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傷寒纘論》~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傷寒例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最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熱病熱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藏於骨髓至夏變為熱病不言藏於骨髓者脫簡也○內經云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又云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言冬時寒暖不均和暖之際人之腠理不固忽然嚴寒驟至鬱閉其不正之氣於內當是之時少陰之經脈流行於外是不能退藏於密勢不得不受其邪然腎藏之真陽沉伏於內自不受邪所受邪者少陰之經耳故真陽充滿之人邪氣不能為害即使受邪氣行則已惟是不藏精之人先逆冬月蟄藏之令故邪氣行以襲入經脈骨髓乃至春夏溫熱之氣內動而發為溫熱也李明之曰冬傷於寒冬行春令也當冬而溫火勝而水虧矣水既已虧則所勝妄行土有餘也火土合德故為溫病所以不病於冬。而病於春者以其寒水居卯之分方得其權大寒之令。

白話文:

《陰陽大論》說,春天溫和,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這是四季正常的氣候變化。冬天嚴寒,萬物都深藏起來,身體健康的人緊閉腠理,就不會被寒氣侵襲。而被寒氣侵襲的人,就叫做「傷寒」。人體受到四季氣候的影響,都可能生病,但「傷寒」是最嚴重的,因為寒氣最容易造成致命的疾病。

如果人被寒氣侵襲後立刻生病,就叫做「傷寒」;如果沒有立刻生病,寒氣會藏在皮膚裡,到了春天就會變成「溫病」,到了夏天就會變成「熱病」。「熱病」比「溫病」更嚴重,因為熱氣更盛。因此,體弱的人在春夏季節容易得「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天受寒造成的,不是因為流行病的傳染。

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藏於骨髓至夏變為熱病不言藏於骨髓者脫簡也○內經雲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又云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言冬時寒暖不均和暖之際人之腠理不固忽然嚴寒驟至鬱閉其不正之氣於內當是之時少陰之經脈流行於外是不能退藏於密勢不得不受其邪然腎藏之真陽沉伏於內自不受邪所受邪者少陰之經耳故真陽充滿之人邪氣不能為害即使受邪氣行則已惟是不藏精之人先逆冬月蟄藏之令故邪氣行以襲入經脈骨髓乃至春夏溫熱之氣內動而發為溫熱也李明之曰冬傷於寒冬行春令也當冬而溫火勝而水虧矣水既已虧則所勝妄行土有餘也火土合德故為溫病所以不病於冬。而病於春者以其寒水居卯之分方得其權大寒之令。

寒氣藏在皮膚裡,到了春天就變成「溫病」;寒氣藏在骨髓裡,到了夏天就變成「熱病」。之所以沒有說寒氣藏在骨髓裡,是因為簡略了說法。《內經》說:「冬天受寒,春天就一定會得溫病。」又說:「違背冬天的氣候,就會導致少陰經不能藏腎氣,腎氣就會獨自沉下去。」

意思是說,冬天氣溫不穩定,在溫暖的時候,人體的腠理不密,如果突然遇到嚴寒,就會把不正之氣鬱閉在體內。這時候,少陰經在體表運行,無法退藏到內部,就不得不受到邪氣的侵襲。而腎臟的真陽之氣沉伏在體內,不會受到邪氣的侵襲,所以受到邪氣侵襲的是少陰經。

因此,真陽氣充足的人,邪氣就無法傷害他們,即使受到邪氣侵襲,也很快就會恢復。但是,那些不注重養精的人,沒有遵守冬天蟄藏的原則,所以邪氣趁機侵入經脈骨髓,等到春夏溫熱之氣內動,就發作成了「溫熱病」。

李明之說:「冬天受寒,屬於冬天違背春天的法則。冬天時,溫火過盛,而水氣虧損。水氣已經虧損,所以溫火妄行,土氣就過剩了。火土相合,就產生了「溫熱病」。所以,冬天不會生病,而春天卻生病,是因為寒水位於卯位,得到了權柄,是極寒的氣候。」

