈傷其真氣得不速其咎耶。

白話文:

麻仁丸

此方用麻子仁(蒸過、去殼)、芍藥、炙過的枳實、去皮的大黃、去皮炙過的厚朴、去皮尖並熬成油的杏仁,等量研磨成粉,再用蜂蜜製成丸藥。每次服用十丸,每日三次,逐漸增加劑量,直到通便為止。

此方用於素來脾胃虛弱、大便秘結的人,因外邪入侵而加重病情者,預防腸燥便秘。方中麻仁、杏仁潤腸通便;芍藥滋養陰血;枳實、大黃瀉除實熱;厚朴破除腸胃滯氣。但必須是因外邪入侵導致病情加重的情況下使用,才能發揮藥效。後世常用此方治療老人津液枯竭、血燥便秘,只求一時通便,卻不顧及會損傷元氣,難道不該警惕嗎?

8. 蜜煎導方

蜜七合。一味。納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三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納穀道中。以手急抵欲大便時。乃去之。

白話文:

蜜煎導方:取七份蜂蜜,放入銅器中,用小火慢煎,直到略微凝固成飴糖狀時,就要不停攪拌,不要煎焦。 待其可以搓成丸狀時,用手捻成細長條狀,前端尖銳,粗細如手指,長約三寸。 必須趁熱立即製作,冷卻後會變硬。將其放入肛門內,當感到想排便時再取出。

9. 豬膽汁方

大豬膽一枚。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

白話文:

豬膽汁方:取一個大豬膽,將膽汁和少許醋混合,灌入肛門。大約一頓飯的時間後,就會大便排出。

10. 大陷胸湯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白話文:

大陷胸湯:

將六兩去皮的大黃,一升芒硝,一錢甘遂,用水六升煎煮。先用大黃煎煮取二升藥汁,過濾掉藥渣,再加入芒硝煮沸一、二下,最後放入甘遂粉末,溫溫的服用一升。瀉下暢快後就停止服用。

11. 大陷胸丸

大黃(半斤),芒硝(半升),葶藶(半升熬),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納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頃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白話文:

大陷胸丸配方:大黃半斤,芒硝半升,葶藶半升(熬製),杏仁半升(去皮尖,熬製至黑色)。

將大黃、葶藶研磨成粉。再將杏仁和芒硝研磨成膏狀,與藥粉混合,製成彈丸大小的一粒藥丸。另將甘遂研磨成粉,取一錢。用白蜜二合、水二升,煮成一升溫水服用。服用後一宿即能瀉下。如果未瀉下,可再次服用,直至瀉下為止。服用需遵照藥方規定。

12. 小陷胸湯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蔞實(大者二個)

上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小陷胸湯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淨),栝蔞實(大的兩個)。以上三味藥材,用水六升先煎栝蔞,煎至三升,去渣。再放入其他藥材,煎至二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13. 十棗湯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棗(十枚擘)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者。服半錢。平旦溫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白話文:

十棗湯

用芫花(先煎熬)、甘遂、大戟,以及十枚去核的大棗,三種藥材等量。將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用一升半的水,先煮去核的大棗十枚,煮到只剩八合,濾去藥渣。然後將藥粉加入藥汁中。體格強壯的人一次服用一錢(約3克),體弱的人服用半錢(約1.5克)。清晨溫服。如果服藥後瀉下量少,病情未見好轉,隔天可以再服用,每次劑量增加半錢,直到通利大便後,再吃些稀粥調養身體。

14.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麻沸湯者言滾沸如麻也)

白話文:

大黃黃連瀉心湯:取大黃二兩,黃連一兩,用兩升滾沸的開水浸泡藥材。稍待片刻,過濾掉藥渣,分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