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咽喉門

咽者,胃脘主納水穀;喉者,肺管主氣出入,為一身之總要。若胸膈間蘊積熱毒,致生風痰,壅滯而不散,發而為咽喉病,名雖數種,皆受熱毒,宜速解熱毒,緩則有難救之患。輕則甘桔湯,重則化毒湯主之。

如出痘瘡而咽喉痛者,此毒氣上攻也,加減甘桔湯主之。喉中生瘡,不能吮乳者,化毒湯主之。

小兒為諸骨所哽,骨大難嚥者,以鵝羽掃喉吐之。骨小者,用海上方及祝由科治之,不治恐傷人。

誤吞麥芒者,取鵝口中涎咽之,即效。

甘桔湯

桔梗,甘草,人參

水煎,細細吞之。

化毒湯

桔梗(五錢),薄荷葉,荊芥穗(各二錢),甘草(二錢半),朴硝(一錢),山豆根(一錢半),牙硝,硼砂(各二錢半),雄黃,辰砂(各二錢)

為細末,吹之,或以水調服。

海上方

用金鳳花根捶碎,米醋煎,用有嘴瓶盛之。將口銜瓶嘴,仰面咽之,其骨即出,吞時勿令沾牙。

用玉簪花根亦可,或威靈仙根亦可,俱如前法。

祝由科

用淨水半碗,一氣書龍師火帝七遍,吞水即效。

白話文:

咽喉門

咽喉是人體重要的部位,咽負責接收食物和水,喉嚨則是肺部氣體出入的通道,對全身健康至關重要。如果胸膈之間積聚了熱毒,產生風痰,阻塞不通,就會引發咽喉疾病。雖然咽喉疾病的症狀很多,但根本原因都是熱毒。因此,治療咽喉病的首要任務是迅速清除熱毒,延誤治療可能危及生命。輕症可以使用甘桔湯,重症則需用化毒湯。

如果患痘瘡又伴隨咽喉痛,這是毒氣上攻的表現,可用加減甘桔湯治療。如果喉嚨長瘡,嬰兒無法吸吮乳汁,則需使用化毒湯。

如果小兒因骨頭卡在喉嚨,骨頭較大難以吞嚥,可用鵝毛掃喉嚨將骨頭吐出。如果骨頭較小,則需使用海上方或祝由科治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有危險。

誤吞麥芒,可用鵝的口水嚥下,即可見效。

甘桔湯:

桔梗、甘草、人參,加水煎煮,慢慢吞服。

化毒湯:

桔梗五錢,薄荷葉、荊芥穗各二錢,甘草二錢半,朴硝一錢,山豆根一錢半,牙硝、硼砂各二錢半,雄黃、辰砂各二錢。研磨成細粉,吹入咽喉,或用水調服。

海上方:

將金鳳花根搗碎,用米醋煎煮,盛在有嘴的瓶子裡。患者銜住瓶嘴,仰頭吞服藥液,卡在喉嚨的骨頭就會出來。吞服時注意不要沾到牙齒。玉簪花根或威靈仙根也可以同樣方法使用。

祝由科:

取半碗清水,一口氣寫上「龍師火帝」七遍,然後喝下清水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