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震名

《傷寒尋源》~ 下集 (12)

回本書目錄

下集 (12)

1. 茯苓甘草湯

茯苓桂枝(各二兩去皮),生薑(三兩切),甘草(一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此即桂枝去芍藥大棗而加茯苓。防水漬入胃而預杜其變也。水停心下因致悸。故主茯苓為治水之主藥。甘草載桂枝入心以固陽。生薑佐茯苓溫中心散寒。俾水之停於心下者。得桂姜之辛溫而解。而茯苓乃得建利水之功。

五苓散白朮。理脾氣以輸精。故渴者宜之。此方用桂姜。散水寒而逐飲。故不渴者宜之。

再按此方及五苓散。並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俱相類。五苓散。散太陽之水停。苓桂朮甘湯。泄太陰之水蓄。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防少陰之水逆。此方堵陽明之水漬。數方增減。不過一二味。而主治各別。能解此。自不敢孟浪處方矣。

2.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厚朴(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熬)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小承氣以大黃為君。微加枳樸以開氣結。不用芒硝迅走下焦。經所謂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也。故曰小。凡矢未定成硬。未可與大承氣者。可先以小承氣試之。腹中轉矢氣者。大便已硬。乃可攻也。不轉矢氣者。但初頭硬。後必溏也。同一承氣而有大小之分者。大承氣枳樸重而益用芒硝以峻攻。

小承氣枳樸輕而不用芒硝以亟下。故里證急者宜大承氣。里證不甚急者宜小承氣。是當細辨。

3.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兩)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大承氣開陽明之結。直達下焦。其力猛而效速。故曰大。蓋胃大實。故重任厚朴以破結。而數獨倍於大黃。矢已硬。故雖有枳實以導下。而功必資於芒硝。至其煎法。尤有深義。厚朴枳實之汁。以濃而力銳。大黃芒硝之性。以生而力銳。故分作三次煎。此斬關奪門之將。用此以急下存陰也。

大承氣治陽明胃實之主藥。必審明表證盡罷。不惡寒。但惡熱。或潮熱汗出譫語。腹滿痛。或喘冒不能臥。口乾燥。脈滑而實。或澀者。方可用之。下不宜早。早則陽陷。並不宜遲。遲則陰亡。恰好在陽明胃實之界。一下奪而諸病盡解。臨證時不可錯過。

陽明居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大熱入胃。惟有下奪一法。蓋陽明胃實之證。有從太陽傳入者。有從少陽轉屬者。並有從三陰轉屬者。三陰經中。少陰更有急下之證。此乃傷寒一大歸宿。若應下失下。變證蜂起。津液之亡。可立而待。孟浪不可。因循亦不可。

大承氣證非惟不大便腹滿痛者宜之。即下利之證。亦有宜從下奪者。如經文所指下利不欲食。下利心下硬。下利脈反滑。下利脈遲而滑。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乾燥者。皆宜大承氣。此通因通用之法。不可不知。

4. 調胃承氣湯

大黃(三兩清酒浸去皮),甘草(二兩炙),芒硝(半斤)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

調胃承氣湯。以甘草緩硝黃下行之性。使留戀中焦胃分。以清熱而導滯。不用枳樸以傷上焦之氣。蓋熱邪聚胃。宜分有形無形。有形者。當破其結而穢方解。無形者。但滌其熱而氣自和。胃宜降則和。故曰調胃。

5. 桃核承氣湯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桂枝(二兩去皮),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此治太陽瘀熱入腑。膀胱蓄血。其人如狂。表已解而但少腹急結。血自下者。主用桃仁以利瘀。承氣以逐實。使血分之結熱。亟從下奪。與三承氣之攻陽明胃實者不同。

方主攻裡。而仍用桂枝者。用以分解太陽隨經之熱。喻嘉言曰。正恐餘邪稍有未盡。其血得以留戀不下。析義最精。此先聖處方絲絲入扣處。此與五苓散同為太陽府病立治法。膀胱為太陽之府。熱傷膀胱氣分則蓄溺。當導其熱從小便而解。熱傷膀胱血分則蓄血。當導其熱從大便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