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震名

《傷寒尋源》~ 下集 (21)

回本書目錄

下集 (21)

1. 甘草湯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按咽痛而不下利。得病只二三日。是邪熱客於少陰之標也。少陰咽痛。總不宜苦寒。直折。故但取甘草之甘。以緩腎急而制火邪也。

2. 桔梗湯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與甘草湯不瘥。既得甘緩之力。而經氣尚阻而不通。仍用本方加桔梗一兩。載藥上浮。成開邪利咽之功。

3. 苦酒湯

半夏(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黃)

上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

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諦實咽痛之屬少陰病。始而痛者。繼且咽中傷生瘡矣。不能語言聲不出。則陰火沸騰。並舌本亦強矣。半夏雞子。消痰利咽。二味並用。俾半夏無燥液劫津之慮。雞子得通聲利竅之功。而消腫斂瘡。更有藉於苦酒之斂降。其煎法服法。總使其逗遛病所。妙義天開。真令人不可思議。

4. 烏梅丸

烏梅(三百個),人參(六兩),當歸(四兩),黃連(一斤),黃柏(六兩),蜀椒(四兩炒去汁),桂枝(六兩),乾薑(十兩),附子(八兩炮),細辛(六兩)上十味。各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

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經云。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按此方主治蛔厥。其妙處全在米飯和蜜。

先誘蛔喜。及蛔得之。而烏梅及醋之酸。椒薑桂附及細辛之辛。黃柏黃連之苦。則蛔不堪而伏矣。但厥後氣血不免擾亂。故加人參當歸奠安氣血。此方雖寒熱錯雜。但溫藏之力居多。又得烏梅之酸澀以固脫。故又主久利。

5. 白頭翁湯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按此方寒以勝熱。苦以堅陰。用治熱利下重欲飲水者。蓋下重則熱邪奔迫。欲飲水則津液為熱所傷矣。或通或澀。皆所不宜。但清其熱而利自止。

6. 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人參(三兩),麥冬(一升去心),甘草(二兩炙),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按此係肺胃之津液。因病熱而受傷。故主此方。滋養肺胃。以復陰氣而清餘熱。石膏竹葉之辛涼。得人參麥冬甘草粳米以相輔。便為益胃生津之品。因氣逆欲吐。微加半夏。以平逆氣。此愈得調理之法。其靈警有如此者。

7. 牡蠣澤瀉湯

牡蠣(熬),澤瀉蜀漆(洗盡腥),栝蔞根,葶藶子(熬),海藻(洗去鹽),商陸根(熬),以上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杵之。白飲和方寸匕。小便處。止後服。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按大病瘥後。津液已傷。而從腰以下有水氣。是水蓄於陰分也。水蓄陰分。非咸不降。故以牡蠣澤瀉海藻鹹寒之性。入陰軟堅。而加蜀漆以通經隧。葶藶商陸以逐水邪。復以栝蔞根。於潤下導滯之中。迴護津液。為散服者。亦以病後當從緩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