復行於春腠理開泄。少陰不藏房室之勞傷辛苦之人。陽氣泄於處腎水虧於內。木當發生陽已處泄孰為鼓舞腎水內竭孰為滋養此兩者同病。生化之源既絕。木何成以生乎身之所存者熱也時強木長。故為溫病。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傷寒是感天時肅殺之氣以寒犯寒必先寒冰時行是感濕土鬱蒸之氣以濕犯濕必先濕。土陽明為營衛之原。始病則營衛俱病經絡無分。三焦相溷內外不通所以其病即發而暴非比傷寒以次傳經而入也。蓋地為汙穢濁惡之總歸平時無所不受。適當天時不正之極則平時所受濁惡之氣。亦必乘時迅發。

白話文:

傷寒是感受天時肅殺之氣,以寒氣犯寒氣,因此病症一開始就表現為寒冰冰涼。而時行病是感受濕土鬱蒸之氣,以濕氣犯濕氣,因此病症一開始就表現為濕重。脾胃為營衛之源,一開始生病就會同時影響營氣和衛氣,經絡沒有區分,三焦混雜,內外不通暢。所以時行病發病急驟,不像傷寒一樣逐漸傳經而入。因為地是污穢濁惡之氣的匯集地,平時就會受到各種濁氣的侵襲。當遇到天時不正之極時,平時積累的濁氣也會乘機迅速發作。

或冬時過暖肅殺之令不行至春反大寒冷。或盛夏濕熱汙穢之氣交蒸忽然熱極生風而入。汗孔閉拒毒邪不得發泄而為病病則老幼無分。此即時行之氣也。

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虛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

言非體。虛即有風寒莫之能害。

其冬有非節之暖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亦有輕重為治不同。

冬溫者。時當大寒而反大溫東風時至則肌腠疏豁忽然大寒而衣袂單薄寒鬱其邪。其病即發者為冬溫以其所感非時溫氣故言與傷寒大異若不即發藏於皮膚則入傷血脈至春發為溫病藏於經絡則入傷骨髓至夏發為熱病矣。

從立冬節候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

白話文:

冬溫是指在應該大寒的時候,天氣反而變得很溫暖,並且吹起東風,使人體的肌膚毛孔變得疏鬆,突然遭遇嚴寒,而衣物單薄,寒氣就侵入體內。如果立即發病,就是冬溫,因為它是由於非時節的溫暖氣候引起的,所以與傷寒大不相同。如果沒有立即發病,而是潛藏在皮膚,就會傷及血脈,等到春天就會發作,叫做溫病;如果潛藏在經絡,就會傷及骨髓,等到夏天就會發作,叫做熱病。

第六段

從立冬節候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

從立冬開始,如果天氣沒有出現嚴寒,也沒有冰雪,但有人出現發熱的症狀,這就屬於春天陽氣在冬天潛伏的寒氣轉變為溫病。

總結

這段古文主要闡述了兩種疾病:傷寒冬溫。傷寒是冬季寒冷季節容易患上的疾病,而冬溫則是冬日出現不應節氣的溫暖天氣導致的疾病。兩種疾病的病因、症狀和治療方法都有所不同。

春時陽氣發於冬時未至而至也伏寒變為溫病言非時不正之溫氣又為外寒所伏至春而發為溫病也。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其病與溫及熱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此言非時暴寒之證。雖與溫熱相似而源委迥殊。以伏氣自內發外。必用苦寒內奪暴寒從外感冒。合用辛甘外解。故治有不同耳。

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盛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嘗二三日發以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白話文:

春天陽氣從冬天就開始積累,直到春天時才發散出來。如果冬天寒氣未除,就會轉化成溫病,這屬於不正常的溫熱之氣。也有可能是外寒之氣潛伏在體內,到春天時發作而導致溫病。

從春分到秋分前,如果遇到突然的寒冷,就屬於時行寒疫。這種疾病和溫病、熱病的症狀相似,但治療方法不同。

之所以說時行寒疫和溫熱病症狀相似,但病因不同,是因為寒疫是體內伏氣從內而外發作,而溫熱病是外感寒邪從外而內侵入。因此治療寒疫需要用苦寒藥物內奪寒氣,同時用辛甘藥物外解寒邪,所以治療方法不同。

