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殺車槌法卷之三 (11)
殺車槌法卷之三 (11)
1.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
水二鍾,薑、棗煎之。槌法,加燈心一握,煎沸,熱服。
益元湯,治有患身熱頭疼全無,不煩便作躁悶,面赤,飲水不得入口。庸醫不識,呼為熱證,而用涼藥,誤死者,多矣。殊不知元氣虛弱,是無根虛火泛上,名曰戴陽證。
熟附,甘草,乾薑,人參,五味,麥門冬,黃連,知母,蔥,艾
水二鍾,姜一片,棗二枚,煎之。臨服槌法,入童便三匙,頓冷服。
桂苓飲,治有患初得病無熱,譫語煩躁不安,精采不與人相當。庸醫不識,呼為狂發,誤用下藥死者,多矣。殊不知此因熱結膀胱,名曰如狂證。
豬苓,澤瀉,桂枝,甘草,白朮,知母,黃柏,山梔,蕀葉
水二鍾,姜三片,煎至一鍾。槌法,再加滑石末一錢,煎三沸,溫服,取微汗為效。
當歸活血湯,治有患無頭疼,無惡寒,止則身熱發渴,小水利,大便黑,口出無倫語。庸醫不識,呼為熱證,而用涼劑誤人,多矣。殊不知內傳心脾二經,使人昏迷沉重,故名挾血如見祟。
當歸,赤芍藥,甘草,紅花,桂心,乾薑,枳殼,生地黃,人參,柴胡,桃仁泥
服三帖後去桃仁、紅花、乾薑、桂心,加白朮、茯苓。
水二鍾,姜一片,煎之。槌法,入酒三匙調服。
加味導痰湯,治有患憎寒壯熱,頭痛,昏沉迷悶,上氣喘急,口出涎沫。庸醫不識,皆為傷寒治之,誤人多矣。殊不知此因內傷七情,以致痰迷心竅,神不守舍,神出舍空,空則痰生也,名曰挾痰如鬼祟。痰證類傷寒,與此同治法。
茯苓,半夏,南星,枳實,黃芩,白朮,陳皮,甘草,桔梗,黃連,栝蔞仁,人參
年力壯盛,先用吐痰法,次服此湯。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之。臨服槌法,入竹瀝、薑汁,溫服。
加減調中飲,治食積類傷寒,頭疼,發熱惡寒,氣口脈緊盛,但身不痛,此與為異耳。經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輕則消化,重則吐下。此良法也。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山楂,神麯,枳實,草果,黃連,乾薑
腹中痛,加桃仁;痛甚,大便實熱,加大黃下之,去山楂、草果、神麯、乾薑。心中兀兀欲吐者,與乾霍亂同,吐法用滾水一碗,入鹽一撮,皂莢末五分探吐。
水二鍾,姜一片,煎之。槌法,臨服入木香磨取汁,調飲即效。
加減續命湯,治腳氣類傷寒,頭疼,身熱惡寒,肢節痛,便秘嘔逆,腳軟屈弱,不能轉動,但起於腳膝耳,禁用補劑及淋洗。
防風,芍藥,白朮,川芎,防己,桂枝,甘草,麻黃,蒼朮,羌活
暑中三陽,所患必熱,脈來數,去桂枝、麻黃,加黃芩、黃柏、柴胡。寒中三陰,所患必冷,脈來遲,加附子。起於濕者,脈來弱,加牛膝、木瓜。起於風者,脈來浮,加獨活。元氣虛,加人參少許。大便實者,加大黃。
白話文: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
水兩碗,加入薑和紅棗一起煎煮。服用前,將藥汁加熱,加入一把燈心草,煮沸後趁熱喝下。
