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肱

《類證活人書》~ 卷第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三 (1)

1. 卷第十三

大柴胡湯(三十),太陽病過十餘日。發汗吐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一云嘔止小安)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往來寒熱者與服。○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此主之。(以上屬太陽)○陽明病汗多者。急下之。宜服。○少陰病下利清水。心下痛。口乾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氣湯。○病腹中滿痛。此為實。當下之。宜大承氣、大柴胡湯。○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氣湯。○傷寒後脈沉者。內實也。下之解。宜服。○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大柴胡湯。○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宜服。○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大柴胡湯主之。○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脈實者可下之。大柴胡大承氣湯主之。(屬可下病脈證)

柴胡(四兩),黃芩,芍藥(各一兩半),半夏(一兩一分洗),枳實(二枚去穰炒。千金云。枳實去穰一分准二枚)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以利為度。未利再服。(本方無大黃。欲下者。加大黃一兩)

柴胡桂枝湯(三十一),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頭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此主之。(屬太陽)○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此藥和其營衛。以通津液。後自愈。(屬發汗後病脈證)

柴胡(一兩三錢),桂枝(去皮),黃芩,人參,芍藥(各半兩),半夏(四錢一字洗),甘草(三錢一字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柴胡桂枝幹薑湯。(三十二),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宜服之(屬太陽)

柴胡(四兩),桂枝(去皮),黃芩(各一兩半),牡蠣(熬),甘草(炙),乾薑(各一兩),栝蔞根(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食頃再服。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三十三),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此主之。(屬太陽)

柴胡,黃芩,龍骨(各一兩),鉛丹,人參,桂枝,半夏(半合湯洗),牡蠣(一分半煅),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又見辨誤)

白話文:

[卷第十三]

大柴胡湯(三十)

太陽病超過十幾天,發汗、吐瀉之後,四五天柴胡症狀仍然存在,先服用小柴胡湯。如果嘔吐不止(或嘔吐停止後症狀稍有好轉),心下急迫,鬱鬱寡歡,略感煩躁,則表示病症尚未痊癒。服用大柴胡湯瀉下,就能痊癒。傷寒病十幾天,裡熱積聚,寒熱往來交替,服用此湯。傷寒發熱,汗出但病症未解,心中痞塞堅硬,嘔吐且腹瀉,此方主治。(以上均屬太陽病)陽明病汗出過多,應急下之,宜服用此湯。少陰病腹瀉清水樣便,心下疼痛,口乾,可以瀉下,宜服用大柴胡湯和大承氣湯。腹部脹滿疼痛,這是實證,應該瀉下,宜服用大承氣湯和大柴胡湯。腹部脹滿未減輕,減輕的程度微不足道,應該瀉下,宜服用大柴胡湯和大承氣湯。傷寒病後脈象沉弱,內裡實證,瀉下可解,宜服用此湯。傷寒病六七天,眼睛模糊不清,眼珠不和協,沒有表裡證候,大便困難,身體微熱,這是實證,應急下之,宜服用大承氣湯和大柴胡湯。太陽病未解,脈象陰陽俱停滯,必須先出現寒慄、汗出然後才能痊癒。但如果陰脈微弱,瀉下即可痊癒,宜服用此湯。病人沒有表裡證候,發熱七八天,即使脈象浮數,也可以瀉下,大柴胡湯主治。病人煩熱,汗出則症狀減輕,又像瘧疾一樣,日暮時分發熱,屬於陽明病,脈象實數,可以瀉下,大柴胡湯和大承氣湯主治。(屬可瀉下病之脈證)

藥方:柴胡(四兩)、黃芩、芍藥(各一兩半)、半夏(一兩一分,洗淨)、枳實(二枚,去瓤炒,千金要方記載:枳實去瓤一分相當於兩枚)

用法: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渣溫服,以大便通暢為度。若未通便,可再次服用。(本方無大黃,若需瀉下,可加大黃一兩)

柴胡桂枝湯(三十一)

傷寒病六七天,發熱輕微惡寒,四肢痠痛煩躁,頭痛輕微嘔吐,心下痞塞,外感症狀未消退,此方主治。(屬太陽病)發汗過多耗損陽氣,神志不清,不可瀉下,服用此藥調和營衛,以通利津液,之後自然痊癒。(屬發汗後病之脈證)

藥方:柴胡(一兩三錢)、桂枝(去皮)、黃芩、人參、芍藥(各半兩)、半夏(四錢一分,洗淨)、甘草(三錢一分,炙甘草)

用法: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渣溫服。

柴胡桂枝乾薑湯(三十二)

傷寒病五六天已經發汗,又服用瀉下藥,胸脅滿悶,略感痞塞,小便不利,口渴但不嘔吐,只有頭上出汗,寒熱往來交替,心煩,這是病症未解,宜服用此方。(屬太陽病)

藥方:柴胡(四兩)、桂枝(去皮)、黃芩(各一兩半)、牡蠣(熬製)、甘草(炙甘草)、乾薑(各一兩)、栝蔞根(二兩)

用法: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渣溫服。飯後一會兒再服用一次。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三十三)

傷寒病八九天服用瀉下藥,胸部滿悶,煩躁不安,驚恐,小便不利,神志不清,全身沉重不能翻身,此方主治。(屬太陽病)

藥方:柴胡、黃芩、龍骨(各一兩)、鉛丹、人參、桂枝、半夏(半合,湯劑洗淨)、牡蠣(一分半,煅燒)

用法: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渣溫服。(又見辨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