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頭項門
小兒之頭,四時要涼,但見頭熱,即有病生,可預服抱龍丸。
小兒頭囟腫大,青筋顯露者,此臍熱也,瀉青丸主之。頭囟腫起者,此因熱在內,其氣上衝,故而腫起。宜退熱疏風,瀉青丸、抱龍丸主之。
小兒無病,忽項軟者,此肝熱有風也,瀉青丸主之。
囟門下陷者,此因久病,臟腑虛弱,氣不上行,故下陷如坑,參苓白朮丸主之。已成疳者,集聖丸主之。
囟門開而不合者,此腎氣有虧,名曰解顱,乃惡病也。宜內服地黃丸,外用封囟法。
久病之後,其頸軟者,此天柱骨倒,乃危症也。當大補氣血,八物湯主之,以殭蠶末調服。
小兒生下便頸軟者,此胎氣不足,地黃丸主之。
封囟法
用大南星微炮為末,米醋調塗絹帛上,烘熱貼之,以合為度。
白話文:
頭項門
嬰兒的頭部,四季都要保持涼爽,如果發現頭熱,就表示生病了,可以預先服用抱龍丸。
嬰兒頭頂的囟門腫大,青筋暴現,這是肚臍積熱,用瀉青丸治療。囟門腫起來,是因為體內有熱,熱氣上衝所致,需要退熱疏風,瀉青丸、抱龍丸都可以治療。
嬰兒沒有生病,卻突然脖子軟弱無力,這是肝火旺盛又伴隨風邪,用瀉青丸治療。
囟門凹陷,這是因為久病導致臟腑虛弱,氣血運行不暢,所以凹陷下去像個坑,用參苓白朮丸治療。如果已經出現疳症,則用集聖丸治療。
囟門開而不合,這是腎氣虧虛,叫做解顱,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需要內服地黃丸,外用封囟法。
久病之後,脖子軟弱無力,這是天柱骨錯位,是很危險的症狀。必須大力補充氣血,用八物湯治療,並用殭蠶末調服。
嬰兒出生後脖子就軟弱無力,這是胎氣不足,用地黃丸治療。
封囟法:
將少量南星炮製成粉末,用米醋調和塗在絹布上,加熱後貼在囟門上,直到囟門閉合。
2. 目病門
黑珠屬肝,白珠屬肺,瞳仁屬腎,兩角屬心,兩胞屬脾。
目內赤者,心經積熱上攻,導赤散加黃連、防風。(方見驚風門。)
祖傳治小兒目赤者,以涼驚丸,菊花煎湯下。
目內黃者,脾熱也,瀉黃散主之。目胞腫者,同治。
目連眨者,肝有風也。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風。目屬肝,風入目,上下左右如風吹,兒不能任,故連眨也。用瀉青丸主之。(方見驚風門。)
目直視者,肝有熱也。熱入於目,障其筋脈,目之兩角俱系,不能轉視,故目直也。俱用瀉青丸主之。
凡小兒初生,其目閉者,此胎熱也。內連服生地黃湯,外用膽草煎水洗目上,一日七次,恐緩則損目。
小兒生下,眼胞赤爛者,此因生時洗拭不淨,以致穢汙漬兩角中,故兩胞赤爛,至長不瘥。真金散主之。
小兒久嗽,其目兩眶紫黑,如物傷損,白珠紅赤如血,謂之血眼。內服玉液丸,外用貼法。
小兒生下日久之後,目不見物者,謂之雀目,此肝虛也。用地黃丸治之,以豬羊肝吞壓。
小兒痘疹之後,目內有膜者,以穀精散主之。
小兒熱病,其目羞明喜暗者,此風熱也。宜解風熱,以清陽散火湯主之。
小兒吐瀉後,目有白膜,閉不能開,及無精光者,難治。
瀉黃散
藿香葉(七分),山梔仁(一錢),石膏(五分),甘草(七分半),防風(二錢)
上銼細,用蜜拌炒,但微炒為末,水煎溫服。