益元湯:治療病人身體發熱、頭痛,卻沒有煩躁不安,反而表現出躁動、面色發紅,喝不下水的狀況。庸醫不明白病因,認為是熱證,使用寒涼藥物,導致病人死亡的例子很多。實際上,這是因為元氣虛弱,導致虛火上浮,稱為戴陽證。
藥材:熟附子、甘草、乾薑、人參、五味子、麥門冬、黃連、知母、蔥、艾葉。
水兩碗,加入一片薑、兩顆紅棗一起煎煮。服用前,將藥汁加熱,加入三匙童子尿,放涼後頓服。
桂苓飲:治療病人初得病時沒有發熱,卻出現胡言亂語、煩躁不安,精神狀態異常的狀況。庸醫不明白病因,認為是發狂,使用瀉下藥物,導致病人死亡的例子很多。實際上,這是因為熱邪結在膀胱,稱為如狂證。
藥材:豬苓、澤瀉、桂枝、甘草、白朮、知母、黃柏、山梔子、蕀葉。
水兩碗,加入三片薑,煎煮至剩下一碗。服用前,將藥汁加熱,加入一錢滑石粉,再煮沸三次,溫服,以微微出汗為療效。
當歸活血湯:治療病人沒有頭痛、沒有畏寒,卻表現出身體發熱口渴、小便通暢、大便黑色、說話顛三倒四的狀況。庸醫不明白病因,認為是熱證,使用寒涼藥物,導致病人病情加重。實際上,這是因為病邪傳入心脾二經,使人昏迷沉重,所以稱為挾血如見祟。
藥材:當歸、赤芍藥、甘草、紅花、桂心、乾薑、枳殼、生地黃、人參、柴胡、桃仁泥。
服用三劑後,去掉桃仁、紅花、乾薑、桂心,加入白朮、茯苓。
水兩碗,加入一片薑煎煮。服用前,將藥汁加熱,加入三匙酒調勻後服用。
加味導痰湯:治療病人怕冷發熱、頭痛、昏沉迷悶、呼吸急促、口吐痰涎的狀況。庸醫不明白病因,都當作傷寒來治療,導致病人病情加重。實際上,這是因為內傷七情,導致痰迷心竅,精神無法安定,精神一旦離開心竅,就會產生痰,稱為挾痰如鬼祟。痰證類似傷寒,治療方法與此相同。
藥材:茯苓、半夏、南星、枳實、黃芩、白朮、陳皮、甘草、桔梗、黃連、栝蔞仁、人參。
年輕力壯的人,先用催吐法,然後服用此湯。
水兩碗,加入三片薑、兩顆紅棗,煎煮。服用前,將藥汁加熱,加入竹瀝、薑汁,溫服。
加減調中飲:治療因飲食積滯引起的類似傷寒的疾病,症狀有頭痛、發熱、怕冷、脈搏緊盛,但身體不痛,這點與真正的傷寒不同。《內經》說:「飲食過量,腸胃就會受傷。輕微的只是消化不良,嚴重的則會嘔吐或腹瀉。」這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
藥材: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山楂、神麯、枳實、草果、黃連、乾薑。
如果腹痛,加入桃仁;如果疼痛劇烈,大便乾結,則加入大黃瀉下,並去掉山楂、草果、神麯、乾薑。如果心中煩悶想吐,與乾霍亂症狀相同,可用催吐法,用一碗滾水,加入一撮鹽,五分皂莢粉,探喉催吐。
水兩碗,加入一片薑煎煮。服用前,將藥汁加熱,加入木香磨取的汁液,調勻後飲用,立即見效。
加減續命湯:治療因腳氣引起的類似傷寒的疾病,症狀有頭痛、發熱、怕冷、肢體關節疼痛、便秘嘔吐、腿腳無力難以轉動,症狀只發生在腳踝和膝蓋部位。禁用補藥及洗澡。
藥材:防風、芍藥、白朮、川芎、防己、桂枝、甘草、麻黃、蒼朮、羌活。
如果病在夏季,屬於陽證,多發熱,脈搏快,則去掉桂枝、麻黃,加入黃芩、黃柏、柴胡。如果病在冬季,屬於陰證,多怕冷,脈搏慢,則加入附子。如果病因是濕邪,脈搏虛弱,則加入牛膝、木瓜。如果病因是風邪,脈搏浮動,則加入獨活。如果元氣虛弱,加入少量人參。如果大便乾結,加入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