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活人書》~ 卷第七 (2)
卷第七 (2)
1. 卷第七
或小腹不仁。(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皮膚不茱。故為不仁。不仁者。皮頑不知有無也)或舉體轉筋。或見食嘔逆。惡聞食氣。或胸滿氣急。或遍體痠痛。皆腳氣候也。黃帝所謂緩風濕痹是也。頑弱名緩風。疼痛為濕痹。(痹者閉也。閉而不仁。故曰痹也)寒中三陽。所患必冷。
越婢湯(雜六五)小續命湯(雜五七)主之。(小續命煎湯成。旋入生薑自然汁最快)暑中三陰。所患必熱。(小續命湯去附子減)桂一半。(大煩躁者。紫雪最良)大便秘者。脾約丸。(雜六十六)神功丸。(雜六八)五柔丸。(雜六九)大三脘散。(雜七十)木瓜散。(雜七三)主之。
(腳氣之疾。皆由氣實。而始終無一人以服藥致虛而殂者)頭痛身熱。肢節痛而腳屈弱者。是其人素有腳氣。此時發動也。腳腫者。檳榔散主之(雜七十一)腳氣方論、千金。外臺、最詳。此不復敘。大抵越婢湯、小續命湯、薏苡仁酒法、(雜七二)脾約神功丸。皆要藥也。
仍針灸為佳。服補藥與用湯淋洗者。皆醫之大禁也。
白話文:
有時會感到小腹麻木不仁。(這是因為病程長久,病邪深入體內,導致營衛之氣運行不暢,皮膚失去滋養,所以會麻木不仁。所謂的麻木不仁,就是皮膚感覺遲鈍,不知道是否存在感覺。)有時候會全身抽筋,有時候會看到食物就想吐,討厭聞到食物的氣味,有時候會感到胸悶氣喘,有時候會全身痠痛,這些都是腳氣病的症狀。這就像黃帝所說的「緩風濕痹」。「頑弱」稱為緩風,「疼痛」稱為濕痹。(痹的意思是閉塞,閉塞而導致麻木不仁,所以稱為痹。)寒邪侵入三陽經,所患的部位一定會感到寒冷。
可以用越婢湯或小續命湯來治療。(小續命湯煎好後,加入新鮮的生薑汁效果最快)暑邪侵入三陰經,所患的部位一定會感到燥熱。(可以使用去除附子的小續命湯,並減少桂枝的用量。)(如果患者煩躁嚴重,使用紫雪效果最好)如果出現大便秘結,可以使用脾約丸、神功丸、五柔丸、大三脘散或木瓜散來治療。
(腳氣病都是因為體內氣實造成的,而且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因為服用藥物導致體虛而死亡的)如果出現頭痛身熱、肢體關節疼痛、腳部軟弱無力等症狀,這是因為這個人本身就有腳氣病,此時是疾病發作了。如果出現腳腫,可以使用檳榔散來治療。關於腳氣病的方劑,在《千金方》和《外台秘要》中記載得最詳細,這裡就不再重複敘述了。總之,越婢湯、小續命湯、薏苡仁酒、脾約丸和神功丸都是重要的藥方。
同時,針灸是較好的治療方法。服用補藥或使用藥湯淋洗都是醫治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