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震名

《傷寒尋源》~ 下集 (3)

回本書目錄

下集 (3)

1.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三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此湯主之。按心下悸。是心陽虛。臍下悸。是腎氣動。腎氣一動。便有凌心之勢。若俟其奔豚既作。則補救已晚。亟當乘此欲作未作之時。預伐其謀。桂枝保心氣。茯苓泄腎邪。甘草大棗培土製水。煮以甘瀾水。取其力薄。不致助水也。

再論桂枝加桂湯。不用茯苓者。以氣已從少腹上衝心。難恃茯苓滲泄之力。故寄重任於桂枝。以助心陽而伐腎氣。此則水勢尚在下焦。尚堪培土以制水也。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芍藥,白朮茯苓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

此治太陽里水法也。經云。服桂枝。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本方主之。按頭項強痛。翕翕發熱。明是桂枝湯證。乃服湯已。或下之。而本證仍在。反加無汗。汗不外出。水氣停於心下。因而滿痛。但滿而不硬。痛而尚微。又非誤下結胸之比。

皆因小便不利。膀胱之水不行。致中焦之氣不運。雖見太陽諸證。病恰在府而不在經。病不在經。不當攻表。自宜去桂。病已入府。法當行水。宜加苓朮培土製水。而姜芍甘棗。乃得協成利水散邪之功。以其證本太陽。故雖去桂而仍以桂枝名湯也。

按此條。方中行謂中風兼寒。故桂枝及下法皆誤。喻嘉言亦從其解。而程郊倩又以中氣虛津液少立論。總覺牽強附會。與方義不甚相合。惟柯韻伯主太陽府病立論。王晉三亦以為治太陽里水法。則理路乃覺清晰。而方義亦屬熨貼。今從之。

3. 桂枝人參湯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煎四味。取五升。納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此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也。經云。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此湯主之。蓋因誤下則裡虛。裡虛則熱入。裡虛不能內守。遂協同外熱。變而為利下不止。而必又心下痞硬。邪滯上焦。猶兼半表。故曰表裡不解。夫下利不止。

何以不用四逆以救里。以表熱未罷也。心下痞硬。何以不用瀉心以清裡。以裡氣已虛也。此證輒防陽併入陰。故不但瀉心中芩連不可用。即桂枝中芍藥亦不可用。乃取桂枝行陽於外以解表。理中助陽於內以止利。此表裡兩解之治法也。

4. 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半斤),黃連(三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桂枝證誤下救逆之法。非葛根湯之變制也。經云。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此湯主之。夫誤下致利。亦有陽盛陽虛之別。但下利脈不應促而反促者。此屬表未解之診也。邪束於表。陽擾於內。喘而汗出。乃表裡俱熱之象。則治表不宜用桂枝。而當改葛根以解表。治里不宜用理中。而反取芩連以清裡矣。

按此當與前條桂枝人參證參看。柯韻伯曰。上條脈證是陽虛。此條脈證是陽盛。上條表熱裡寒。此條表裡俱熱。上條表裡俱虛。此條表裡俱實。同一協熱利。同是表裡不解。而寒熱虛實。攻補不同。補中亦能解表。亦能除痞。寒中亦能解表。亦能止利。神化極矣。

5.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方內去芍藥。余依前法。

此當與上條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參看。經云。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按下後脈促。同屬表未解之診。而促脈中又有陽盛陽虛之別。誤下脈促。雖與上條同。然既無下利不止之證。又無喘而汗出之證。但見胸滿。而又非結胸硬痛者比。則胸滿非下後陽邪之內陷。

實因下後陰邪之上搏。但當扶陽逐邪。不宜再益陰氣。故治法仍主桂枝。而方中芍藥。自在急刪之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