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十四 (4)
卷十四 (4)
1. 小兒門
2. 小兒病總論
《素問》云:身熱惡寒,戰慄驚惑,皆屬熱證,為少陰君火暴。強直,肢緛戾,裡急筋縮也,皆屬風證,為厥陰風木火。
小兒六歲之上,為小兒。十八歲以上,為少年。其六歲以下者,諸經不載,是以乳下嬰兒,有病難治,無可定也。然小兒與大人,不可一例,各異治之。雖小兒誕生,襁褓之後,骨肉脆軟,腸胃細微,可以乳食調和臟腑,乃得平安。肌膚滋潤,筋骨輕嫩,以綿衣之,故生壅滯。內有積熱,熱乘於心,心受邪熱,乃發為驚。驚不止,反為潮搐,則為病也。
大概小兒病者,純陽多熱,冷少,故引《素問》少陰、厥陰證,以小兒病,驚風熱多矣。小兒驚風者,皆由心火暴甚而制金,金不能平木,故風火相搏,而昏冒驚悸潮熱。此證皆謂熱甚而生風,《素問》驚駭驚悸,少陰君火也。
小兒脾疳利瀉者,皆熱甚。急驚,瀉利色多青,為熱證明矣。利色黃者何?為火甚,則水衰而睥土旺,故利色黃也。利色赤紅者,為心火,熱甚深也。利色黑者,為火熱過極,則反兼水化制之,故色黑也。五臟皆言熱證,無寒冷證。亦有謂瀉利小便青白不澀,為寒。水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澈清冷,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證也。
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黃而澀者,為之熱證。世傳大人小兒吐利霍亂,食乳未及消化,而利尚白,便言論為寒證,誤矣。(向不脈候別之。)仲景邪熱不化谷,豈為寒也!大人也同。
龍腦地黃膏,治小兒急慢驚風,痰涎上潮心胸,天吊,驚悸,喉風,小兒胸膈不利,一切熱毒,大有神驗。如病不已,與分肢散一二服,吐利得快。常服此藥。
川大黃(別搗),甘草(橫紋者,別搗),麝香(一錢,別研),雄黃(水窟者一分,別研),生腦子(一錢,別研)
上五味,各修制了,再入缽內,同研細,煉蜜為膏,油單裹,旋丸如皂子大,化下。如有前病,煎薄荷湯下。如小兒大人睡驚及心神恍惚,煎金銀湯下一丸。常服,新汲水下,大解暑毒。如孕婦人常服,新生男女,永無疾病。如有大人陽毒傷寒,加輕粉二匣子、龍腦少許,水化下一丸,杏核大。小兒看年紀大小加減,服立效。
分肢散,治小兒卒風,大人口眼喎斜,風涎裹心,驚癇天吊,走馬喉痹,急驚,一切風熱等疾。
巴豆(半兩,不出油),川大黃(一兩),朴硝(半兩),
上,大黃為末,後入巴豆、朴硝,一處細研,用油貼起。如有前患,每服半錢,熱茶下。吐下頑涎,立愈。如小兒胸喉驚吊等,先服龍腦地黃膏一服,次服此藥一字,茶下。時上吐下瀉。微瀉,以吐利得快為效。大人半錢,小兒一字,看虛實加減。只是一兩服,見效,不宜常服。如吐瀉不定,以蔥白湯,立止。
白話文:
小兒病總論
《黃帝內經》記載:發燒怕冷、顫抖驚恐,都屬於熱證,是少陰君火過盛;身體僵直、四肢拘攣,腹痛肌肉抽搐,都屬於風證,是厥陰風木之火。
六歲以上稱為兒童,十八歲以上稱為少年。六歲以下的嬰兒,各經脈書中記載不多,因此嬰兒患病難以治療,也無法確診。然而,兒童與成人不同,應區別治療。新生兒襁褓時期,骨骼肌肉柔軟,腸胃嬌嫩,可通過乳食調和臟腑,才能平安成長。但肌膚潤澤,筋骨柔軟,包裹過厚,容易導致壅滯。體內積熱,熱邪上犯於心,心臟受到邪熱侵襲,就會發作驚風。驚風不止,反覆抽搐,就成病了。
兒童疾病大多是純陽之體,多熱少寒,所以引用《黃帝內經》中少陰、厥陰的證候,來說明兒童疾病,驚風熱證居多。兒童驚風,都是由於心火過盛而克伐肺金,肺金不能制約肝木,所以風火相搏,出現昏迷、驚悸、發熱等症狀。這些症狀都說明是熱盛而生風,《黃帝內經》中提到的驚駭驚悸,就是少陰君火。
兒童脾胃虛弱、腹瀉,都是熱盛所致。驚風、腹瀉,大便顏色多為青色,就證明是熱證。大便顏色發黃呢?是因為火盛,則水液虧損而脾土旺盛,所以大便顏色發黃。大便顏色赤紅,是心火過盛,熱邪深入。大便顏色發黑,是火熱極度亢盛,反而被水寒所制約,所以顏色發黑。以上五臟的病症都屬於熱證,沒有寒證。但也有人認為,大便稀溏,小便清白不澀,屬於寒證;水穀不化,但顏色不變,嘔吐瀉泄物腥臭、清澈冷淡、顏色發白、不澀,身體涼爽不渴,脈象遲緩細微,則是寒證。
穀物雖然不消化,但顏色改變非白色,煩渴,小便赤黃而澀,則屬於熱證。民間流傳大人小孩嘔吐腹瀉霍亂,吃奶還未消化,大便仍然發白,就說這是寒證,這是錯誤的。(應該根據脈象來區別)。張仲景認為邪熱不化穀食,怎麼會是寒證呢!成人也是一樣。
龍腦地黃膏,治療兒童急慢驚風、痰涎上涌、心胸憋悶、驚悸、喉風、兒童胸膈不暢、一切熱毒,療效神奇。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再服用分肢散一兩劑,促使嘔吐瀉泄。可以常服用此藥。
組成:川大黃(另搗碎)、甘草(選用橫紋的,另搗碎)、麝香(一錢,另研磨)、雄黃(水窟產的,一分,另研磨)、龍腦(一錢,另研磨)
以上五味藥材,各自炮製後,再放入研缽中,一起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煉成膏劑,用油紙包裹,搓成皂子大小的丸劑服用。如有上述疾病,可用薄荷湯送服。如果兒童成人睡覺驚醒或心神恍惚,用金銀花湯送服一丸。常服,用新鮮井水送服,可清暑解毒。孕婦常服,新生兒男女,終身無病。如果成人陽毒傷寒,加輕粉二匣子、龍腦少許,用溫水化開送服一丸,如杏核大小。兒童根據年齡大小加減藥量,服用後立即見效。
分肢散,治療兒童卒中,成人口眼歪斜,風涎內阻,驚癇抽搐,喉痹,急驚,一切風熱等疾病。
組成:巴豆(半兩,不榨油)、川大黃(一兩)、芒硝(半兩)
先將大黃研磨成粉末,再加入巴豆、芒硝,一起研磨細膩,用油紙包好備用。如有上述疾病,每次服用半錢,熱茶送服。吐出頑痰,立即痊癒。如果兒童胸喉驚厥等症,先服用龍腦地黃膏一劑,然後服用此藥少許,茶水送服。會出現嘔吐瀉泄。輕微瀉下,以嘔吐瀉泄迅速為效。成人半錢,兒童少許,根據虛實加減藥量。只需服用一兩劑,見效即可,不宜常服。如果嘔吐瀉泄不止,用蔥白湯,即可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