真金散
黃連,黃柏,當歸,赤芍(各二錢),杏仁(去皮尖,五錢)
上銼細,用乳汁浸一宿,曬乾為末,生地黃汁調一字,頻頻點眼,以新帛蘸荊芥湯洗之。
生地黃湯
生地黃,赤芍,川芎,當歸,甘草,天花粉
各等分為末,每少許,燈心湯調服。
貼藥
用生地黃、黑豆,濕研成膏,貼目上,其血自散。如血淚既出,腫黑自消,甚妙。
穀精草散
穀精草(一兩),蟬蛻(去翅足,三錢),密蒙花(五錢),白蒺藜(炒去刺,三錢)
共為末,每用一錢,取雄豬肝一兩,竹刀剖開,擦藥於內,以草束定,水煮肝熟,令兒食肝飲湯。
清陽散火湯
黃芩,荊芥穗,川芎,防風,薄荷葉,甘草,連翹,山梔仁,當歸,石膏,羌活
水煎溫服。
小兒驚風,目斜視而不轉睛者,灸風池穴,目左斜,灸右穴;右斜,灸左穴。
白話文:
目病門
眼睛的黑白珠分別屬於肝臟和肺臟,瞳孔屬於腎臟,眼角屬於心臟,眼瞼屬於脾臟。
眼睛充血發紅,是心經積熱上攻導致的,可用導赤散加黃連、防風治療。(處方見驚風門)
祖傳治療小兒眼睛紅腫的方法,是用涼驚丸,並用菊花煎水送服。
眼睛發黃,是脾胃積熱,用瀉黃散治療。眼瞼腫脹,也用此方治療。
眼睛不停地眨,是肝臟有風引起的。無論是新發病還是久病,都會導致肝風。眼睛屬肝,風入眼睛,就會像風吹一樣,上下左右亂動,小孩子無法控制,所以不停地眨眼。用瀉青丸治療。(處方見驚風門)
眼睛只能直視,是肝臟有熱引起的。熱邪入眼,阻礙了眼部經絡,使眼角不能轉動,所以眼睛只能直視。用瀉青丸治療。
新生兒眼睛閉合,是胎熱引起的。內服生地黃湯,外用膽草煎水清洗眼睛,一天七次,以免延誤治療損傷眼睛。
新生兒眼瞼紅腫潰爛,是出生時清洗不乾淨,污物積聚在眼角,導致眼瞼紅腫潰爛,久治不愈。用真金散治療。
小兒久咳,眼眶紫黑,像受傷一樣,眼白紅赤如血,稱為血眼。內服玉液丸,外敷藥膏。
小兒出生後很久,看不見東西,稱為雀目,這是肝虛引起的。用地黃丸治療,並用豬羊肝吞服。
小兒出痘後,眼睛裡有膜,用穀精散治療。
小兒患熱病,眼睛怕光喜暗,這是風熱引起的。應該疏解風熱,用清陽散火湯治療。
小兒吐瀉後,眼睛有白膜,閉合不能睜開,而且沒有光澤,很難治療。
瀉黃散:藿香葉七分,山梔仁一錢,石膏五分,甘草七分半,防風二錢。 將藥材研磨細碎,用蜂蜜拌炒,稍微炒一下再研成粉末,用溫水送服。
真金散:黃連、黃柏、當歸、赤芍各二錢,杏仁(去皮尖)五錢。將藥材研磨細碎,用人乳浸泡一夜,曬乾研成粉末,用生地黃汁調和,頻頻點眼,並用新布蘸荊芥湯清洗。
生地黃湯:生地黃、赤芍、川芎、當歸、甘草、天花粉等分研末,每次少許,用燈心湯送服。
貼藥:用生地黃、黑豆研磨成膏狀,敷貼在眼睛上,瘀血會自行散去。如果出血流淚,腫脹發黑也會自行消退,效果很好。
穀精草散:穀精草一兩,蟬蛻(去翅足)三錢,密蒙花五錢,白蒺藜(炒去刺)三錢。共研為末,每次用一錢,取雄豬肝一兩,用刀剖開,將藥粉塗抹在豬肝內,用草繩捆好,水煮至豬肝熟透,讓孩子吃豬肝喝湯。
清陽散火湯:黃芩、荊芥穗、川芎、防風、薄荷葉、甘草、連翹、山梔仁、當歸、石膏、羌活。水煎服。
小兒驚風,眼睛斜視不能轉動,可用艾灸風池穴治療。眼睛左斜,灸右穴;眼睛右斜,灸左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