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活人書》~ 卷第十九 (5)
卷第十九 (5)
1. 卷第十九
(增損柴胡湯)婦人產後虛羸。發寒熱。飲食少。腹脹等疾。
柴胡(三錢),人參,甘草(炙),半夏(湯泡),白芍藥,陳橘皮,川芎(各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大盞。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服。
(竹葉防風湯)婦人產後。傷風發熱。面赤喘而頭疼者。
竹葉(半把),葛根(一兩半),防風,桔梗,桂枝(去皮),人參,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使汗出。頸項強。用附子炮去皮臍。銼如豆大。抄一大錢同煎。嘔。加半夏一錢。
(三物黃芩湯)治婦人草蓐中傷風。四肢苦煩熱頭疼。與小柴胡湯。頭不疼但煩。宜用此服之。
黃芩(半兩),苦參(一兩),乾地黃(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服之。
治婦人產後亡血汗多。故令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敗者。嘔不能食也。宜小柴胡湯主之。
(乾薑柴胡湯)治婦人傷寒。經脈方來初斷。寒熱如瘧。狂言見鬼者。
柴胡(四兩去蘆),栝蔞根(二兩),桂枝(一兩半),牡蠣(一兩熬)乾薑(一兩炮),甘草(炙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初服微煩。再服汗出而愈。
(海蛤散)治婦人傷寒血結胸膈。揉而痛不可撫近。(婦人血結胸。法當刺期門。仲景無藥方治法。此方疑非仲景。然其言頗有理。姑存焉)
海蛤,滑石,甘草(各一兩炙),芒硝(半兩)
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雞子清調下。小腸通利。則胸膈血散。膻中血聚。則小腸壅。小腸既壅。膻中血不流行。宜此方。小便利。血數行。宜桂枝紅花湯發其汗則愈。
白話文:
卷第十九
(增損柴胡湯) 用於產後婦女身體虛弱消瘦,出現發冷發熱、食慾不振、腹脹等疾病。
藥材包括:柴胡(三錢)、人參、炙甘草、半夏(用熱水泡過)、白芍藥、陳皮、川芎(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每次取五錢藥材,加水一大杯,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七分。去渣後,飯後溫服。每天服用三次。
(竹葉防風湯) 用於產後婦女因受風而發熱,出現面色發紅、呼吸急促、頭痛等症狀。
藥材包括:竹葉(半把)、葛根(一兩半)、防風、桔梗、桂枝(去皮)、人參、炙甘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取四錢,加水一杯半,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去渣後溫服,服用後要微微出汗。如果出現頸項僵硬,則加入附子(炮製後去皮臍)切成黃豆大小,取一大錢同煎。如果出現嘔吐,則加入半夏一錢。
(三物黃芩湯) 用於治療婦女產後因傷風引起的四肢煩熱、頭痛。如果服用小柴胡湯後,頭痛消失但仍煩躁,就適合服用此方。
藥材包括:黃芩(半兩)、苦參(一兩)、乾地黃(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每次取四錢,加水一杯半,煎煮至剩八分後服用。
關於產後亡血汗多導致昏厥的狀況: 婦女產後失血過多,出汗太多,會導致昏厥、脈搏微弱、食慾不振、大便反而乾硬,而且只有頭部出汗。這是因為失血導致虛弱,陰血不足,陽氣虛脫向上,所以只頭部出汗。產婦喜歡出汗是因為陰氣虧虛。血虛導致陽氣獨盛,所以應該出汗,這樣陰陽才能恢復平衡。之所以大便不通暢,是因為嘔吐導致無法進食。這種情況適合服用小柴胡湯來調理。
(乾薑柴胡湯) 用於治療婦女傷寒,正值經脈初斷時,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症狀,甚至胡言亂語、看到鬼影。
藥材包括:柴胡(四兩,去蘆)、栝蔞根(二兩)、桂枝(一兩半)、牡蠣(一兩,熬製)、乾薑(一兩,炮製)、炙甘草(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每次取五錢,加水一杯半,煎煮至剩七分。去渣後溫服。初次服用可能會有些煩躁,再次服用就會出汗而痊癒。
(海蛤散) 用於治療婦女傷寒導致胸膈血瘀,按壓時疼痛無法觸碰。(婦女胸部血瘀,應當針刺期門穴,但醫聖張仲景沒有開出藥方治療,此方可能並非張仲景所創,但其理有據,姑且保留。)
藥材包括:海蛤、滑石、炙甘草(各一兩)、芒硝(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雞蛋清調服。如果小腸通利,則胸膈的瘀血就會散開。如果膻中部位血瘀,則小腸會阻塞。小腸阻塞,膻中部位的血液就無法正常循環。使用此方後,如果小便通暢,血瘀能夠通過小便排出,則可以使用桂枝紅花湯來發汗,病情就能夠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