凡是受寒而生病的,都會出現熱症。即使熱症很重,也不一定會死。但是如果同時受到寒邪和熱邪的侵襲,就一定會死。

如果寸關尺脈都浮,屬於太陽經受病,一般在一到兩天內發病。由於太陽經脈上連風府穴,所以會出現頭項疼痛、腰脊僵硬的症狀。

如果寸關尺脈都長,屬於陽明經受病,一般在二到三天內發病。由於陽明經脈挾鼻絡於目,所以會出現身熱、目疼、鼻乾、不能平躺的症狀。

如果寸關尺脈都弦,屬於少陽經受病,一般在三到四天內發病。由於少陽經脈循脅絡於耳,所以會出現胸脅疼痛、耳聾的症狀。

此三經受病未入於腑者可汗而散。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此三經受病。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

傷寒經絡傳變原不可以日數而測。此六經受病不過設以為例。粗工不察病機每以三四日當汗。六七日當下。誤人多矣。設伏氣發溫之。三四日可汗之乎病傳厥陰之六七日可下之乎若此可不辨哉。○凡云尺寸。則關在其中。可不言而喻。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營衛不行臟腑不通而死矣。

白話文:

這三條經脈受病,還沒進入臟腑的,可以透過發汗來散去病氣。

脈象沉細,且寸關尺三脈皆沉細的,是太陰經受病,大約四五天就會發病。因為太陰經脈佈於胃中,連接到喉嚨,所以會出現腹脹、口乾的症狀。

脈象沉細,且寸關尺三脈皆沉的,是少陰經受病,大約五六天就會發病。因為少陰經脈貫穿腎臟,連接到肺部和舌根,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口渴的症狀。

脈象微弱緩慢,且寸關尺三脈皆微弱緩慢的,是厥陰經受病,大約六七天就會發病。因為厥陰經脈沿著陰部,連接到肝臟,所以會出現腹部脹滿、陰囊收縮的症狀。

這三條經脈受病,已經進入臟腑的,就只能用瀉下法治療。

《傷寒論》中講述的經絡傳變,不能單純依據天數來判斷。這六條經脈受病,只是列舉出一些常見的病程變化,作為參考。很多粗心的人不懂得辨別病機,往往在三四天就使用發汗法,六七天就使用瀉下法,誤導了許多病人。比如說,如果遇到伏氣發熱的病人,三四天就能發汗嗎?或者說,病人病傳到厥陰經,六七天就能瀉下嗎?像這樣的情況,難道不能分辨嗎?○凡是提到寸關尺,指的是脈象,這個道理不言而喻。

如果一個人同時感受兩種寒邪,第一天太陽經受寒,就會同時患上少陰經病,表現為頭痛、口乾、腹脹、口渴。第二天陽明經受寒,就會同時患上太陰經病,表現為腹脹、全身發熱、不想吃東西、神志不清。第三天少陽經受寒,就會同時患上厥陰經病,表現為耳聾、陰囊收縮、厥逆,水漿不能吞咽,意識不清,六天就會死亡。如果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病,那麼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失調,就會導致死亡。

其得病陰陽兩證俱見其傳經證陰陽兩經俱傳則邪氣彌滿充斥法當三日主死然必水漿不入不知人者。方為營衛不行。臟腑不通更越三日而陽明之經始絕也。

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更不傳經。不加異氣則邪氣傳盡正氣將復愈。日可期然亦立法大意不可拘執也。至若更加異氣乃病中之病莫可限於時日矣。

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尺寸陷者大危。

言尺寸之脈沉陷為正氣衰微莫能載邪外出。過經其病不間誠為危候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主要描述了兩種情況:

