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震名

《傷寒尋源》~ 下集 (19)

回本書目錄

下集 (19)

1. 甘草附子湯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經云。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按此段形容風濕相搏之病狀最著。濕壅於經。故身腫痛劇而小便不利。風淫於衛。故汗出短氣而惡風不欲去衣。附子白朮。宣太陰以驅濕。甘草桂枝。

通太陽以散風。凡風濕證大發其汗。病必不解。此方亦是不欲發汗之意。當取微汗為佳。

2. 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一斤碎),禹餘糧(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按此段經文。本已自解明白。利在下焦。關閘盡撤。急當固下焦之脫。石脂餘糧固澀之品。性皆重墜。

直走下焦。攔截穀道。修其關閘。此以土勝水之法。若複利不止。則又當通支河水道。以殺其下奔之勢。而關閘始得完固。

3. 炙甘草湯

甘草(四兩炙),生薑(二兩切),桂枝(三兩去皮),麥冬(半斤去心),麻子仁(半斤),人參(二兩),阿膠(二兩),大棗(十二枚擘),生地黃(一斤)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煎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銷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按脈結代而心動悸。則心悸非水飲搏結之心悸。而為中氣虛餒之心悸矣。經文明以結陰代陰。昭揭病因。證津液衰竭。陰氣不交於陽。已可概見。君以炙甘草。坐鎮中州。而生地麥冬麻仁大棗人參阿膠之屬。一派甘寒之藥。滋陰復液。

但陰無陽則不能化氣。故復以桂枝生薑。宣陽化陰。更以清酒通經隧。則脈復而悸自安矣。

4. 甘草乾薑湯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按此方系因誤用桂枝。陽越於上。致有厥逆咽中干。煩躁吐逆譫語諸變。特出此復陽救逆之法。觀方中甘草倍乾薑。專任其甘緩之性。特微加乾薑為嚮導。引陽還返於下。並非資乾薑之辛熱以復陽也。用者須識此意。

5. 芍藥甘草湯

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按陽越於上。既用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而攣急未解。明是津液不榮經脈。但以芍藥甘草和之。而腳即伸。亦正所以救桂枝之逆也。此法試之頗驗。不可以其平易而忽之。

6.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二兩去節),赤小豆(一升),連軺(二兩),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二兩切),生梓白皮(一升),甘草(一兩炙),大棗(十二枚)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赤小豆湯主之。按瘀熱在裡。則傷寒之表邪。亦瘀而不行。內外合邪。因致發黃。治亦當內外並解。傷寒解外。仍不離麻黃杏仁甘草之成法。熱瘀則不宜桂枝而改用連軺。以散在經之熱。更用赤小豆梓白皮以清在裡之熱。而復以薑棗和之。以其發黃從傷寒而來。猶兼半表。亦麻黃之變制也。

7. 茵陳蒿湯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三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按發黃證若小便自利而發黃者。屬蓄血。小便不利而發黃者。

屬瘀熱。小便不利而至渴欲飲水。濕從火化也。腹微滿熱瘀不行也。茵陳利濕。山梔降熱。大黃行瘀。導在裡之濕熱。從小便而解。而身黃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