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震名

《傷寒尋源》~ 上集 (3)

回本書目錄

上集 (3)

1. 十二經離合

內經金匱真言論。以肝心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至靈蘭秘典論。以五臟六腑合膻中為十二官。臟者為陰。足太陰脾。手太陰肺。足少陰腎。手少陰心。足厥陰肝。手厥陰膻中。總之陰也者。藏精而起亟者也。腑者為陽。足太陽膀胱。手太陽小腸足陽明胃。

手陽明大腸。足少陽膽。手少陽三焦。總之陽也者。衛外而為固者也。然陰陽必相維附。故臟與腑相為表裡。脾與胃為表裡。同從土化也。肺與大腸為表裡。同從金化也。腎與膀胱為表裡。同從水化也。肝與膽為表裡。同從木化也。心與小腸相表裡。同從火化也。膻中與三焦為表裡。

乃手少陰之別脈。攝行君火者也。此三陰三陽之定位。至其離合之數。則更合前後上下內外互為環抱。三陽之離合。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內經陰陽離合論。可覆按也。不觀陰陽之所以分。無以識病體之常。不觀陰陽之所以合。

無以達病情之變。故善診者察色按脈。分別陰陽。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其旨遠矣。

2. 察脈大法

自王叔和脈經而後。宋之崔嘉彥。明之李時珍。其脈訣皆盛行於世。然皆繁瑣莫得其要領。仲景脈法。有最要一字訣曰緩。仲景云。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此名曰緩。緩則不疾不徐。以周行於營衛之間。無太過。亦無不及。因推及太過之脈。則若衛氣盛名曰高。

營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不及之脈。則若衛氣弱名曰惵。營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此於緩脈外別著此二條。以明有餘不足之脈態。然遲與緩亦微有別。緩則衛氣和。遲則營氣和。脈緩而遲。剛柔相得。此名曰強。若緩遲相搏。即名曰沉。凡診本脈及病脈。總以相得者為平脈。

相搏處認病脈。此是仲景當日言下宗旨。至於表裡腑臟。固從浮沉遲數上看。然合之高章卑惵。互相體認。則陰陽之間。虛實判焉。故以大浮數動滑列為陽脈。沉澀弱弦微列為陰脈。由是引伸觸類。則若芤若革若牢之屬。種種不一其名。俱從相搏處分別脈狀。以審病因。更以呼吸按之。

則若代若結若促之類。亦即從此推出。後世脈訣。皆宗此分門別類。然此中參伍錯綜之妙。具有徹上徹下徹表徹里工夫。使非從仲景經文。反覆討論一番。惡能通其精微哉。

3. 寸口脈論

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獨取決於寸口。內經脈法。以左寸屬心。右寸屬肺。而難經云。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手太陰肺之經也。其獨責在肺者何也。蓋以左寸屬心。心為一身營氣之主。右寸屬肺。肺為一身衛氣之主。此位之分寄者也。然營衛之氣。全賴穀氣以為輸布。

穀氣入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為一周。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人一呼一吸。皆出於肺。以此為呼吸之門。而營衛之主。實兩而一者也。仲景於寸口脈。先示以十六字金針。曰浮為在表。

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夫以人身為論。則背為陽。腹為陰。外為陽。內為陰。腑為陽。臟為陰。以脈象而論。則寸為陽。尺為陰。浮為陽。沉為陰。數為陽。遲為陰。寸本屬陽。而何以並得為藏陰之診。故仲景復申言之曰。假令脈遲。故知在臟也。由此觀之。不特陽經之病。

宜取決於寸口。即病之由陽入陰。或直入陰經者。寸口之診。皆不容忽矣。有此十六字以為大綱。此外之相搏而成病脈者。即從此引伸觸類。以審病因之所在。此在平日熟玩工夫。

4. 趺陽少陰脈論

寸口脈為一身營衛之主。設非胃氣。何以上輸津液而分布營衛。趺陽者。正陽也。居中土為五行之母。是持脈必以胃氣為本。少陰屬腎。腎為水臟。與三焦合為一氣。人身之真水真火。根蒂於此。水賴土製。少陰必得趺陽鎮伏。而後能交合三焦。蒸布津液。經曰少陰負趺陽者順也。

趺陽以候胃氣。為中焦之主。少陰以候腎氣。為下焦之主。實與寸口脈分配上中下三部。按叔和脈訣。以衝陽穴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谷三寸者。為趺陽之診。然脈法未有按足之明文。且本論明言脈有三部。陰陽相乘。又何以言寸口而不及關尺。則知兩關主中焦。脾胃之所司。

即趺陽之診。兩尺主下焦。腎之所司。即少陰之診。趺陽診在關。以右統左。少陰診在尺。以左統右。亦猶寸口脈之專主手太陰也。欲明趺陽少陰之診。還在三部內推詳。

5. 脈分陰陽死生論

門人問曰。仲景云。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世遂謂仲景之書。專主扶陽而抑陰。然與答曰。此陰陽二字。只須就表裡虛實上講。凡邪之中人。在表為輕。在裡為重。出表為順。入里為逆。陰病見陽脈。則里邪有出表之機。故主生。陽病見陰脈。則表邪有陷里之勢。

故主死。大浮動數滑五者為陽脈。陽脈主表主實。陰病見陽脈。則正復而邪自退。病雖重可生。沉澀弱弦微五者為陰脈。陰脈屬裡屬虛。陽病見陰脈。則正衰而邪孰御。病雖輕亦死。陽病本主生。然見陰脈。則生中伏有死機。陰病本主死。然見陰脈則死中具有生路。兩見字即中庸莫見乎隱。

莫顯乎微之義。臨病之工。可不知戒懼乎。至於扶陽抑陰。乃是元明以來相沿之陋說。易言一陰一陽之謂道。陽統乎陰。然而陽亢有悔。陰承乎陽。然而陰疑必戰。故經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所謂病者。悉由乎陰陽之偏也。仲景治病諸法。第就其陰陽之偏勝者。劑其偏而病自已。

故有時陽氣亢極。但用純陰之劑。不雜一毫陽藥。非毗於陰也。育陰正以劑陽。有時陰氣盛極。但用純陽之劑。不雜一毫陰藥。非毗於陽也。扶陽正以劑陰。其有陰陽氣雖偏勝。而尚未至於偏極者。陽藥方中。必少加陰藥以存津。陰藥方中。必少加陽藥以化氣。雖有時寒熱互投。

補瀉兼進。似乎處方之甚雜。其實原乎陰陽互根之理。劑其偏勝以協於中。人受中以生。聖人之道。中道也。後世聖道不明。流為曲說。因之丹溪有陰常不足陽常有餘之論。景岳闢丹溪。而又為陽常不足陰常有餘之論。則學者漫無適從而惑滋甚矣。內經生氣通天論。明言生之氣本於陰陽。

其論司天運氣治諸勝復之法。則但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是明言陰陽貴得其平矣。仲景之學。直接軒岐。歷聖相傳之道。不外一中。偏陰偏陽。總屬邪說。讀仲景書。當在中字上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