  1. 病邪侵襲嚴重: 當病邪同時侵犯陰陽兩經,且病邪充滿全身時,病人就會很快死亡。即使過了三天,陽明經脈也可能衰竭。
  2. 病邪傳經緩慢: 如果病邪沒有傳經,也沒有其他異氣加入,那麼病人會慢慢恢復。每個病症的恢復時間都有規律,但醫生不能完全拘泥於規律,因為病情的變化是不可預測的。

最後,古文強調了脈象的重要性,脈象沉陷表示正氣衰微,病人可能處於危險狀態。

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壞證例治之。

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溫。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感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疫。

此以冬傷於寒。發為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

言脈證皆變為熱。不得復用辛溫發表。所謂方治如說也。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未有溫覆當而不消散者。不在證治。

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感覺到異樣的氣息,轉變為其他疾病,就應該根據病變的證據來治療。

如果脈象陰陽俱盛,再次受到寒邪的影響,就會變成溫瘧。

如果陽脈浮滑,陰脈濡弱,再次遇到風邪,就會變成風溫。

如果陽脈洪數,陰脈實大,再次受到溫熱之邪的影響,就會變成溫毒,溫毒是疾病中最嚴重的。

如果陽脈濡弱,陰脈弦緊,再次遇到溫氣,就會變成溫疫。

這是因為冬天受寒,導致發作溫病,脈象的變化和證據,治療方法就像上面所說的一樣。

意思是脈象和證據都變成了熱證,不能再使用辛溫發表的藥物。所謂的方治如說,就是指這個意思。

所有的傷寒疾病,大多數都是因為風寒感染引起的。一開始是表證,風寒進入內里,就不會消散。如果沒有溫覆治療,就不會消散,這就不符合證治原則。

想要攻邪,必須先解表,才能下瀉。

如果表證已經解除,而內里沒有消散,不是大滿,卻仍然產生寒熱,那麼疾病就無法去除。大滿大實,堅硬有燥屎,就可以去除下瀉。即使四五天不能排泄,也不會造成禍害。

言非大滿大實而下之。則猶生寒熱變證。必待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者方可下之。雖遲至四五日不能為害也。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燥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

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陽乘陰位。則為陽盛陰虛。故可下而不可汗。陰乘陽位。則為陽虛陰盛。故可汗而不可下。即表病里和里病表和之謂也。蓋表實裡虛。而邪入腑汗之則死下之則愈裡實表虛。而邪鬱於經下之則死汗之則愈。

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況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歿。自謂其分至仁者。鑑此豈不痛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沒有真正積滿實熱,就不要急著瀉下。否則可能會導致寒熱交替,病情變化。只有當肚子脹滿,積實熱,並且有乾硬的糞便時,才能瀉下。即使拖延到四五天也不會有大礙。

如果病人不適合瀉下,而強行攻下,就會導致內虛熱氣上行,引起發熱、煩躁等各種病變。輕者虛弱無力,重者必死無疑。

陽氣盛而陰氣虛,瀉下就能治癒,出汗反而會致命。相反,陽氣虛而陰氣盛,出汗就能治癒,瀉下反而會致命。

陽氣過盛,佔據陰氣的位置,就是陽盛陰虛,可以用瀉下治療,不可以用發汗治療。陰氣過盛,佔據陽氣的位置,就是陽虛陰盛,可以用發汗治療,不可以用瀉下治療。這就如同表證病變,而裡證平和,或是裡證病變,而表證平和一樣。表證實而裡證虛,邪氣入侵腑臟,出汗就會致命,瀉下就能治癒;裡證實而表證虛,邪氣鬱結於經絡,瀉下就會致命,出汗就能治癒。

因此,像神丹這樣的藥方,怎麼可以隨便亂用?甘遂這種藥物,怎麼可以隨便妄攻?虛實的治療方法,相差千里,吉凶的關鍵,如同影隨形。哪能輕易決定呢?況且,桂枝這種藥物,下咽後如果陽氣過盛,就會致命;承氣湯進入胃部,如果陰氣過盛,就會死亡。生死存亡,就在片刻之間,身體就要耗盡,哪能等到明日?陰陽虛實交錯,病情變化非常微妙,發汗和瀉下治療方法相反,其禍害非常迅速。醫術淺薄,不明病源,就誤用藥物,導致病人死亡,自稱仁心仁術,看到這種情況,難道不會感到痛心嗎?

