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八 (3)
卷八 (3)
1. 水濕總論
大戟,芫花(醋炒),甘遂,海帶,海藻,郁李仁,續隨子(各半兩),樟柳根(一兩。以上八味為末,每料抄藥末十五錢七分,便入後藥),硇砂,輕粉(各一錢),粉霜(一錢),水銀砂子(一皂子大),龍腦(半錢),巴豆(二十一個,生用,去皮)
上八味已下,同研勻,用棗肉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龍腦、臘茶送下,食後臨臥。虛實加減。
粉霜丸,治病水鼓滿不食,四肢浮腫,大小便閟,不進飲食。
粉霜,硇砂,海蛤,玄精石,寒水石(燒,粉),白丁香,頭白麵(各一錢),輕粉(三錢),海金砂(一錢),
上研勻,著紙裹數重,上使麵裹,又紙裹,冷酒蘸了,桑柴火燒,面熟為度,宿𩚫餅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生薑湯下,一日三服。一日加一丸,至六日不加,即止以補之,妙。
苦葶藶丸,治一切水濕氣,通身腫滿,不可當者。
人參(一兩),苦葶藶(四兩,於鍋內紙上,炒黃色為度)
上二味同為細末,用棗肉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桑白皮湯下,日進三服,空心食前。
此藥恐君子不信,試驗之。
肉豆蔻丸,治水濕,腹脹如鼓,不食者。病可下。
肉豆蔻,檳榔,輕粉(各一分),黑牽牛(一兩半,取頭末)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煎連翹湯下,食後,日三服。
白話文:
水濕總論
配方一
將大戟、芫花(醋炒)、甘遂、海帶、海藻、郁李仁、續隨子(各半兩)、樟柳根(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取藥末十五錢七分,再加入以下藥材一同研磨均勻:硇砂、輕粉(各一錢)、粉霜(一錢)、水銀砂子(約一顆皁子大小)、龍腦(半錢)、巴豆(二十一個,生用,去皮)。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用棗肉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至七丸,以龍腦和臘茶送服,飯後睡前服用。根據體質虛實調整用量。
粉霜丸
治療水腫腹脹、食慾不振、四肢浮腫、大小便不通、無法進食等症狀。
配方:粉霜、硇砂、海蛤、玄精石、寒水石(燒成粉)、白丁香、白麵(各一錢)、輕粉(三錢)、海金砂(一錢)。
製法:將所有藥材研磨均勻,用多層紙包裹,外層再裹上麵粉,以冷酒沾濕後,用桑柴火燒至麵皮熟透。晚上用宿蒸餅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丸,生薑湯送服,每日三次。每日增加一丸,至第六天不再增加,之後停止服藥並調養身體,效果顯著。
苦葶藶丸
治療因水濕之氣引起的全身嚴重浮腫。
配方:人參(一兩)、苦葶藶(四兩,鍋內鋪紙炒至黃色)。
製法:將兩味藥研磨成細粉,用棗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丸,桑白皮煎湯送服,每日三次,空腹飯前服用。
肉豆蔻丸
治療水濕導致的腹脹如鼓、食慾不振,適用於可瀉下的病症。
配方:肉豆蔻、檳榔、輕粉(各一分)、黑牽牛(一兩半,取頭部粉末)。
製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用麵糊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至二十丸,連翹煎湯送服,飯後服用,每日三次。