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以概言汗下關係非細。不過藉此為例。非誤用二湯。必致不救也。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是不同。而熱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裡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

兩感皆是熱邪。然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是不同持說甚正亦甚明。何奉議誤認為救里耶。

凡發汗溫服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盡三服。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白話文:

如果兩種病症同時發作,治療時要有先後順序,先解表再攻裡,這是不同的治療方法。有些被熱症迷惑的人,竟然說神丹甘遂是萬能藥,將其混合在一起服用,並說可以解表,又說可以攻裡,說得好像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是違背醫理的。聰明人做事會審慎思考,避免錯誤,時刻謹慎,三思而行。愚蠢的人做事則魯莽衝動,安危變化豈能隨便欺騙呢?

第三段

兩感皆是熱邪(兩種病症都是熱邪),然治有先後(但治療有先後順序),發表攻裡(先解表後攻裡),本是不同(本質上是不同的)。持說甚正亦甚明(這個說法非常正確,也十分清晰明瞭)。何奉議誤認為救裏耶(為什麼會誤認為是攻裡呢)?

兩種病症都是熱邪,但治療有先後順序,先解表再攻裡,這是不同的治療方法。這個說法非常正確,也十分清晰明瞭。為什麼會誤認為是攻裡呢?

第四段

凡發汗溫服湯藥(凡是服用發汗溫服的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雖然藥方上說一天服用三次),若病劇不解(如果病情嚴重,服用藥物後症狀沒有緩解),當促其間(就要縮短服藥間隔),可半日中盡三服(可以在半天內服用完三次)。若與病相阻(如果藥物與病情相互抵觸),即便有所覺(即使感覺稍微好轉),如服一劑病證猶在(但服用一劑藥後病情仍然存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就應該繼續服用原來的藥方)。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有些人服用三劑藥後纔出汗,病情才得以緩解),若汗不出者(如果服用藥物後一直不出汗),死病也(就是死症了)。

服用發汗溫服的湯藥,雖然藥方上說一天服用三次,但如果病情嚴重,服用藥物後症狀沒有緩解,就要縮短服藥間隔,可以在半天內服用完三次。如果藥物與病情相互抵觸,即使感覺稍微好轉,但服用一劑藥後病情仍然存在,就應該繼續服用原來的藥方。有些人服用三劑藥後纔出汗,病情才得以緩解,如果服用藥物後一直不出汗,就是死症了。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胃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

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

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復救。

上四條皆是春夏溫熱之邪。故言時氣病乃可與水。非冬月正傷寒可比例也。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

厥脈動數。猶言其脈動數不可連上句讀。

白話文:

凡是得了時令的病,到了五六天,患者感到口渴想喝水,但喝不了太多,就不應該給他喝水。這是因為胃中熱氣還不足,不能消解,如果再給他喝水,反而會加重病情。

到了七八天,患者感到非常口渴想喝水,就可以根據病情給他喝水,但要適量,不要過度。

如果喝水之後肚子脹滿,小便不暢,而且呼吸急促或呃逆,就不能給他喝水。如果突然大量出汗,這表示病症自行痊癒了。

凡是得了病之後還能喝水,這是病情想要痊癒的表現。那些不了解病情的人,只聽到病人喝水之後病情自行痊癒,就強迫口渴的病人喝水,因此造成不可挽回的禍患。

以上四條都是針對春夏溫熱的邪氣所導致的疾病而說的,因此提到時令病可以喝水,不能和冬季傷寒的治療方法相提並論。

凡是得了病,脈象沉而數,服用湯藥之後脈象更加遲緩,脈浮大減小,一開始躁動不安,後來變得平靜,這些都是病情好轉的徵兆。

沉而數,指的是脈象沉而數,不能和上句連在一起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